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镜深:奶奶的嘉言懿行

生命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目的
金家祖籍辽宁省辽阳市城南徐家屯,1710年由山东省禹城县逃荒而来。
爷爷金镜深(1907年11月21日~1990年3月6日),字碧潭,是“学坊老金家”的第四代。高小毕业后曾就读于日语学校(2年)、铁道学校(1年),后做过铁路站务员、邮政工作人员。1936年赴东京就读于日本邮政大学,在日本生活若干年(部分儿女出生于日本)。解放前回到国内,曾在长春创办“酉山书社”。解放后,在东北地质局工作至1981年退休。
爷爷共有九位儿女,其中有父亲和二姑妈、四叔和三姑妈两对双胞胎。
我们这代人共有19人。1989年奶奶去世后,在大表姐的倡议下,孙辈创立了“小酉山报”,意在传承家族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
爷爷得知后,曾写下“听说正在学习的第三代计划出个小刊物,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能像你们的父辈那样亲密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出刊物的计议是在为你们的祖母张淑媛立碑归来之际进行的,这又具有另一种意义:纪念祖母。她可以说是你们父辈伟大的母亲。你们父辈之有今天,除了党的教育培养之外,完全是她的功绩。你们的父辈也都尽了最大孝行。衷心祝愿你们保持高尚的品德,取得优秀的成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
奶奶去世百天纪念日,爷爷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奶奶的嘉言懿行》。次年(1990年),爷爷抱病离世。
1995年7月,父亲以毛笔小楷录下全文。第二年12月6日,父亲突发心脏病离开我们——是时我和姐姐刚刚成年。
该书法作品一直由姐姐珍藏,后我迁居北京生活,姐姐将该作品交由我装裱,现悬挂于家中。

在我心中,这是一个家族的记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值得一生珍视的财富!(金宏山)

奶奶的嘉言懿行
爷爷是不够格的丈夫,竟然把奶奶的百日忘了,是乃功夫妇给做了油香送来,我才想起。用贤妻良母、好奶奶这些言辞称赞她,是不够的,她的言行本身更是她的赞美书。
奶奶毕业于淑贞学校(初小),虽然仅仅四年,但她在此基础上,靠自学读了许多书。《三字经》、《百家姓》自不待言,连《论语》、《孟子》乃至《红楼梦》(她读的是《石头记》)、《三国演义》、《水浒转》等所谓才子之书亦皆遍览,当然也读过一些侠义书。读书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婚后乃至生儿育女多人之后暇时手持一书,这无疑给子女以有益的影响。
我俩结婚是在1926年,我已考过日语特等考试后进行的。虽然这是日语方面的最高资格,但我还要继续学习,她就把全部家务独自承担起来,从不干扰影响我,而且极力关心我的饮食起居,为我创造好的读书休息环境。如我在学习或休息时,她经常把孩子带走或支出去,使我工作学习两不误,而且保持了好身体。
我的身体是由比较虚弱变为比较健康乃至强壮的,这不能不归功于她对我的特别关照。尤其是当孩子多起来,社会经济又逐渐不好的时候,她更是特别关心我的健康了。她常说:“你是我们家的房梁,要好好保重身体,你若有个好歹,我可怎么照顾这些孩子呀!”
婚后最初她留在老家同我父母兄嫂生活一年多之后才到抚顺和我建起小家庭。当时我的工资加上学习津贴共约33元,每月给家里寄10元,除留出若干元零用和买书外,全交给她支配。我几经坎坷,经济情况几起几落,但她在困窘时毫无怨言,在比较充裕时也不奢侈,更从来没有在月初大手花钱到月末发愁。她也从来不向我倾吐琐事,更没有絮絮叨叨,不愿给我平添烦恼,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恬静。
奶奶对我关怀倍至,对儿女更是言传身教,教子有方。《三字经》上有言:“子不教,父之过”,而在我家乃是“子之教,母之功”。她学而不倦,熏陶了孩子们爱学习;她爱干活会干活,使多数孩子变得勤劳能干。我们刚有孩子时,除了学习育儿学(医学方面的)之外,还谈过培育方法。
古人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我俩说,我们要不骂孩子,要让孩子和和气气的。她从来没说过一句脏话,更没拳打脚踢过孩子,只在孩子闹哄哄时用一句妙语“妈生气了”,孩子们便一个个老老实实了。她还很富于机智,一次一个小孩正做好梦被她叫醒,就蛮缠起来,她说“我给你接着讲吧”,于是就把 “梦”给续下去了。
奶奶头脑好,记忆力特强,想事周到,经常帮我记事,我戏称她为“记事钟”、“参谋长”,后来又有了“内政部长”、“财政部长”……恐怕儿女辈脑力好,多半是由于有了她的遗传因子所致。
孝敬公婆在旧社会是比较一般的常事。但她除了至恭至敬之外,那大方的举止,温雅的谈吐,更深深地博得了公婆的喜爱。尤其是我父亲虽只读了两年书,却很熟悉《三国》、《水浒》的细节。他们翁媳二人在这方面更是谈得投机。这就超越了旧社会翁媳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父女般的感情。
我给家里的赡养费一直占我收入的相当高比例,她从无怨言,我不在家,她就代寄。除了孝敬老人,跟妯娌和大姑姐的关系处得也相当融洽,整个酉山堂的人没有不说她好的。
比如说我二哥甲南在辽阳赶马车很劳累,而且还需要我父亲做喂马活计。她想到这一点,就让我给他安排工作。于是向老家建议把马车卖掉。因我二哥多年赶马车,手指变得粗硬,便接他来长春休养手指,同时练习珠算。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就当上了以打算盘为主的“集计科”事务员,以后一直在邮政界工作,直至解放后退休。
当时,叔伯兄弟,乡亲故旧来求我找工作,我们管吃管住自不在少数,你们奶奶从无怨言。
奶奶她辛苦半世又卧床多年,平生亦为坎坷。但她从未叫苦,且与人为善,以高尚的品行坦然走过一生。而今她虽离我们而去半年有余,但她的音容笑貌依旧常现我的脑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0

 

编辑 齐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