是不是一切都可以归咎于童年经历? | 探究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我
编辑 梨子
图片来自网络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ღ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研究表明:86.7%的受访者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原生家庭困扰了我们很多年,对于自己和家庭的思考一直盘旋在心中:我到底怎样被我的原生家庭影响?父母的教育是对的吗?如果是错的如何避免走上父母的老路?我如何摆脱父母?如何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些都是我们在离开原生家庭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环境影响人性格的形成,而生来就固定的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
我们开朗或内向,乐观或悲观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牙牙学语到成年离开父母,几乎1/4的时间我们都活在父母的庇荫下。是父母塑造了我们,从行为到性格,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父母的观点。
因为父母也是人,有些观点的正确性有待质疑。在脱离原生家庭的过程中我们很有可能会矫枉过正,想要迫不及待地纠正错误,而在这个过程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就会不自觉伤了他们的心。
但只有从情感独立开始,我们才能学会如何脱离原生家庭。
情感独立的过程是自发且反复的,如果在过程中缺乏其他的情感支持,负罪感和自责感会成为我们很大一个阻碍,有时候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我们有没有克服这种愧疚感。
但是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家庭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父母是陪伴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人,他们的基因,职业,态度,抱负等都会对我们有很大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我们在童年到独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受他们的影响,而且因为父母充当家庭教育的老师,我们被要求去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而父母这样的行为对孩子带来的负作用是:“我想要父母的爱,同时他们的爱只能属于我,不可以分给其他小孩。”也由此扩散为一种对自己的要求:“我必须满足父母的一切需求。”
在极端要求的影响下,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不再单纯是亲人或者朋友。父母被我们认为是必须满足的或是必须反抗的对象,但这两种不同的关系的本质其实都是对父母要求的反抗。
青春期,是我们发展自我意识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学把青春期称为第二逆反期。第一逆反期的渡过让我们能展示自己的意志让父母意识到他们不必过于保护我们,应该由我们自己去探索世界。
在第二逆反期我们的自我意识经历第二次飞跃的发展,追求独立,思想的深刻程度在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青春期我们开始质疑权威并且不害怕质疑权威,而权威最直接的代表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身份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跌落,这种变化不仅会引起孩子对父母态度的变化,父母的态度也会相应地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和父母进行公平的“讨价还价”,但是父母很多时候习惯性地忽略我们提出的要求,或者把我们的行为当做不思进取的狡辩,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变化,因为还不能适应自我意识的突然变化,对于自己的要求熟视无睹,因而出现了心理年龄发展的滞后。
而且这种变化是颠覆性的,和父母的关系的变化一旦产生就很难恢复。
青春期或成年早期我们因为面对各种复杂的任务,想要摆脱却无法脱离父母的帮助,在应付挑战的同时还不得不和父母的意志做斗争,和父母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和父母间的关系结成了“结”,如果没有机会解开这个“结”,等到成年中晚期“结”慢慢会变成一坨隐藏在水里的硬铁。
“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是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天才儿童的悲剧》里的一段话,也适用每个有家庭困扰的我们,我们离开父母的过程就在“否定”自己的家庭,虽然行为的本质是追求进步但是亲情难以抛弃,由此产生的矛盾就是:错的不是我,有可能是你,但绝对是我们的家庭。
得到父母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学会不受父母左右更加重要,这也是成熟的表现。上下辈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历史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内在的一种特征,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优秀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