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巴底人与伦巴底王国
一、伦巴底人
伦巴底人(亦译伦巴第人,拉丁语/意大利语 Langobardus,复数为Langobardi)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今日瑞典南部。经过约4个世纪的民族迁徙,伦巴底人最后到达并占据了亚平宁半岛(今日意大利)的北部。
伦巴底人是组成斯维比人的日耳曼部落之一。公元1世纪时,他们已从斯堪的纳维亚迁居于德国西北部。当时在公元98年,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早已在其作《日耳曼尼亚志》中有了对那时居住在今日德国易北河下游伦巴底人的记载。他们的主要部分似乎过着一种定居的畜牧生活,他们的家乡在日耳曼西北部,虽然不时同罗马人和邻近的部落作战。
4世纪时,他们开始大规模的向南迁徙。5世纪末时,他们已经迁移到多瑙河北岸,大致相当于现奥地利的地区。
6世纪初,他们到达潘诺尼亚(Pannonia),今日的匈牙利西部和捷克。
546年,奥多因(Audoin)创立一个新王朝。
568年,伦巴底人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意大利北部。
568年春天,在奥多因的继承人阿尔博因(Alboin)的领导下,伦巴底人联合其他日耳曼族群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占意大利北部。
569年末,他们已经征服波河以北除帕维亚而外的所有主要城市,并占领了意大利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不久以后,阿尔博因(Alboin)被谋杀,由克莱夫(Cleph)继位,统治18个月。克莱夫死后,伦巴底人没有选出继任者,由各公爵在特定的城邦领土内行使权力。
584年,伦巴底人拥立克莱夫之子奥塔里(Authari)为国王。
590年,奥塔里死后,由杜林公爵阿吉卢尔夫(Agilulf)继任。
700年,一个新的王朝取得了王位。这个王朝的第二代国王利乌特普兰德(Liudprand,712~744年在位)大概是伦巴底最伟大的国王,他修明内政,然后逐渐收复仍然处于拜占庭统治下的地区。
由于伦巴底国王艾斯图尔夫(Aistulf,749~756年在位)和狄西德里乌斯(Desiderius,756~774年在位)入侵教宗(教皇)的辖区,教宗亚得连一世向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求援。773年法兰克人围困了伦巴底首都,查理曼大帝俘获伦巴底国王狄西德里乌斯,兼为法兰克和伦巴底的国王,伦巴底人对意大利的统治自此结束。
尽管伦巴底人已经失去独立的王国,但他们留下了许多传统和成就,特别是在艺术、语言和法律方面。
二、伦巴底王国
伦巴底王国(568~774 、Lombard,Kingdom of),伦巴底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的封建王国。疆域大体包括近代的伦巴德以及威尼西亚、利古里亚和托斯卡纳的大部分地区。首都为帕维亚城。
伦巴底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1世纪居住在易北河下游一带,5世纪初迁至多瑙河中游。后因阿伐尔人侵袭,首领阿尔博因率部于568年进入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意大利,占领伦巴底和托斯卡纳等地,建伦巴底王国,后又攻占帕维亚并定都于此。征服之初,伦巴德军事贵族势力强大,各地公侯割据称雄 。
643年,国王罗塔里指令各公侯交出一半地产,以助王室,国势稳定。
伦巴底人在入侵中杀死大批罗马显贵,没收了许多大、中奴隶主和教会的地产,并向保留地产的罗马人索取1/3的收获物作贡赋。从而促进了意大利北部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在这种条件下,伦巴底血缘公社开始瓦解,建立起以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马尔克公社。土地可以买卖、转让和抵押,农村公社内部逐步两极分化,大部分社员失掉份地,与原罗马的自耕农一起沦为半自由的佃农。在伦巴底人剥削形式的影响下,罗马奴隶及释放奴隶逐渐同伦巴底的半自由人融合成依附农民。
另一方面,伦巴底的军事贵族夺占大量土地,成为大地产所有者。在此基础上,国王罗塔里于643年主持编纂了《伦巴底法典》,此后各代国王陆续增补,形成伦巴底人习惯法的汇编。法典促进了伦巴底人封建关系的形成,是研究6~8世纪伦巴底人的生活习俗、国家机构、司法制度、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状况的重要资料。
727年,国王留特普兰德颁布一系列法令,进一步强化了王权。其后,伦巴底加强对外贸易,积极扩张,势力达到意大利中部,建立起斯波莱托和贝内文托两个独立公国,751年夺取拉文纳,并企图夺取教皇驻地罗马城。应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之请,法兰克国王丕平(矮子)于754年和756年两次远征意大利,击败伦巴底人,夺回拉文纳,交还教皇。
773年查理(见查理大帝)征服伦巴底,废黜伦巴底末代国王德西迪里,774年并入法兰克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