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创新需要闲聊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俗称“芯片学院”)院长吴华强,在昨天的一个论坛上,分享了一个案例:他身边有位101岁的老太太,每天只关心两件事:一是买的金子涨了多少,另外一件就是中国的芯片技术有没有突破。
吴华强要表达的意思,是想说明国人对芯片卡脖子问题的瞩目程度,上至国家主席,下至身边炒黄金的老太太,都来关注这个难题。
2005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并获博士学位的吴华强,是国内中生代集成电路研究的翘楚。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美国Spansion公司和美国Primet Precision Materials公司分别担任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主管。2009年,他加入了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并在去年赴任集成电路学院院长一职。
吴华强和他的团队,背负的压力是巨大的,但他显然不能让自己一直困在压力系统中。基础科学、前沿科学的突破,需要埋头苦干,但绝不能仅仅埋头苦干。
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写过一本书叫《匠人》,他对创新有着非凡的见解。桑内特提出,从事创造活动最理想的人才,其实是一种“社交型专家”。此人既能专注于工作、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自由地实验各种方法,又清楚地知道如何在一个人际交流的协作网络中,去完成自己的创造性。
吴华强能否带领中国芯片研究行业打破封锁,眼下当然无法给出定论。但在客观上,他正在扮演桑内特所说的“社交型专家”。他分享老太太关注金子和芯片这个案例的场合,正是在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内举办的“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
在论坛上,他不算资浅,但也谈不上资深,因为有许多30几岁的青年科学家,也有几十位院士级别的高人。吴华强是2019年“科学探索奖”的获奖人,如今以院长身份受邀前来参会,目的就在社交。除了参与圆桌会议这样的公开社交,更重要的任务是“私下社交”——不仅要和同行讨论专业问题,也要和其他学科的人闲聊。
关于闲聊的意义,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进化心理学家罗宾·邓巴(著名的“邓巴数”的提出者)在《梳毛、八卦和人类语言的进化》中提到过一个案例,一家卓越的广告公司,因为搬了办公室,业绩却不断下滑,创意质量大不如前。经过内外部的反思,最终发现原因出在新办公室缺乏一个咖啡区。
在搬迁之前,同事们的很多创意都来自于在咖啡区休憩时的闲聊。相对于正式讨论,这种有意无意的闲聊,可以带来许多不同寻常的刺激,从而催生出很多创意。确定原因后,老板拍板恢复咖啡区,很快,这家公司的业绩再度回升。
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黑箱。那些“看似无趣而可被忽视的结果,在十年之后却可能被证明是行业的突破”(《反脆弱》作者塔勒布语)。所以,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当然非常重要,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直线运动是不可取的,大概率会头破血流;行进线路保持迂回的,有时候甚至需要绕弯、包抄,反而是捷径。
吴华强每年会参加很多学术会议,但他这次参加的会议却有所不同,这是一场鼓励闲聊、拓圈和社交的论坛。
首先,这个论坛聚集的是各个年龄、学科的科学家,大家不但聚集在一起,而且还要尝试打破学科鸿沟做讨论。比如吴华强参与的圆桌论坛,还包括做工程技术的院士李培根,而李培根在会场上大谈康德的情景,令我这样的观众既惊讶又佩服;来自清华隔壁院校的刘颖教授,是个大美女,但她和吴华强基于生命科学的互动,可能会令后者印象更深;中科大潘建伟院士,火爆程度不输网红,吴华强见面就说是他的粉丝,粉丝与偶像的公开互动,这样的场景不多见。
其次,这个论坛的闭门环节,重点关注了市场创新。如果说主论坛以纯科学讨论为主,那么闭门论坛的科学家们,则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与推动一线创新的企业家们进行互动。深圳是一个世界奇迹,在基础科学极其薄弱的情况下,竟然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性科创中心。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腾讯是深圳创新企业的代表性企业,企业创始人与科学家们的交流,可以让科学家们更直观地听到科技战中的炮火声,这种吸引力对科学家群体是巨大的。
最后,这个论坛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议程更像一个闲聊派对。在会议间隙如厕时,我曾与潘建伟院士一同嘘嘘,听他与另一个科学家聊我听不懂的话题;在茶歇时,我一边吃点心,一边听两位年轻科学家讨论孩子上幼儿园。这样的闲聊,科学家们想必在会前会后的各种空隙中,以及官方组织的“科学夜话”和后续很长时间里进行。这些闲聊能带来什么突破吗?当然不好说,但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了这些闲聊,一定有助于科学家们接收不一样的刺激,形成新的想法。
历史地看,学科的划分其实很晚才出现,像今天这么精细的学科分法,更是走向了一个极端。人类在解决问题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问题导向,而不是学科导向。
回到吴华强的任务上,狭义上看,至少需要学界、产业界的密切配合;广义上看,各个学科都应该打通交流。如何去打通?一个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网络显然不可或缺。
在论坛现场,代表腾讯致辞的卢山先生非常接地气:我们希望为青年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帮科学家拓宽自己的学术“朋友圈”,找到更多的同路人;帮大家通过跨学科“群聊”,去点亮交叉领域的研究。
微信改变甚至重构了华人群体的社交形态。以“连接”能力著称的腾讯,所打造的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微信”:通过朋友圈、群聊等功能进行闲聊,推动产学研各领域的学者打破学科藩篱,激活原创思维,形成“化学反应”。
来参加论坛的学者总计有100多位,陈十一院士为此感慨道,“自己身在中国科学浓度最高的地方”。像吴华强这样赶来参加论坛的科学家们,他们的到来既增加了深圳的科学浓度,也把自己接入了科创的朋友圈。
用迂回的方式去回应艰巨的挑战,去宽慰身边普通人的关切,大概是每一个科学家内心最朴素的期盼。
赛格大道的第22篇文章
排版 黄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