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记事

      5月12日已经过去快一个礼拜了,我心里一直还惦记着这个日子:不写点东西好像总过不去。
      记得一大早,晨风清凉,阳光在树叶子上雀跃着,天空就像玻璃一样明净剔透。来往的行人车辆,都是急匆匆的样子。——一切都比平常还平常。
      我坐在窗子跟前,羡慕地望着外边,心思回到了十三年前。
      2008年5月12日14:00,我正在上班的路上。忽然看见街道两边的商铺里跑出大声呼喊的人群,很快街上涌满了人,大家叽叽喳喳高声讨论着什么。路边的电线杆子,像大唐芙蓉园里的不倒翁一样扭捏摇摆:地震了。
      后来的情况大家很快从电视新闻里知道了:“5·12”汶川大地震。其惨烈景象,现在想来依然心有余悸。“5·12”成为国难日,以缅怀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
       如今,十三年过去了,当初幸存下来的少年已经成了青年,不知道他们境况如何?在那个时刻出生的孩子,也该是十三岁的小小少年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来到这个世上,这种人是幸福的。”——希望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态度。
      记得那天我写了一首歌颂解放军官兵战士的歌《因为有你,因为有我》,八月份发表在了《中国音乐报》。
      5月12日还是“护士节”。五月份节日多。——“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月9日恰逢母亲节。
      可是,那天的街道上,并没有关于护士节的宣传活动,——真的,一点痕迹都没有。这完全就是一个比平常还平常的日子,就连手机日历上也没有像“劳动节”、“青年节”和“母亲节”那样进行标注。
      我踏着黄昏时分的暮色在街道上散步,路灯下有年龄不太大但很显老的人摆摊儿——一个手拉小轮车,上面绑着一个纸箱;旁边是她带的货物,就是鞋垫儿、发卡之类的小玩意儿。那会儿天色还不是很暗,她就那么蹲坐在小凳上,眯着眼睛看着手机。头发虽然灰白干涩,但梳理得还算整齐;脸上的皱纹像揉搓成一团塞进湿鞋子里报纸,然后又掏出来半展开了一样。
      我走过去的时候,她就那样安静地坐着,我折回来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就像一尊木刻的雕像。
      远处的广场上,有人在唱秦腔。声音很响,在越来越浓重的夜色里,传出去老远,给烦杂吵闹的大街平添了些许文化的意味。一些饭后散步的人,坐在路边的凉凳或者石墩上,一边歇息一边纳凉,看面前来来往往的行人。
      我在快步走,脑子里一直想着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
      去年春节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看到很多医护人员逆行奔赴武汉,当时自己也是心潮澎湃。为了对这些“美丽逆行者”表示敬意,写了一首歌,市委宣传部收录并推送了。歌词是这样写的:“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你淹没在人群中;危难来临的时候,你挺起了身影。没有人知道你的名,没有人知道你的姓,你的身影就是最美的风景……”
      这首歌写的是我对医护工作者的真切感受,其实从写作到完成也就用了半个小时。我所写的和所想表达的,就是无论是在2003年的非典中,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还是在现在的新冠疫情中,广大医护工作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堪称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
     促使我要把5月12日写一写的,是5月14日下午西安突降暴雨,街道成了河流,车辆成了船只。真是“一夜梦到长安雨,古城无处不飞舟。”一场雨检验了一座城,难道屡次的灾害还不能检验出谁应该被尊重么?
      我其实提前看看了手机上的日历,5月12日并没有像“五一”“五四”和“母亲节”那样标注,什么标志都没有,好像人们已经忘记了这样一个应该被大家尊重的日子。
      我们中国人现在很奇怪,惯有间歇性疏忽的毛病:该记住的记不住,该注意的不注意;该尊重的不尊重,不该火的火得出奇。一个莫名其妙的西方“情人节”都可以吵翻整个城,闹腾好多天,这实在是一个很叫人不解的问题。
      我经常跟朋友们说,人在离开了父母之后,最该信任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教育你的老师,另一个是治愈你的医生。人生最大的遗憾是:走到监狱门口了想到了应该尊重老师,躺倒在病床上了想到了应该尊重医生。但是,目前最尖锐的社会矛盾里,恰恰是“师生矛盾”和“医患纠纷”。
      很多东西在平常的时候是看不到它的价值的,就像没有雨的时候我们不用担心河堤和城市下水一样,价值和隐患都需要一个特殊的时刻来凸现。
      关于“5·12”,最想说的是,不忘曾经的灾难,牢记健康的使者!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