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瓷器鉴别应知应会(全)
清朝瓷器鉴别应知应会(全)
清代三百多年历史处于中国瓷器工业已经成熟,世界手工业大发展和欧洲工业革命的时代。在瓷器制作业,清政府派督陶官督造官方用瓷。而官方以欣赏和把玩要求制出赏品瓷。加之这时的制瓷工业受国内外影响深,外来的珐琅彩被用在中国瓷器上,瓷器的其他方面也极度发展,如:有瓷制作的宫廷用转心瓶,镂空雕塑复杂的熏炉等。
对清代的瓷业,有一种说法“瓷艺造型,绘画*、落后”;还有一种说法是“发展速度快,胎釉原料配比合理”,瓷面和造型富丽堂皇,给人以富贵豪华之感。但纹饰走向繁密。
不管怎样说瓷器的主流是发展的,如清代对国画技艺和毛笔的书法技艺都比较准确的应用在瓷器上。这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极大贡献。在对世界工业的应用方面,使铜胎珐琅彩在瓷器上得到成功应用,对选料和配料上也有了进步。而这些创新也是鉴别清代与元明不同的依据。在鉴定中不可缺少,只有利用。
1.清朝瓷器形
顺治康熙制瓷情,古拙丰满浑厚型。
乾隆规整嘉道笨,雍正秀巧精小型。
清朝上口多小方,口沿断代记住型。
注解:
顺治康熙时的瓷器古拙,丰满厚重,乾隆时期的显规整,纹饰繁密。嘉道时期的显笨重。而雍正时期的秀巧精良。
2.清朝瓷器胎
康熙胎厚硬细密,雍正轻薄细白致。
道光以后制胎粗,清代接痕少留迹。
注解:
康熙时的胎坚实细密,厚重,雍正时的轻薄、细白,道光以后的胎粗,清代接胎的痕迹加工比较好,要仔细看摸才可以发现。有的器件向内看可看到接痕明显。
3.清釉面区别
清釉不如明肥亮,施釉薄净多白相。
顺治康熙釉细平,胎釉结合紧得当。
雍正细莹有橘皱,乾隆平整泛青样。
嘉道釉层不平整,波浪明显不一样。
晚清施釉太稀薄,釉质疏松缺平亮。
注解:
清朝的釉不如明代的肥亮,施釉薄是一大特点,胎釉白亮洁,顺治和康熙年代釉比较细平,后期嘉道釉层不均,有波浪,雍正釉细晶莹,但有橘皮皱,乾隆的釉平整泛青,但整个清朝的釉和胎的结合比较紧密,晚清的釉稀薄,釉质也疏松,缺少平亮感。
4.清代底足
早期大器光滑砂,顺治康熙多样夸。
双层斜削和平削,外高里矮内敛搭。
三层台式槽拱平,滚圆泥鳅直高扒。
注解:
早期顺治康熙时的底平光滑底足,有粘砂。清朝各种底都出现了,如双足底、内敛底、外敞底,有台阶式底,多台阶式、直平式、泥鳅背式,乾隆果绿色底有涟漪波纹是特色。
5.清代瓷断代
清朝分代要注意,底足多样心中记。
型底胎釉画工分,晚清胎釉平难遇。
康熙型拙秀雍正,康器厚重要留意。
嘉道波浪雍橘皱,晚清釉薄疏松必。
康底光滑常有砂,胎厚质地确细密。
写意写实有神态,晚清无神鼻隆迹。
清瓷定写皇号款,分清写法别忘记。
早期晚期用正楷,乾隆篆多雍少遇。
清代堂名款最多,民窑草率字乱必。
注解:
清代瓷器底足复杂多变,但这是型的变化大,在胎质上,康熙以前底足坚硬密滑,有砂,以后的比较细,这和掺高岭土有关,但火石红少有。
从画工、胎釉底型釉料上可以鉴别靠单一的也可以但不如多方面鉴别说服力强、快,如:顺治康熙古拙、厚重、坚实,雍正秀巧,乾隆繁密而精,乾隆以后釉料不均。在款识上,画图草、石、山水树木上,底上都可以鉴别。特别是清代大部官器都有皇帝年号,但款的写法是不同的。
从釉料上,早、中、晚期又不同,这就是断代的标准。
6.清朝纹饰
画家影响瓷画多,写意写实民窑多。
用笔豪放清代气,繁密拘谨任评说。
早期画山树木水,弯节麻点老皮多。
古装仕女髻秀面,花卉柔细骨不多。
晚清面部没有神,鼻部隆起后期多。
早期有神晚平淡,记住要点再评说。
早期晚期正楷款,清代堂名款最多。
民窑草率字写乱,雍正篆少乾隆多。
注解:
清代的瓷器纹饰受书画家影响很多,这时的纹饰反映出当时画派的风格,写意写实也不少,清代用笔豪放,在口及底的边纹饰上比明代繁密。在清代早期在画山石、树木上常画弯树、有疤瘤的树及树枝,树枝上也常以皴为多,画石以怪奇石及皴石为多,这些都反映了清画派的写实及夸张的思想,而且以思古崇古,园庭小景为画面人物及故事背景,仕女头上有发髻,面画显得的清秀。花卉柔细,无骨脉,而晚清画工粗人物无神,但鼻子隆起,这时画人物面孔有些颜色深浅度,反映出面部骨骼情况。
早、晚期款识用正楷,雍正少用篆,乾隆大部用篆书,以乾字为鉴定重要的字,民窑画工粗,字也草率。
7.清代老三代工艺用料
康熙画工仍粗犷,工艺精画随心想。
用料特征时代清,青花彩料都上场。
康熙料粗工艺简,雍正艺精用料广。
乾隆料细画繁密,断代识款有标榜。
注解:
老三代指康、雍、乾。康熙时期对色料的加工不是太精细,细粉中有颗粒,还存有钻胎沉胎现象,工艺精中有粗犷,画匠随意中含熟练,用色料多。青花、五彩,粉彩都出现,但用料的研究及使用不那么精,雍正出现玻璃白,对色料的调深浅度有了方法,所以粉彩非常漂亮。乾隆时画工繁密,另外清代都有年号款识,要对照款识,标准款样,就容易区别三代中的器件。
8.康熙青花
深浅层多块面均,色层过渡好才真。
过渡不好定是假,珠明钴料五层分。
眼内有珠定是赝,人怪有眼无珠真。
马刀人物线熟练,战场冲杀战袍军。
角兽麒麟和狮子,山峰突出远近深。
注解:
康熙青花层次分明远近感觉很强,深浅过渡好,大部分用珠明料分出五个层面的色度,画人物的眼睛,眼珠不单独点画,而是和上眼皮边连着笔画画出,所以显得人物有点怪。画刀马人物身穿战袍冲杀和山石人物等。角兽、麒麟、狮子为三兽图当时很有名气,山村的山峰突出远近感强。
9.清代珠明料
珠明钴料用于清,一代要比一代精。
研磨过虑代代细,钻胎可鉴康乾雍。
笔法画工代不同,只要认真断代清。
注解:
珠明料的大量应用是清朝,在清朝每代都是比上一代用的精。研磨漂洗用料是越来越好,在康雍乾时,康熙的钻胎比较粗痕(当然比明以前要强的多,但是仔细看还是有微痕的)。到雍正就更好了,钻胎胎又浅了,到乾隆在用料上很讲究,而且也有很好的深浅度,在画工上康熙时期粗犷而古朴,但人物花鸟却有因料而引起的不足,钻胎出现的是坑点及断线现象。到雍正时人物在清代形成自己的特点,画工精而细,到乾隆时细而繁密,纹饰边框图案加枝加叶的多。(钻胎、吃胎、沉胎、凝聚斑深入胎骨都是一个意思,即钴料因含铁在烧制中深入胎骨之意)不同的钴料因含铁不同钻胎也不同,而同一种料因时代对钴料的加工精细不同,钻胎也不同,因此历来人们都将钻胎看作是鉴定古瓷的重要依据之一。
10.分水青花
分水青花清代创,青花深浅新图像。
山水远近林层明,青花直接画瓷上。
注解:
分水青花是画色彩上有深浅,画工上明显有远近之感,显得十分真实,通过用料的浓度和画工实现画面远近的层次感,为分水青花,这是清代在青花瓷器上的一大贡献。
11.郎窑红
难怪郎窑艺工穷,十件难能九件成。
脱口垂足郎不流,泡小亮润釉薄红。
淡青开片灯草边,削足艺高绿胜红。
细看可见牛毛纹,器厚大件尊和瓶。
注解:
清康熙时期郎廷极为了烧宣德红但没烧成,结果烧成了一种非常好的,从来没有过的红釉器,人们称为郎窑红。器内和底似哥釉开片,白灰的,俗称米汤底。郎窑红色如牛血一样猩红,釉薄,釉泡小而亮,釉面开裂纹片。米汤底或苹果绿底,红色底少,胎骨粉白,淡青、浅红灯草边的口,底无款。
郎窑红为鸡血红,用放大镜看有开片,底有开片略泛灰,称米汤底,有的泛微绿,口部因釉流淌出现的白色有灯草边,釉到足后不流淌,有牛毛纹在釉中,没款,很不好烧,烧成的很少,十窑九不成,口诀和注释已很清楚。
12.年窑红
红亮不足色发乌,红色不红黑乎乎。
釉厚红乌常过足,黑底开片有款出。
注解:
年窑红色发乌,釉厚薄不均,流淌过足,常显黑红,器内、底也开片,有款识。年窑红是清朝郎窑红后期在年希尧当督陶官时期烧的,大部分是和唐英当督陶官时烧的。《古瓷鉴定指南》一书中记载年窑红是康熙后雍正中晚期年更尧的弟弟年希尧和唐英在景德镇烧的。
13.康熙粉彩
康熙粉彩多浓重,玻璃白釉初学用。
用的五彩珐琅艺,画面常裂釉厚重。
注解:
康熙的粉彩受五彩和珐琅彩的影响烧制成功的,玻璃白在康熙晚期才用,早期是用胶水调出厚薄,加白釉创作深浅色调,那时的粉彩浓重有小冰裂开片。当时没有用玻璃白。
14.康雍粉彩鉴
康熙粉彩青花赞,画家笔法大风范。
雍正粉彩多富贵,足滑款识对器面。
注解:
康熙粉彩和青花,画的有层次,号称康熙时的青花五层次,像大画家画的。雍正粉彩多富贵细腻,足滑润,款识标准正对中轴线。早期康熙粉彩用肉眼能见小开片,深浅度也不均。这是因为那时的彩是用掺白色釉勾兑的,再加上是用胶水,所以开片又不均,有点像油画色。
15.好的粉彩
看蓝要正画工细,印写字款要沉重。
胎质细润滑削刀,描金红地常贵重。
注解:
好的粉彩可以不看其他色,只看青色,即:钴料就可看出真伪及年代,因钴料的应用,有时代特征,这是鉴别粉彩的一个极好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看款识青料,因为款常常用青料,看胎质手感滑润、削刀技法、描金等,可基本断真伪,一般粉彩加描金的贵重。
16.雍正粉彩
雍正粉彩画工精,款识沉深字正清。
口底橘皮很明显,圈足滑润器不轻。
雍正粉彩虽然好,描金易掉红褐生。
注解:
雍正粉彩历来受人欢迎,画工精细美观,款字工整、深沉、口内底部有橘皮纹,圈足有明显削刀痕的鱼脊背、滑润,器形美观大方,体重。但描金色显黄中带红褐色易掉金。尊、瓶体重。碗轻。
17.雍正粉彩比康熙精致
艳色淡雅柔软清,深浅薄厚软彩丰。
注解:
粉彩一般都比五彩、斗彩淡雅柔软,薄厚分出浓重,轻淡。其主要特点是用玻璃白打底后再上色,这样烧出的色中就会有深浅度。
18.粉彩工艺特点
粉彩别名叫软彩,打底先用玻璃白。
玻璃白上涂色釉,低温烘烤两次来。
因受珐琅彩影响,早期粉彩油调排。
注解:
粉彩也叫软彩,用玻璃白打底后上色,二次烧用低温烘烤,玻璃白可以使色彩按色浓淡均匀散开,玻璃质比五彩强。如花瓣深浅有致,十分美丽。粉彩比五彩烧制温度低30℃~60℃。所以也称软彩。早期粉彩用油调和。
19.雍正粉彩、斗彩都精致轻巧
雍正画工工艺细,华丽精致足滑腻。
粉彩斗彩各彩精,有款有字看料细。
注解:
雍正画工工艺很细,器件精致华丽,足滑润、粉彩、斗彩及其他彩料器都比较精,雍正时有款识,所以要认真看形、胎、料再看款识就会得出结论。
20.珐琅彩
珐琅西欧传中国,金属着色多彩成。
色彩烧在白瓷上,红色用金非铁铜。
不用水胶却用油,低温烘烤官盛行。
凸出平面釉料厚,可见冰裂细纹成。
浓淡有致立体感,瓷胎珐琅康雍成。
注解:
珐琅彩用铅、硼、硅作为基料。用金属着色,在一次烧好的白瓷上作画,红色用金不用铜,不用水也不用胶调色,而是用油调色,像油画一样从西方传入中国,先烧素坯,后在京城二次低温烘烤而成。釉面可见小冰裂纹。色泽浓淡有致,有立体感,珐琅器经康雍两代发展后成为非常好的瓷产品。由于硼的适量加入增加了亮度。
21.珐琅彩制作及釉色、款识
珐琅曾是宫中作,瓷上色地七种色。
白黄红蓝绿绛紫,先作素烧再上色。
胭红用金非铜铁,红色测显金红色。
胭红改用胶体红,氧化锑用出黄色。
色彩新创有九种,新彩老彩十几色。
色地上面花鸟虫,彩料娇艳华丽阔。
竹松梅莲山村花,御用款字专门作。
四字双行青蓝红,楷字字正宫中作。
注解:
珐琅彩过去是在京城完成,首先在景德镇烧坯然后再运到京城上釉烧成,胭红用金不用铜,用油调色,黄色用锑,康雍将珐琅彩由九种色发展到十几种,所以珐琅彩工艺十分美丽,花鸟山村很好看。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