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120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简书推荐作者 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2.何苦生在帝王家
宋军在幽州固然打了败仗,但攻打北汉获得了成功,按照当时的规矩,将士们还是应该获得一笔奖金。但这笔奖金迟迟没发下来。
原因很简单,赵光义不批。
古往今来,扣发奖金这种事情历来最遭人烦。
将士们的要求也很合理,打幽州本来就属于加班工作,怎么可以因为加班任务没完成就克扣其他奖金呢,事情一码归一码啊!
大家都有怨气,但谁都不敢当着赵光义的面提。终于,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很不幸,站出来说话的人正是赵德昭。
赵德昭找了个机会,给叔父赵光义提了条建议(乃乘间入言),劝他把该发的奖金发了。
糊涂呦,要知道,最不该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你啊。
赵德昭当时已经二十九岁,但他明显缺乏政治历练,把很多事情想得太简单。赵光义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本该避开都来不及,他却迎头撞了上去。
果然,赵光义听到赵德昭的建议后,勃然大怒,放出了一句狠话。
“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这是一句分量很重很重的话。
指责别人想当皇帝,就相当于给人定了谋反的死罪。
从这句话里,赵德昭还听出了很多话外音。
你是想自己当皇帝吧?你以为我忘记拥立事件了吗?你替人出头讨赏赐,难道不是要笼络人心吗?只要我赵光义还在,就得听我的!
赵德昭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他感到异常委屈。他自问从未觊觎过皇位,也从未对叔父丝毫不敬,将士们的想法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只是一次平常的进谏,何错之有?却遭来无端的猜忌和指责。
赵德昭是个烈性的人,被赵光义一番羞辱,情绪变得十分激动,回到府邸后,就问左右随从:“你们带刀了?”随从觉得赵德昭有点不对头,就推说宫里有规矩,不准携带兵器,所以身边没有刀。
可此时赵德昭羞愤交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他一路冲进自家茶酒阁,关上阁门,找出一把切瓜果的刀……
一怒之下,自刎了断!
谁都没想到,赵德昭居然会用这种极端方式来自证清白。一代皇子,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史书是这样描述的:
赵光义听说后,惊讶悔恨,过去抱住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傻孩子,何必这样呢!”(上闻之,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
我读史,写史,很不喜欢将人脸谱化,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感情,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甚至更希望这段记载是真实的,或许赵光义见到那摊殷红的鲜血时,真的幡然悔悟,真的想起了兄长赵匡胤,想起了他们同是赵氏血脉。
但是,这种想法很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再翻过几页史书,又出现了一条记载: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己酉,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德芳卒,年二十三。”
也正因为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惨死,让我对五年前那个“烛影斧声”之夜有了一个判断。
正是权欲熏心的赵光义制造了兄长赵匡胤的死亡!
因为,他让我看到,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居然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对此,我只想说,利益最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人情最稀薄的地方。
几千年历史,辉煌的宫殿堙没了多少人性温情!
赵德昭、赵德芳。
何苦生在帝王家?
最后,在这段结束前,说点有亮色的信息。赵德昭、赵德芳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血脉都延续了下来,几经世事沉浮,他们都有后人当上了宋朝的皇帝,也算历史给他们的一种补偿吧。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谢 绝 转 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