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别集(42)十六楼的阳光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42)

十六楼的阳光

张国领

我在北京分的第一套房,是营职房。

在部队,提升到营职是家属随军和部队分房的最低门槛,所以分到手的房子也是最小的房子。

最小也是新房,何况还是北京的新房,仅凭这一点就够我满足半辈子的了。

我在部队工作了二十年,从安徽辗转到河南,从来还没有住过新房,如今调到北京才刚刚一年,就分上了房子,并且还是一套新房子,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我住的这栋单位宿舍楼上,有军职房、师职房、团职房和营职房。我住的就是面积最小的一套营职房,用现在的话说叫紧凑小户型。

虽然说是两室一厅,其实也就是一室半带个客厅。一间卧室16平米,另一间卧室8平米,设计者看来是对客厅情有独钟,让它占去了32平米还多的空间,比两间大卧室合起来的面积还宽敞,是典型的卧室小、客厅大,以动为主、安静不足的结构。

当住进这套房子的时候,我是把它当作永久性住房来使用的,所以搬进来不久,我便专门从老家请了一位会做木工的弟弟,来北京帮我打柜子、包暖气片,也学着别人家里的样子,在窗户上装了防盗网。虽说我这能气死小偷的家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好偷,可考虑到我这房子是在一楼,窗户又是推拉的玻璃窗,无论谁从窗外一推就能大摇大摆从窗子跳进屋里来,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后还是装了防盗窗。

能在北京有一套像样的新住房,我一家人都心满意足,谁也没想过再搬什么家。

意料之外的好事人们习惯叫它是惊喜。就在我住进新房一年半之后,也迎来了一个惊喜,我又有搬家的希望了。

我住的小区里,新盖的另一栋家属楼即将竣工,领导说没住够面积的干部可以参加二次分房。我一听这消息,心想真是遇到好领导了,这是打开了一个政策缺口,将一盘死棋走成了活棋。部队干部三五年就会提升一次,如不提升就过了服役年龄,是要脱掉军装转业的。

1998年底的时候,我的职务由营职晋升为团职,按部队住房标准的规定,我可以分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1999年的8月,我再次参加单位打分分房,在新建的二十层住宅大楼中,分到了一套位于十六层的三居室。从一层一下子上升到十六层,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啊,这进步不仅仅是上下那点直线距离,完全可以用一百六十层、一千六百层甚至无限远来描述,虽然高度只有十六层,但它的高远大大超过了十六层的高度。因为我站在十六层楼上,极目之处,应该都是我的空间,这空间里的阳光都是我的阳光,这空间里的空气,都是我的空气,这空间里的春夏秋冬,都是我的美妙四季。

尽管这房子在竣工之前我已多次来看过,可领到钥匙那天,我还是先跑到房子的阳台上,贪婪地向远处眺望,我想把住在一楼被围堵了太久的目光,放得远些、再远些。

当我举目四望时,我蓦然发现,北京城内无数的标志性建筑,此刻全在我的视野之内,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目光能看得远时,心情便是辽阔的、高远的、舒畅的。似乎每一扇窗口都是一幅独特的风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更让我惊喜不已的是,在阳台上我看到了三棵槐树,它们像三姊妹亭亭玉立在大楼的后面,虽距我住的十六楼还有不小的距离,可它们毕竟是我俯身就能看到的绿树,它们是人类必须依傍的精神支撑。就像我老家的村子,房屋都被树木包围着,树上有鸟,有鸟巢,有鸟鸣,有灵动活泼的翅膀,扇起朝霞夕阳,扇动着袅袅炊烟和山风雾岚。如水墨画一样的春夏秋冬,都能在这树上进行勾勒、变幻,让生活有着不尽的乐趣和惬意。

现在我的房子后面也有了树,并且是三棵树,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可以常常到阳台上来看树,看它的叶落叶发,看它的枝荣枝枯。看它怎么将寂静孤独的生命,演绎成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

站在这阳台上,我的脑海不知怎地就跳出了六郎庄租房时的房东,现在想来我该多么感谢他啊,若不是他的那个坏脾气,我也不会急于逃离。假如他让我在他的石棉瓦房里烧电暖气,我就会在相对温暖的房子里多住些时日,把刚分的两居室好好装修一下,那样我就要多花几万元钱精心装修新房子了,假若一年前精心装修之后,现在这么快又要搬家,岂不是等于把所有的装修钱全打了水漂儿吗。

不过这次装修我可是下了功夫,认认真真装了一个多月。装修好之后我也没有急着搬进去,而是按当下时髦的说法,要“跑跑味儿”,因为别人说是新装修的房间里面有甲醛。

甲醛长什么样我从来没见过,但我知道搬家是件大事,大事就要选个好日子。选这个日子我没有去翻什么老黄历,我的选择方式是看祖国哪天最喜庆,哪天就是搬家的最好日子,因为这房子是祖国给我的,我要和祖国的喜庆同步走,或者是以搬新房来为祖国庆贺。

最近的喜庆日是国庆,于是,我把搬新家的日子选在建国五十周年那天,一九九九年的十月一日。不为别的,只为图个大吉大利。你想啊,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着阅兵典礼,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我这边搬着家,那心情该是何等的喜悦、激动和幸福。

在以前的所有搬家中,这一次是最省力的,只是从这个楼搬到那个楼,虽说是十六层,但楼内有电梯,不用再扛着柜子爬楼梯,不出大院即可搞定。

由于小东西平时就捎带得差不多了,这一天也就是把几件大物件搬进去。累还是有点累,可感觉是良好的:三居室,大客厅,全明窗,光线敞亮,结构合理,每个窗子都能看到很多不同的风景。

妻子也高兴,那天中午我们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美美地喝了两杯二锅头,一是庆祝祖国五十大庆,二是庆祝我住上了北京三环内十六层楼三室一厅的大房子。

喝了酒,但没醉,下午还有很多的零碎活儿要干。

这次搬家后,我很肯定地对妻子说:“这是最后一次搬家了,跟着我你也别指望住再大的房子了。”

妻子也很知足,带着一脸的幸福说:“你想搬你搬,我是不搬了,这就是全北京最好的房子。”

这房子确实是不错,可远不是北京最好的,妻子说的意思是,它是我们住过的房子中最好的。因为北京的好房子太多了,先不说那些星罗棋布的独院、别墅,光那些名人、大腕儿、大款、各行各业成功人士住的豪宅,就不计其数,我这仅仅是在北京有了一个安身之所罢了。

妻子知足我也知足,想想中原那个小山村的家,那时做梦也没敢想过到北京来安家,还住上了三居室。这都是党的关怀,没有共产党肯定不会有我的今天,所以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唯一的一个想法,把一切献给党。

这乍一听是在唱高调、喊口号、背标语,可对于我这个曾经的放牛娃来说,这都是我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如果不是党的温暖,像我这样既没有冲锋陷阵过,又不曾运筹帷幄过的一名握笔杆子的普通军人,何德何能可以在首都立身?

家,宽敞明亮,什么都好,惟一不好的是,我住的大楼是一座塔楼。

塔楼的特点是围绕着楼的四周设计房间,房间内空气不能对流,窗子只能在一面开,挑到朝南的房间窗子全朝南,挑到朝西的房间窗子全朝西,我挑的房子是东北角,窗子的方向全朝着北,大厅和三个房间都在北边,而太阳是从东方出来绕着南方走,所以我屋里一年到头见不到阳光,只有东面的主卧能在早晨见到一会太阳。

对于这一点我很想得开,因为什么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树叶还有阳面背面,故宫的金銮殿也不是每个角落都能见到太阳。部队讲究级别,职务高的住大房子、好朝向。朝东南和西南方的都是师职房,除了师职房其它团职、营职的房,能见到阳光的户型,客厅的光线就不足。我不是要挑住房的毛病,是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的微瑕。

由此看来我也是不满足的人,没住房的时候盼住房,哪怕一间也行,有了房子之后又盼着有一套大的房子,有了大的房子又盼着是带暖气的房子,房子有了暖气还想着房子能再大些。现在什么都有了,却又发现房间内日照太少。

我想,这种不满足应是人的天性吧,不然那么多人天天都在拼搏奋斗,有钱的想发更大的财,当官的想提更高的职务,就连路边的乞丐不是今天讨了一块馍,明天还想再多讨个面包吗?

即使发现了这套房子阳光太少的瑕疵,我一家人住得还是很安心,这一安心就住了十年。

这是我自成家以来,居住时间最长的房子。以前住得最久的房子,也就是合肥的柴扉老屋,在那里住了六年,这次却住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女儿上了大学,妻子参加了工作,我的职务上调了两级。十年的变化,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天翻地覆的。

一天我在办公室突然看到单位发的通知,说是新的一批宿舍楼即将竣工,没有住房和职务调整之后原住房面积不够的人员,可参与分房排队打分。

我不属于无房户,但属于住房面积不够的,就是说,按规定我也可以参加此轮分房。有的同事就开始祝贺我又能换大房子住了,我却丝毫没有喜悦之色,因为我拿不准这是一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晚上回到家,我没敢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妻子,直到快吃完晚饭了,我看她情绪还比较高涨,就嚅嚅地说:“单位新一轮分房开始了,按规定我们也可以再换一套大点的。”

妻子刚听我说了一半,就端着饭碗站了起来:“还嫌折腾得不够是吧?”说完就悻悻地进了厨房,我被撂在那里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原鄉書院总目录(点击可直接阅读)


(0)

相关推荐

  • 董明珠给员工分房,每套价值200万

    近日董明珠给员工分房的消息又上了热搜,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是落到了实处.董明珠自称格力第一批3700套住房即将交付使用,优先分给优秀员工.为此还特意强调道:给员工分房,不是为了让他留下来,而是感谢他为 ...

  • 泰州房屋变迁史

    前些时候写泰州交通工具变迁史,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很多人点赞和赞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生活的幸福往往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衣食行我写过了好多这方面的文章,现在就来写写住. 客观地说,从解放后到六 ...

  • 为什么要买四套房?

    无论房价怎么变化,中国的建筑和人居,往往都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科技,材料,施工工艺-- 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烙印. 01 1945年,阿良有一把剑,立志当一名剑客. 阿良的剑术,不可能一剑破万法,但他 ...

  • 从“单位分房”到“优惠售房”

    作者:宋其华 俗话说:衣食住行,这是人类生存的四大基本要素,缺一不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肯定不行,而居无定所,又怎么能安心生活.繁衍后代呢?所以,在农村一旦男孩长大,第一件事就是要为儿子盖房子,有了房 ...

  • 董明珠再度解释给员工分房理由,真到了不一定非要买房时代了吗?

    很多人盼着调控把房价降下来然后能买得起房,也有一些人希望借着马云那句未来房子不值钱的预言放弃了买房的打算.尽管我经常用马云等的话来安慰大家,希望大家不要为炒房者所慌,我不反对大家买房,但也希望大家不要 ...

  • 十八进:镇江消失的一个老地名,据说过去不是一般的富人区

    掌故:十八进是清代一户兄弟富豪建的房子,一户九进,人称十八进,他们的住房总数近200间,占据风水最好的新河西岸,可是好景不长,一把火把这里烧成了废墟. 十八进是个巷子的名称,东至浮桥巷,西至潮水沟,南 ...

  • 家属房

    本文作者:常永明 家属房,不少年轻朋友觉得这是个冷僻词.但对于年龄稍大的人来说,它,却是一个忆旧怀旧的触发点. 它,让我想起了许多旧事-- 从建国起,直到九十年代吧,我们的国家机构,都会给职工提供免费 ...

  • 柴扉别集(48)丢车记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48) 丢车记 张国领 自行车哪去了? 你自己的自行车你问谁呢? 我问自己啊.明明我把自行车放在这里了,怎么转眼工夫就不见了呢? 说转眼工夫有点夸张,但也绝没有超过十分钟. 因为我刚把自行车 ...

  • 柴扉别集(45)此路曾经不通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45) 此路曾经不通 张国领 北京西站南路,顾名思义就是北京西站南边的一条路. 这条路很短,短得只有三站地儿. 但这三站地儿,还是后来打通拓展的.我刚从六郎庄搬到马连道时,从北京西站南广场向 ...

  • 柴扉别集(34)人生的阶梯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34) 人生的阶梯 张国领 诗人在一起,大都以谈诗论赋为主,当然诗人本身也是大家议论的主题,名诗人更不例外. 今天前来参加作协采风团的诗人们,都是圈子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照样不能免俗. 大 ...

  • 柴扉别集(27)七进派出所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27) 七进派出所 张国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人生目标是要建立在本人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父亲曾告诉我说,出门在外别太难为自己,人的一生都是在赶路,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景致和诱惑 ...

  • 柴扉旧事(57)跨省搬家记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57) 跨省搬家记 张国领 外省人都说河南人恋家,这在我的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当年报名参军之时,是为了逃避农田里那没完没了的农活,最大的理想是以后不再回老家种地,可自从当了兵之后,老家在我心 ...

  • 柴扉旧事(38)误入“歧途”|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8) 误入"歧途" 张国领 人的一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像我当初从没想过,当兵一当就是四十年. 部队是个大熔炉,也有人说部队是所大学校,熔炉也好,学校也罢,它都有若 ...

  • 柴扉旧事(35)春蚕到死丝方尽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5) 春蚕到死丝方尽 张国领 上学时曾学过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时我以为这诗是专门为赞美教师而写的. 后来才明白,它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 ...

  • 柴扉旧事(26)屡试不爽的雕虫小技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6) 屡试不爽的雕虫小技 张国领 不知道别的男人有没有逛街.特别是逛超市和菜市场的喜好,我从来不爱去这类场所闲逛. 可居住在城市,要生活就要与商场和市场打交道,生活与集贸市场.超市是分不开 ...

  • 柴扉旧事(23)风物长宜放眼量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3) 风物长宜放眼量 张国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武警总队成立时,机关大院就设在合肥古城郢的老营院内,这里绿树成荫,青一色的红砖墙.蓝瓦房,一排排营房像列队的士兵,整整齐齐.干干净. 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