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甘肃定西漳县下了一场大暴雨,...

1972年,甘肃定西漳县下了一场大暴雨,引发漳河涨水。洪水退后,一位村民去田里干活,发现了无数塌陷的墓穴。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玉器和精美的砖雕刻画。后来,清理墓葬29座,出土文物1010件。

村民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很快,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经考古专家堪测后得出:这座约3万平米的古墓,是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14代后裔,共200余人的家族墓地。也为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元代墓葬群。

汪氏家族,是元代十分显赫的大家族,自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铁骑进入中原后,汪世显及儿孙们为朝廷效力疆场,并屡获战功。从而获得世代加官进爵。

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汪氏家族为官者有180余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即“三王十国公”。

1972年至1990年间,甘肃省博物馆派出考古队,对汪氏家族墓地进行了5次挖掘。先后共700多件珍贵文物陆续出土。但品相最好,最令人惊艳的,当属汪世显的孙子汪惟贤墓出土的玻璃莲花托盏。

汪惟贤曾为元代“故荣禄大夫、大司徒”。

这件“形神兼备,剔透而尊”的莲花形玻璃托盏,盏高4.8厘米,口径8.9厘米,托高1.2厘米,口径12.5厘米,在模铸法成型的玻璃莲花盏、托各1件的组合设计下,精妙不失大气的真谛尽显其中。

盏为七瓣莲花形,饼形足。口、腹部颜色比盏略浅。托口为平口,边沿呈八瓣莲花形,平底,腹壁呈正八角形。

托的内圈为八边形,斜内凹,口沿稍扬起作八瓣莲花状。瓣尖亦尖锐,颜色比盏略浅,尖锐的瓣尖成为其造型上区别于后代的一大特点。

托与盏搭配得相得益彰,使得整件器物流光溢彩,宛如蓝色夜幕下一朵盛开的睡莲。看一眼它的神韵,就已令人心旷神怡。

这件玻璃莲花托盏,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为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且制作精巧,造型华美,色彩艳丽而高贵,为元代玻璃器皿中的稀世珍品。

3700多年前,一群水手在贝鲁斯河岸边,用船上装载的晶体矿石架起了锅灶,在火焰长时间的烤灼下,晶体矿石发出的晶莹剔透的光泽让他们惊奇。他们不知道的是,流于万世的玻璃就这样产生了。

而当人类文明交汇的脚步,在岁月的长河中通往四面八方时,早在战国时期,从西亚传入中国的玻璃器皿技术也得到了升华和创新。

在中华文化精髓的融合中,中国人民用自己博大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向世界呈现了一件又一件,让人惊叹不已的稀世器皿。玻璃的发展历史,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辉煌。

2000多年前,西周玻璃工艺制作还非常粗陋,外观与石头一般。配方主要是含铅的钡玻璃。而到了春秋时期,玻璃工艺已经有了磨制、堆贴、镶嵌等,炼出七彩玻璃主要用于礼器、佩饰、明器等小件器物。

战国时期,采用模铸法制作带有纹饰和汉字的仿玉玻璃器,多用于配饰。汉代时,玻璃出现诸多新品种,如玻璃耳坠、玻璃带钩、玻璃王含、玻璃琮等。

从西汉开始,被作为日用品的玻璃容器开始出现,这是一次开创性的改变。自此以后,陈设器和生活用具才成为玻璃器的发展主流。

隋唐时期,玻璃技术达到新水平,玻璃制品多被皇家和寺院用于装饰物和日常用品。宋代玻璃成分为铅玻璃和钾铅玻璃,色泽漂亮,不耐高温,所以多用作装饰摆设,如带板。

元代玻璃器,最重要的产地是山东益都颜神镇,在此地曾发现过元末明初的玻璃炉址与残品。经检验表明,其钾钙含量较高,含铅量很低,属钾钙玻璃。

而元代玻璃器出土较少,最著名的就是这件甘肃漳县出土的玻璃莲花盏托。

这件元代玻璃莲花托盏,从造型看,象征佛教文化。除此,还具有中国茶文化的特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自唐代起就已形成相当规模。

而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人对品茶的茶具颇为讲究。这件玻璃莲花托盏虽极为罕见,却是古人对茶盏工艺讲究的佐证。
  
对这件玻璃托盏的产地,学者们大多持不同观点。我国早期的国产玻璃器多为绿色、淡绿色和白色,只有伊斯兰器具多采用蓝色。且当时中国制造的玻璃器又薄又小,这款莲花托盏却器型又大又厚,因而可能出自西方。

另外,自汉代以来,中国与中亚的文化物资交流密切,汪惟贤为蒙古族官僚世家,得到域外精品也实属正常。
  
另有学者则觉得:元代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元世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使传统工艺美术得以复兴和发展。

元朝尊西藏佛教为国教,梵像的传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均给元代工艺美术带来改变。

元代皇室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将西方的工匠俘虏,以及西夏、南宋的工匠们组织一起,组成一支庞大的皇家官办工艺作坊。

因为工匠世代相传,日积月累,工艺经验只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此,他们的技艺更为精湛,自然也生产出了大批精美的手工艺品。

而这套元代玻璃莲花托盏,无论外型和色泽,都据有元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元代玻璃莲花托盏,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该馆的镇馆宝物之一。如今,历经岁月打磨,更为惊艳夺目。看一眼,即是万年!#遇见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