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联
【注释】
①攻心:历代兵法,皆注重攻心为上,所谓攻心即瓦解敌方的军心,使之心归己方,失去战斗力。《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②反侧:不顺从的意思。《荀子·王制》:“遁逃反侧之民。”杨倞注:“反侧不安之民也。”《后汉书·光武纪上》:“令反侧子自安。”李贤注:“反侧,不安也。”
③自消:即反侧之心自行消除。④知兵:即懂得用兵,懂得兵法。⑤好战:即喜欢使用武力,爱好用战争取胜。⑥审势:审为分析、考察、推究;势为形势。审势意为观察时机,估量形势之意。⑦宽严:宽大与严厉。⑧皆误:都失误。⑨赵藩(1851-1927):字樾村,又字蝯仙,号石禅。云南剑川人。清光绪举人,精诗文书法,有《向湖村舍诗文集》、《小欧波馆词钞》等著作行世。⑩武侯祠:武侯即诸葛亮。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南郊。始建于公元六世纪。明初(公元十四世纪末)与昭烈庙合并一起,人们仍习称为武侯祠,至康熙十一年(1672)重建,祠内文物古迹颇多。
【鉴赏】
武侯祠的联作颇多,尤以清人赵藩之联作脍炙人口而又发人深省。
上联高度概括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赞叹其文治武功。下联总览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特点,借此提出自己的政见,予人以启迪。
这副对联,语意简略明白,但文采照人,叙事寓情,颇富哲理。怀古喻今,感时叹世,抒情寄怀,深深地打动着每个读者的心,教育历代执政者以治军治国的道理。
相传作者在写这副对联时确有所指。作者当时任四川代理盐茶道使。光绪二十八年(1903)九月,他的学生岑春煊任四川总督。一上任就大肆镇压,万民痛恨,但作者不便正面劝阻,便作此联悬于诸葛亮祀殿前。待岑春煊上香武侯祠之机当面点破,反而惹恼了岑春煊而被撤职。岑在四川镇压民众有功,不久升任两广总督,仍用治蜀之法治理两广,结果人民不满,且触怒了清廷贵戚,结果受诬而被削职为民,岑春煊始悟出赵藩对联精髓之所在。宣统三年(1911),岑春煊被起用到四川平息保路风潮。他从赵藩对联中吸取了正反、宽严、和战、文治、武功诸方面的深邃哲理,终于避免了自己像端方那样的可悲下场。
1958年毛泽东到成都武侯祠参观时,在欣赏诸联作时,对赵藩这副对联看得最仔细,并要求将全部的武侯祠对联都收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