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鼻祖老子
老子,《道德经》的作者,也叫李耳,他是道家学说的鼻祖,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尽管老子距离今天已有2500多年,但他的思维依然受用至今。
对于这么一个被人捧为圣人的人,他依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情要从公元前520年开始说起,周景王去世了,他的去世很不是时候,因为他还没安排好谁来接他的班,就这么走了,留下一堆王子相互争夺王位。
老子(李耳)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当时,老子跟随一位王子叫王子朝,做了王室里的一名书籍资料管理的官员。刚开始,这位王子朝灭了他的兄弟王子猛,自立为王,但是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三下五除二地把王子朝打了下去,并且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
王子朝败局已定,只好带着身边的官员逃走(其中就包含有老子在内),准备投靠楚国。当然了,王室那些珍贵的资料宝典也一同被带走。这一点在《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是有明确记录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当年王子朝走的时候为什么要带着王室的那些宝典书籍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也能让人信服,象征着他还是王。所以他会死死地保住王室的典籍。
但是已经通过实力夺取王位的周敬王怎么能善罢甘休呢?于是派人刺杀王子朝,而王子朝手中握着王室典籍不放手,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王室典籍。王子朝被杀后,从此王室典籍便下落不明。
这一批价值连城的典籍一直到现在都不知去向,成为我国历史文库中一个重大的断点与损失。
那么,这些典籍到底去哪了呢?这件事就涉及到老子了。
王子朝带着一批典籍奔楚的过程中,老子看到了王子朝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作为王室典籍的管理员,老子深知那批典籍的珍贵,所以就劝王子朝,对外伪称不慎失火将典籍烧毁,以绝人念,暗地里则将它们藏匿起来。
所以,这点很让人怀疑,老子可能因参与秘藏典籍之事,不便公开活动,遂辞职隐居直至终老。
也就是说,王子朝被杀后,老子就辞官隐世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子突然写出了《道德经》,这本书一经面世,轰动了整个文化界,并且以此创立了道家学说,一直到今天,仍然无书可比拟。
你想想,这是不是有点巧合?老子跟随王子朝走路,半途王子朝死了,王室典籍也神秘消失了,最后老子隐世一段时间,《道德经》问世了。
以此同时,有一本书的作者身份至今是谜,那就是《山海经》,山海经的作者有人说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再加上它过于荒诞离奇,所以有人干脆说它是上天遗留到人间的一本书。
但这些都不是很切确。
如果我们看《道德经》,也许能找到点答案。
对于这点,我国的古代文学专家王红旗认为,他研究《山海经》,发现它是有某种总体框架的,应当有一个写作纲领或者编辑方针,而且有一个很默契的写作团队编写了这本书。
再看看《山海经》,你会发现,其中常跳跃出四言韵句,二《道德经》中也常用到。包括王红旗在内的不少学者怀疑,四言韵句就是上古史官兼巫师的一种常用修辞方法。同时,《山海经》中的大量内容,都源自周王室图书典籍资料,其中包括夏、商的典册和文物,远方异国的函章和文书,以及采自民间的神话故事。这些资料其他人难得一见,但却是随王子朝奔楚的史官或其后裔耳熟能详的。他们依据这些档案资料,撰写《山海经》,并在书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众多小国安居乐业。
所以,《山海经》可以说是老子带着团队编写的书稿,他把王室的典籍融合在一起,做了一本找不到作者的书。
同时,后来的《逍遥游》也可以看到这个趋势,因为《逍遥游》里面描述的故事也很荒诞离奇,两者风格很像,除了语句不一样之外,都写有神怪。者更让人联想起,《山海经》其实就是老子在王子朝逃亡那段时间写的,或者说整理的,根据当时的王室典籍,汇合整理了一套书。
但是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就不写上作者,更是为了隐藏而用。如此说来,王子朝那段文化断崖,其实可以在《山海经》上找到一些痕迹,只不过是浓缩版而已,很难通过《山海经清楚地研究当时庞大的王室典籍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