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临终前经受九个月的酷刑,20多块碎骨头散乱在肉里…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山河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首,珠河亿载漾东风

这是首诗是郭沫若先生为
赵一曼烈士纪念馆题的诗
赵一曼
原名李坤泰
又名李一超
1905年出生在
四川宜宾的一个地主家庭
读私塾时
在姐夫郑佑之的引导下
赵一曼阅读了
《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
接受了革命思想
1923年冬
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担任共青团地委妇女委员
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别家
1927年初
赵一曼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成为中国军事学校第一批女学员
在黄埔军校
她学习指挥作战
手持步枪
冲锋在山道和树林
在政治课上
李达、许德珩、恽代英的理论讲授
更加坚定了她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1927年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对革命者血腥屠杀
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同年9月
为保存和培养优秀干部
党组织派赵一曼
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
赵一曼结识了
同为黄埔军校学生的
陈达邦
相处中两人互生情愫坠入爱河
1928年4月
经党组织批准
他们在学校教堂举行了婚礼
婚后
两人相互扶持
共同学习
度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时光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与丈夫陈达邦

别夫
此时
赵一曼患有肺病,身体虚弱
党组织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
决定让她先回国
陈达邦后来在回忆录《忆一曼》中写道:
“我同一曼同志在莫斯科分别时
她怀孕已经四个多月了
我建议解怀以后再回国
她坚决不同意
她说党的决定
不能还价
为了照顾她
我又建议我俩一同回国
她认为夫妻离别事小
求学的任务重大
劝我莫作此想
她的党性和原则性多么坚强……”
就这样
这对新婚夫妇
在结婚几个月后
便异域相隔
从此再未相见
别子
回国后
赵一曼诞下一子
取名宁儿
希望儿子安宁健康
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
赵一曼将宁儿送到
丈夫的堂兄家抚养
临别前
赵一曼抱着宁儿
在照相馆拍下了
母子二人的唯一一张合影

赵一曼与儿子合影(图二为:赵一曼的姐姐李坤杰找画师画的李坤泰与宁儿)
隐姓埋名
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寇占领
赵一曼在党组织的安排下
奔赴抗战前线
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此时的她化名赵一曼
战友朱新阳曾问赵一曼:
“你为什么叫赵一曼呢?”
赵一曼答道:“我喜欢'一’字
所以给自己起的名字都带个'一’字
一超,一曼,意思指一生革命
一心一意,一贯到底,绝不改变……”
1933年
赵一曼在黑龙江海伦地区
率领游击队作战
以200人的兵力
击溃伪自卫团500余人
并将敌方伪团长击毙
后来
赵一曼被任命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
她领导游击队让日伪军接连退败
敌人不知道她是谁
只惊恐地称她为
“手持双枪
红装白马的密林女王”

受尽酷刑,英勇就义
1935年11月
赵一曼在春秋岭战役中身负重伤
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
再度负伤
昏迷被俘
日伪军将赵一曼
关押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
对她严刑拷打
但一无所获
为得到情报
敌人把赵一曼转送到哈尔滨关押
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
老虎凳、辣椒水
……
日军拍摄下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
面对敌人
赵一曼怒斥:
“你们这些强盗
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
可以把人剁成烂泥
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赵一曼从被捕
到走上刑场
历经了整整九个月
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
碎骨头散乱在肉里
共有20多块
身体到处白骨外露
多处炭化

死前
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宁儿
她向押解她的日本宪兵要来纸笔
写下了绝笔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为了迷惑日军
保护亲人
过了几小时
赵一曼又写了一封信
宁儿: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长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赵一曼临刑前给儿子的绝笔信

百余字中
她先后六次深情呼唤“我的孩子”
道尽了一位母亲
对儿子的深深眷恋
以及一位共产党人
对革命的坚定信仰
这封感人肺腑的信
整整迟到了二十年
才被
她的儿子陈掖贤(小名宁儿)看到
陈掖贤手抄的赵一曼遗书
如今
重读这封家书
寥寥数语
一字一泪
一封与子遗书
一张母子合影
这是作为母亲的赵一曼
留给孩子的最后念想
赵一曼临死前
写给日本人的《滨江述怀》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今天是8月2日
赵一曼已经离开我们85年了
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
“别家、别夫、别子”
最后
将自己的热血洒在
中华大地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43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编  辑丨鞠 静
校  对丨孟诗琪
校  审丨孙小千、王莺洁
值班编委丨连李生
点亮“在看”,缅怀抗日英雄赵一曼
(0)

相关推荐

  • 【国际家庭日】那些时光深处的家书

    弟准备牺牲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希望你不要忘记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  -- 家书抵万金 今天是国际家庭日 重温那些 充满深情与力量的家书 回看时间深处的 真实故事和家风传 ...

  • 学生习作 | 热血与不屈: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故事(外三篇)

    编者按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她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9月,赵一曼被派 ...

  • 张丁:家书中的理想信念

    红色信笺,纸短情长.近日,记者走进坐落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家书博物馆.该馆现收藏的6万余封家书中,有1万余封是与共产党员有关的红色家书.随着副馆长张丁的介绍,我们透过那些残破发黄的信纸.深深浅浅的笔迹,切 ...

  • 江竹筠:“江姐”原型,29岁壮烈牺牲,狱中写下托孤信感动世人

    1943年12月10日,刘耀梅在阜平县平阳乡不幸被捕. 残忍的日寇为了逼迫刘耀梅供出我党的驻地,及物资的隐藏,是对刘耀梅严刑拷打,火烫.鞭抽.水溺,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折磨她,日寇在寒风刺骨的夜晚,将 ...

  • 心向黎明,舍生忘死!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们!

    今天是母亲节 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每一位英雄母亲致敬 回望历史 在奋斗之路上 忘不掉的是她们的动人身影 这些革命母亲 既有战争中的英勇刚烈 又有家庭中的贤惠温情 她们有的为革命事业牺牲了生命 ...

  • 【每天老照片】-1万-2002- 慷慨赴国难,她们是抗日女英雄,请大家记住她们

    回顾十四年艰苦的抗战史,有无数中国人为了祖国与日寇浴血奋战.据统计,全国有3500万人在抗战中牺牲.这其中也有不少巾帼英雄,她们有的和男人一样走上战场和敌人直接拼杀:有的在敌后搜集情报:有的在后方努力 ...

  • 不要对不起你奶奶

    不要对不起你奶奶

  • 大写的母亲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无数的母亲 为了追求真理和光明而牺牲 用青春芳华舍小家筑大家 她们留给历史的 是荡气回肠的巾帼之歌 她们留给孩子的 却可能是就义前的无限深情 向警予 百年初心巾帼红 敢为女界放光明 ...

  • 她们是英雄,更是母亲!

    她们是英雄,更是母亲 使命召唤,她们暂别"小家" 为革命事业奋斗 却把最深的牵挂埋藏心间 埋藏在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们的家书 致敬母亲,致敬英雄 ↓↓↓ &qu ...

  • “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

    是谁在特务的严密监控下,一枪击毙叛徒? 是谁战斗在敌人心脏,把绝密情报冒险送出? 是谁锦缎旗袍暗藏珠玑,上演真实版"风声"故事? 是谁受尽折磨壮烈牺牲,坚持让遗骨守盼祖国统一?   ...

  • 张尔芳:16岁干革命,18岁被抓后,受尽酷刑仍不屈,惨遭“活埋”

    16岁在如今不过是一个高中生,每天最为烦心的事儿基本都是学业,操心考试考不好,作业做不完,单词记不住--可若将时间推回到国家动荡的百余年时期,无数这个年纪的青少年早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投身于革 ...

  • 中国影星石联星,真正的老革命,《赵一曼》主演,70岁去世

    中国影星石联星,曾主演<赵一曼>.<湖上的斗争>等电影,又执导<风从东方来>等佳作.银幕上的革命好大姐,70岁去世.

  • 她遭受长达九个月酷刑,却未吐露丝毫党的秘密!

    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是赵一曼写下的<滨江述怀>,尽显其立志报国的万丈豪 ...

  • 她受尽酷刑,没吐露半点机密

    那时他们正年轻[她受尽酷刑,没吐露半点机密]赵一曼能文能武,机智过人,有谋略,枪法准,一直令日军闻风丧胆.1935年,她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负伤被俘.日军对她动用电刑等种种令人发指的酷刑,也没能让她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