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天宗

非主流针灸
传承针灸
学习交流
扫描关注

【穴名释义】

上部为“天”,遵守之意为“宗”。本穴主治颊颔肿痛,肩臂酸痛,以及上肢风痹诸疾,宗此针之而愈,故名天宗。

【定位取法】

肩胛岗下窝的中央,约在肩胛岗中点下缘与肩胛下角的连线上1/3折点处。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约在肩胛岗中点下缘与肩胛下角的连线上1/3折点处取之。

【穴性特点】

本穴具较好的疏风通络,行瘀止痛之功,为治疗颈肩背痛的常用穴,也是治疗某些乳房疾病的常用穴。《甲乙经》言: “天宗主肩重肘臂痛,不可举。”近人认为,针刺天宗穴对乳腺增生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概要】

1.穴归小肠经,循行于颈肩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及,本穴具较强的疏通经络,止痹痛之力,对颈肩部疼痛,上肢酸痛,麻木,瘫痪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2.穴处肩胛部,与乳房相对,腧穴有对应治疗作用,本穴常用于治疗乳房病症,如对乳房肿痛,乳痈等有较好疗效。

【临床应用举例】

1.肩胛疼痛 肩胛部疼痛,酸胀难忍,遇气候寒冷时加重,本病主要是由于肩胛部肌肉劳损,或颈椎病疼痛放射到肩胛部所致。

(1)温针灸法: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30号2寸长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有酸胀感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中强度刺激1~2分钟,再在针柄上插上2厘米长艾炷,从下端点燃灸之,连灸3~5壮。每日1次, 10次1疗程。

(2)刺络拔罐法: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先用三棱针快速在天宗穴点刺数下,再在其上拔火罐,吸血5~10毫升,用消毒棉球擦净即可。隔日1次, 10次1疗程。

(3)穴位注射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注入穴位,药用量1~3毫升, 5日1次, 5次1疗程。

2.急性乳腺炎 相当于中医“乳痈”,为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以乳房红肿疼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为主症,发生于妊娠期的称“内吹乳痈”,发生于哺乳期的称“外吹乳痈”。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气郁结,或恣食肥甘厚味,阳明积热,或乳头破裂,感染邪毒,以致乳络阻塞,排乳不畅,火毒与积乳互凝,结肿成痈。

温针灸法: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8~30号2寸长毫针快速直刺入穴位,待穴位有酸麻胀感后,行捻转泻法,强刺激1~2分钟,再在针柄上插上2厘米长艾炷,从下端点燃灸之,连灸1~3壮,每日1次。

3.颈椎病 是在颈椎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导致颈椎椎间隙狭窄,椎间关节失稳,颈椎骨质增生,进而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及其他组织,引起一系列不同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以颈项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甚者上肢酸痛,麻木为主症,或伴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等症。

颈椎病可分为5种类型:①颈型: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表现;②神经根型:以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症;③椎动脉型:眩晕,恶心呕吐为主症;④交感神经型:以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手麻发冷为主症;⑤混合型:上述2种或2种以上类型症状同时出现。天宗穴主要对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指压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用双手拇指揉按患者双侧天宗穴,力量由轻至重,并横行弹拨皮下反应物,致使患者整个肩胛部有强烈的酸胀感,揉按时间为5~8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1疗程。

4.落枕 起病突然,常为早晨起床后感颈项部疼痛,重者可向背部放射,活动不便,渐感加重,头不能自由活动。本病往往是由于晚上睡眠姿势不佳,导致一侧肌肉过度牵拉,产生无菌性炎症刺激所致,或由于夜间局部肌肉受寒,寒凝经脉,寒性收引所致。

指压法:患者坐位,医者用双手拇指揉按患者双侧天宗穴,力量由轻至重,至患者肩胛部有明显酸麻胀感,同时配合颈部各方向的缓慢运动,直至疼痛缓解,每日1次。

5.肩周炎 临床以肩关节酸痛,活动时痛剧,尤以夜间为甚,并伴不同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特点。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时加重,本病的发展可分3个时期:早期以肩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中期可为炎症与粘连并存,在临床症状上开始出现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障碍并伴疼痛;晚期病理以粘连为主,炎症常不明显,在症状上也以肩关节的活动障碍为主,疼痛常不明显。本穴主要适用于肩周炎早期的止痛治疗。

穴位注射法:穴位常规消毒后,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丹参注射液2毫升注入天宗穴。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可配合肩周局部穴位的针刺或手法推拿。

(0)

相关推荐

  • 【穴位】肩髎

    肩髎 <针灸穴名解>: 穴在肩后髎隙间,因名"肩髎".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抬臂肩胛凹陷处是穴.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 ...

  • 针灸常用腧穴——百会

    [穴名释义] "百",形容很多;"会"指聚会,意指多脉聚会.而头为诸阳之会,乃手足六阳经.督脉的交会穴,又穴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故而得名. [定位取法] ...

  • 针灸常用腧穴——大椎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之下,第1胸椎棘突之上,因第7颈椎棘突在后颈部,解剖标志上最大最高,故名大椎,属督脉经. [定位取法] 第7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用体表固定标志取穴法,于后项部正中线上 ...

  • 针灸常用腧穴——上星

    [穴名释义] 该穴处于头上,如星之居上,故名. [定位取法] 头前后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骨度分寸法:从前发际至后发际合12寸,本穴在此分寸之前1/12与后11/12之交界处,采用对折法.手指 ...

  • 针灸常用腧穴——命门

    [穴名释义] "命"即性命.生命;"门"乃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本穴位于两肾中间,是人体生命元气的重要门户,且因肾主一身之本,故名命门. [定位取法] 该 ...

  • 针灸常用腧穴——腰阳关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命门之下二椎,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之关隘,故叫阳关.因该穴位于腰部,故名腰阳关. [定位取法] 该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左右双髂嵴连 ...

  • 针灸常用腧穴——水沟

    [穴名释义] 该穴位于状如"水沟"的人中沟中,有如承接鼻涕之沟渠,故名水沟,又名人中. [定位取法] 人中沟正中线上,上1/3与下2/3交会处.将患者人中沟均分为3等份,上1/3与 ...

  •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穴名释义] "关",有封藏之意;"元",指元阴元阳之意.本穴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骨度分寸 ...

  • 针灸常用腧穴——气海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脐下,"脐下,肾间动气",即元气,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善治各种气病,兼是强壮保健穴,故名气海.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骨度分寸法:取穴时采用 ...

  • 针灸常用腧穴——中脘

    [穴名释义] "脘"同管,原指胃内腔.因该穴位居胃的"中"部,故名中脘,此亦是相对于上脘和下脘而言.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骨度分寸法:前正中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