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利亚尔《艺术的阴谋》节译

“艺术的阴谋”,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波德利亚尔(Jean Baudrillard)发表在法国1996年5月20日《解放报》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篇文章见诸报端,在当时法国曾引起一番不小的哗然。因为自1992年以来法国思想界和艺术界已经在声讨当代艺术,但像波德利亚尔那样截然断语:“大部分当代艺术”都“一钱不值”(nul)!来了个全盘否定,还是有些惊人。
把法文的“nul”译成“一钱不值”,犹觉意味不够。法语里说某人“nul”,那是说其人“窝囊废”透顶。说某一事物“nul”,也是指其“一无是处”,“全无价值”。正当今天的欧洲人怀着所谓的“艺术崇拜”,把博物馆当教堂,参观展品犹如膜拜当年圣徒的圣物之时,这位波德利亚尔出来说这些“圣物”都是些废物,一钱不值,实在有些惊此世骇此俗。
这篇檄文直接拈出当代艺术“一丝不挂”和“一钱不值”两个论断。所谓“一丝不挂”,是指当代艺术剥去事物的表衣(直接将物品“陈列”“装置”),达到所谓“透明”。就像色情行业中人和性的赤裸,以致因为色情人们失去了“性欲的幻觉”,当代艺术使人们失去了“幻觉的欲望”。
这个世界委实是太透明,太赤裸,以致显得不真实。当代艺术直接把物品搬来弄去,点生活之废为艺术之宝。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荡然不存。生活无处不艺术,芸芸众生也无人不是艺术家:“艺术在以最人为的方式在自我嘲笑,嘲笑自身的灭亡”(引自波文)。波德利亚尔说当代艺术一钱不值,是鉴于当代艺术本身就追求无价值,追求无意义,把无价值当价值,无意义当意义。
波德利亚尔尖锐揭露当代艺术貌似还在创新,其实不过在“无限自我重复”,几十年来一直在炒冷饭。眼见那些“裁缝”整天介忙忙碌碌在做衣,其实一丁点布也没有做出来。“艺术皇帝”依然是一丝不挂。作品本身越来越贫困,理论则极度泛滥膨胀,用波氏话说是“癌扩散”。当代艺术理论成为遮盖当代艺术一钱不值的一块幌布。理论家或艺术家本人写着、说着滔滔玄奥莫测的宏论,去支撑一些莫测玄奥的作品。可怜的观众莫名其妙,心存嘀咕:总不致于这么“nul”吧?而其实,就是这么“nul”。
由此当代艺术策划、维持了一场大阴谋:艺术家,画廓经纪人,评论家,收藏家,金融家,国家文化官员,博物馆负责人们,共同“共谋”炮制、包装、炒红、投机、分享这些“nul”之物,愚弄局外不“知情”的观众。
      
如果说色情的氛围使人们失去了对于性欲的幻觉,那么当代艺术则使人们失去了对于幻觉的欲望。色情裸露已引不起任何性欲。在所有欲望的狂欢和解放之后,我们进入了“超性”(transsexuel)的状态,意指性透明于光天化日之下。那些符号图像抹去了任何性的隐秘和暖昧。超性,就是一切不再与性欲的幻觉有关,而是图像的超级真实性。
同样,艺术也失去了对幻觉的欲望。所有事物都提升为美学的平庸,由此艺术变为“超审美”……
那种玩自我消亡以及对象消亡的艺术,不失为大手笔。但那种无休止地自我重复,强夺现实的艺术呢?而大部分当代艺术恰恰干的就是这事:把凡常、废弃和平庸拿来当价值,作为意识形态。在那些不可胜数的装置、表演中,只有一种与现状、与艺术史过去形式妥协之游戏,坦认非独创性、凡庸和无价值,把无价值当价值,甚至作为变态的审美享受。
当代艺术的整个虚伪正在于此:企求无价值,无所旨,无意义。瞄准无价值,而人们已经无价值。瞄准无意义,而人们已经无意义,以浅薄的方式去追求浅薄。
无价值倒可以有一种隐藏的品质,但不是随便人人都可以企求的。无价值,真正的无价值是对于意义的挑战。消除意义或意义消亡的艺术,是少数几件作品不期然的品质。这里有无价值之初始形式,正如有虚无或邪恶之初始形式。而后,便是知情罪,无价值的作伪者和附庸风雅。这些人滥卖无意义为价值,以邪恶为有用。人们不应当任作伪者们为所欲为。当虚无显现于符号,当乌有出现在符号体系中心,这本是艺术的根本事件。这种诗意的行动,是借助于符号的威力使虚无呈现出来,一种彻底的幻觉,而不是真实的凡庸和冷漠。因此,安迪?沃霍尔实在是一钱不值,因为他只是把虚无纳回到图像中,把无价值无意义变成一个事件,一种图像的宿命战略。
另外一些人只有无价值之商业战略,赋于其一种广告的形式,或如波德莱尔所说,一种商品的多情形式。他们躲在自身的无价值后面,躲在滔滔艺术宏论的癌扩散后面,全力让无价值成为价值(当然包括在艺术市场上这样做)。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比虚无更糟,因为这毫无任何意义,却堂皇地存在。这种艺术的同谋谵妄,造成了不再有批判的判断。有的只是对于无价值的合伙分享。这就是艺术的阴谋,艺术阴谋的原始场景。由此带出所有这些开幕式,布展,展览,修复,收藏,捐赠和投机。这种艺术的阴谋不可能在任何已知的世界里进行,而是躲在图像的神秘化后面,不受思想的质问。
当代艺术虚伪的另一面,是通过虚张无价值,强迫人们违心地去看重和相信这一切。其说法是:这不可能是如此的无价值,这一定含藏着什么东西。当代艺术正是玩弄这种模棱性,和审美判断的不可能性,愚弄那些看不出名堂,或不懂个中没有任何东西要懂的观众的负罪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