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目地的累积就是成长
终于早起了,与闹钟同一时刻醒过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于是端起手机开始码字。
写作,是谁都可以进行的,它的门槛很低,只要识字便可以。昨天晚上有人夸我的诗很美,想必是是读过很多诗词吧。我开玩笑地说我并不爱读书,诗歌更是令人费解,也少有去触及。当然这确实也是说的我当下的一个现状,喜欢读诗是某个时间段的自己爱干的事情,最近的自己连灵修的书籍都懒得读了。没时间应该都是借口,都是为懒惰找的托词罢了。
我一直深爱写东西,可要问什么时候才觉得自己的文笔写得流畅,那要属大学那会的累积。彼时我唯恐自己耽溺于苦闷情绪,寻得最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就是读小说。我依然记得那些年最火的网络小说,大概是《花千骨》、《千山暮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鬼吹灯》、《盗墓笔记》、大体是古风盛世、霸道总裁题材横行、穿越风也风靡一时,后来这些都是热门的网络IP,更有不少北改编成电视剧,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影视。而大部分读过书的人都说,影视不如原著来得精彩。可见人的想象力比视觉艺术更为精彩,屏幕呈现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周围不少朋友都在读这些小说,那时候还是2G网,智能手机在大三大四才出现在视野,更多的人都是用摁键或翻盖儿手机,记得我和隔壁寝室的人玩得特别好,她们寝室的人几乎人人都在读小说,我读书读得慢所以对她们翻屏的速度记忆犹新,我盯着那些字才短短几行,她们就要翻过一页去了。那时候,我知道了自己读书也是较真的,她们说小说的景物描写可以一扫而过,甚至可以略而不读的。因为只是为了知道剧情,旁枝末节并不重要,我本能地不能接受这种跳跃式的阅读,似乎有强迫症一般,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过去,尤其喜欢品味景色描写和情绪铺陈的句子,写得美的还要自己摘抄下来,所以读书我总是很慢悠悠地。
也不好读网络小说,既有的观念让我觉得读当下流行,而未经时光沉淀的书籍都不能算作浪费时间,所以很少读当下连载的网络新品。可又有太多情绪要去逃避,躲进文学的美好世界里是我常常干的事情。于是读了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喜欢日本人细腻的情感;看了三毛、亦舒、张爱玲的作品,喜欢女性特有的细腻,尤其喜欢三毛轻快的文字,也爱她后来的悲怆。
大学才读读的《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这些作品让我一个月都陷在情绪里喘不上气来。那时候,上完课闲暇的时光都在读书,恶补了许多经典的好处是:忽有一日觉得自己的文笔突飞猛进了,自己内心的情绪可以用文字排解了。
原来文字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哪怕只是耳濡目染,并没有操刀实做,可到用时也不至于刀钝刃涩,尤其是细节描写,舒缓内心的郁结,这样的累积不带目的性,属于浸泡式的额外收获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