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张利娟:史料实证的路径探析
当代英国的历史教育发达,被称之为“哪里有教育,哪里就有历史教育”。英国“新历史科”(New History)倡导史料教学,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笔者在阅读英国历史教科书时,发现其对“秦始皇”的书写,在史料选编及设计上特色鲜明,对我国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围绕着中英两国有关“秦始皇”一课的教科书史料设计及教学设计,论述史料实证的路径与方法。
史料实证即“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概言之,史料实证包括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即搜集史料,从史料中提取信息;鉴别史料,推断结论;用其他史料相互印证,重现历史真实。可细分为:精选史料,提取信息→鉴别分析,评估证据→设计问题,启发思维→多元印证,重现历史。其中,精选史料,提取信息是史料实证的基础。鉴别分析,评估证据是史料实证的重点。设计问题,启发思维是史料实证的手段。多元印证,重现历史是史料实证的目的。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在“学习拓展”中给出“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有关秦律的竹简”图,也是地下出土之文物与传统文献史料的相互印证。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1000余支竹简说明了秦朝重视法制建设,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再如教科书围绕着“为什么秦能够统一六国”,精选了3则史料,包括《吕氏春秋》《荀子·强国篇》《史记·李斯列传》相互印证战国后期社会已出现对和平统一的渴望、秦实现统一的人才因素以及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和统一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等信息。在第一子目的“史料阅读”部分,教科书编者共引用了五则文字史料,分别出自《史记》《汉书》《古风·其三》《封建论》《藏书》,涉及西汉、东汉、唐朝、明朝四个朝代五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诗人。这五则史料围绕着“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的高度评价”相互印证,学生更能深刻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