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孙独家发声,澄清李秀成被俘真相:李秀成不容被污蔑
曾国藩曾孙独家发声,澄清李秀成被俘真相:李秀成不容被污蔑
前言:
熟悉太平天国历史的朋友,那么一定熟悉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忠王李秀成。一位太平天国中战功卓著,是让无数清军和外国军队受挫的噩梦一般的存在。由于他的存在,奠定了太平天国胜利的基础。但是关于他的历史评价,通常确实贬低高于赞扬,这一切又要从他被俘后写下的'自供书'说起。
一、追本溯源,从同治三年天京沦陷说起
1864年,天京沦陷,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势如破竹般轰塌了天京看似牢不可摧的城墙,太平天国自此宣告失败。时任忠王的李秀成虽见城破,并未缴械投降,而是带领千余人殊死拼杀,为保护幼主离开,换上清军服饰,成功带着幼主从城墙豁口突围。
忠王到被俘前还在展现自己的忠义气节,因为见幼主的马匹不得力,将自己的战马换于幼主,让幼主逃生,自己却因为马匹原因不得不委身藏匿于城外农民家中,却不幸被认出,自此李秀成被俘。
二、忠王被俘,自供书出世
忠王被俘后不久,就被带到曾国荃面前,虽然本意未想多留李秀成,甚至于连行刑的刑具都已经准备妥当,心中已经准备来个千刀万剐,好泄心头之气。但是在曾国荃残酷的刑罚下,血肉模糊的疼痛中,李秀成面不改色,豪气冲天。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手下人建议如果让他这么死去,倒是成就了李秀成的一世英名,在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情况下,李秀成被押往曾国藩军营。在李秀成和曾国藩周旋之后,李秀成豪情提笔,九天时间内洋洋洒洒的写下了36100多字七十四页的《李秀成供状》——史称'自供书'。
三、自供书篡改与否,一直未有定论
曾国藩一看这自供书甚是满意,便将李秀成拉往刑场凌迟处死,另一方面却怀着心思对'自供书'进行了删减,将不利于清王朝、夸奖太平天国、重复不重要的内容全部进行了删除。
但是,历史记载只有曾国藩删减,并未具体到删减了多少字,到底是四五万字还是六七万字,这个一直都属于历史争议,这是争论一。
争论二是关于曾国藩为什么要删除李秀成的'自供书'?是否曾国藩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毕竟按照历史描述太平天国的财宝数量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曾国藩的朝廷奏折上却表示分文未有?这个现实吗?是否这些财宝在'自供书'中有体现,而被曾国藩私下就给隐匿了?
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历史面纱揭开
随着历史学界的一直争论,但是也没有个结果,时间来到了1962年的7月份,曾国藩的曾孙曾约农突然将《李秀成供状》原件借出给了台湾世界书局。从各个方面分析来看,这就是当时李秀成的原件供状。
通过对比曾国藩流传于世的《李秀成供状》与曾国藩家藏的《李秀成供状》我们不难发现曾国藩要删减的原因了。原版的李秀成'自供书'一方面痛斥湘军、淮军的丑恶罪行,比如李鸿章攻打苏州的种种劣迹等。另一方面也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太平天国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秘密,如洪秀全并未畏罪服毒自杀、洪秀全严正拒绝联合英法殖民者对付清政府以及李秀成愿意协助清政府对付英法殖民侵略的的报复。
比较之下,一味的向英法外敌低头谄媚,动不动割地赔款,签不平等条约速度比兔子还快的清政府,真的有资格来审判一个太平天国的英雄吗?
五、背叛之名洗脱,忠王依旧忠心
台湾曾约农拿出的版本中,最重要的一点也为忠王洗清了叛徒的罪名。全文中李秀成并未有投降之意,却被曾国藩改出投降之语。亲手缔造了一段历史错案。关于原版的'自供书'中,李秀成还提出了放归太平天国的兄弟回家务农,为兄弟们安家立命做好考虑。
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了那个动乱的年代,我们对于李秀成的判断也越发的公正与客观。于军事他是一个好的将领,但却未遇到真正的良主,洪秀全的阶级认知与目光认知还不足以撑起太平天国的未来。于气节,李秀成慷慨赴死,临危不惧,豪气满天,或许在写下'自供书'的时候就知道未必会真相告白于世,但是他做到了对自己问心无愧,做到了对太平天国问心无愧。
参考文献:《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