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只会收不会藏”,等于白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和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资产配置方式,俘获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继房产、股票后

艺术品成为“第三极财富”

继股票、房地产之后,艺术收藏品成为又一个人们倾心的投资工具,被誉为“第三极财富”,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收藏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有观点甚至认为,艺术品投资是当今投资领域的最后一座金山。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的壮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我国,拥有艺术品亦成为了品位与财富的象征,艺术收藏品成为主流社会的标签和中国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艺术品投资短期难见效益

很多人一提起艺术品收藏,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某某大师的作品又破亿了!某某艺术品一年内涨了几千万!”诚然,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但绝大多数艺术品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去沉淀、被发掘、被认可,从而受到艺术市场的关注和推崇。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西沐也认为,艺术品是一种非标准化产品,它的艺术资源是一种非标准化的资源。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实现从挖掘发现到价值的增加再到交易过程的实现,本身是要一个漫长的过程,5年、10年甚至更久,是中长期的特性。

真正的大藏家绝对不只为牟利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财富效应明显,愈发受到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涉足收藏圈的目的,变成完全为了投资。但是,如果收藏的功利性太重,最后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如果收藏只为了投资,就只会关注艺术的变现能力和市场价值,它就成了一件纯粹的商品,投资者也不会花太多精力去研究艺术品相关的历史、风俗、文化、艺术等知识,因此会被列为商人,而并非藏家。

艺术真正的价值,是“藏”出来的!

艺术品收藏确实会给藏家带来丰厚的收获,包括精神享受与物质回报。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藏”的基础上的。

刘益谦创建的“龙美术馆”

藏,即有时间的流逝过程,如果怀着“立即变现”或以“是否能立即变现”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这不是收藏,也注定不会获得收藏的乐趣。

收藏的过程是对艺术品研究、认识、玩味的过程,艺术品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日益认知,在时间的量变中得到更深层次的发现,这是一个“千里马”寻找“伯乐”的过程。

来自收藏大家张宗宪的启示

收藏大家张宗宪说:做艺术品收藏的都有佛法里说的“贪”,有时候他看到现在的行情,回头想想以前自己卖出去的东西,心里也是感慨万千,“留几件多好”。

“藏得住”这句话其实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难得多。张宗宪曾收藏了一件南宋官窑菱花口小瓶,后仅以30万港元就让给了台湾鸿禧张氏家族;他还有一件哥窑葵花菱口洗,低价让给了日本的茧山龙泉堂,如今在他们出版的图册里还能看到这件藏品。价值早已过亿元!

“藏得住”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行情不好的时候要等得起。好东西不是今年买了明年就卖,买了想立即涨价是不行的。张宗宪始终坚信,只有藏上若干年,等到大家几乎都忘了的时候再拿出来,价钱才会更高,如果买卖间隔太短,这个市场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张宗宪旧藏齐白石《牵牛竹鸡》

2011年,他在北京匡时送拍一张齐白石1945年作的《牵牛竹鸡》,成交价2875万元,而他买入时只花了17万港元;

张宗宪旧藏齐白石《虎》

还有齐白石画给啸天将军杨虎的《虎》,50万港元买入,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以3202万港元成交。

张宗宪从事收藏超过半个世纪,可以说见证了中国艺术品的一路涨势,也感受到艺术市场的今昔巨变。他总说做生意讲利润,还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万元,现在500万,翻100倍;而那时候一张齐白石的画卖100元,现在能卖到1000万,有什么生意能比得上这种一本十万利?

艺术品不仅是财富,更是品味、修养以及地位的象征,艺术品收藏,重在于“藏”,其价值,往往是“藏”出来的。今天收明天卖,永远别想赚大钱。玩收藏只会收不会藏,等于白忙。就是这个道理。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 由天意编辑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