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木竹巴的辉煌与落寞13:虎年之乱(上)
原创2021-07-26 16:54·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绛曲坚赞的鼎革新制为帕木竹巴政权开启了盛世时代,其后的七十多年间,帕竹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均成为卫藏地区当仁不让的魁首。但月满则亏、水盈则溢的客观规律很快就降临在帕竹政权的身上,尤其是第五代“第悉”扎巴坚赞去世后,帕竹内部迅速陷入内乱的泥潭,因为这场内乱发生在藏历虎年,史称“虎年之乱”,或者“帕木竹巴内讧之年”。
要想说清楚这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内乱,还得从绛曲坚赞的鼎革新制说起。
绛曲坚赞在创建帕竹政权的过程中,深感当时卫藏地区其他政权的某些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当他在公元1354年建立帕木竹巴政权后,用了十年时间来推行的他的新政。
他的制度改革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首先,废除万户制度,设立“宗”作为管理单位,同时废除世袭的万户长,宗长为流官制,三年一次考核。
其次,帕竹行政首领“第悉”必须有帕竹郎氏家族后裔担任,必须是出家的僧人,年幼时便要在泽当寺出家,并担任座主之类的高级职务,以便接受施政的训练。
再次,因为郎氏家族内部三巨头中的丹萨替寺“京俄”、泽当寺“座主”都是僧人,家族血脉需要由“血脉保持者”延续,但为了避免世俗势力的侵袭,绛曲坚赞明确要求,血脉保持者不得与权贵家族联姻,以避免外戚家族做大。
在这种制度改革下,帕竹政权实力急速提升,开创了一段堪称辉煌的盛世。但盛世使人沉醉,后世的“第悉”对于制度的执行渐渐松动,潜藏在阴暗处的“蚁穴”,逐渐成为了帕竹政权的溃口。
公允地说,第五代“第悉”扎巴坚赞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在他长达47年的执政时间里,帕竹政权几乎在所有领域都迈上了巅峰,因此藏文史料中尊称其为“王扎巴坚赞”。但他也是制度松动的主要推动者,扎巴坚赞晚年为了褒奖手下的良才、能吏,将宗长由流官制改为世袭制,废除了三年一次的考核。
随即,仁蚌巴·南喀坚赞领仁蚌宗,琼结巴·霍尔·班觉桑布领桑珠孜宗,内乌巴·南喀桑波领内乌宗,扎喀哇·仁钦贝哇领扎喀宗[1],开始有了权臣之像。
可能在当时,这种制度改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自己治理的地方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宗长都跟打了鸡血似得玩命治理,希望留下殷实的家底。
但绛曲坚赞作为西藏历史上不世出的明主,焉能不知世袭官长的优点?但他却强硬地将世袭制度,改变为三年流转的考官制,就是为了避免世袭制度必然形成的小权利集团。
当官员是流官的时候,谁知道你三年后去哪儿发财?因此,上下各级官吏都多少能保持点自主性,主官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没准哪天自己给穿过小鞋的下属,飞黄腾达混到自己上面去了。所以,“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但转成世袭制后,这块地方世世代代都是你家说了算,这下想炸毛的官员也歇了,人在矮檐下,还是低头吧,否则没得混了。这就是中原王朝,别说没有官员世袭,甚至还得异地为官的原因。
从这点上看,扎巴坚赞虽然被后代极力推崇,但他的眼光和先祖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层面的。另外,他还允许了弟弟桑结坚赞连续娶了两个仁蚌巴家族的女子为妻,这从另一个角度破坏了先祖制定的制度。
当年绛曲坚赞在《司徒遗教》中,明确禁止“血脉保持者”与权贵联姻,就是担心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但扎巴坚赞居然两次都没有提出异议,他的默许成了后世仁蚌巴家族弄权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当然了,以他的威望肯定镇得住场子,但他也不想想,后世子孙可不见都像他这么英明神武,一旦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各位世袭宗主都撸起袖子下场的时候,又让谁来镇住场子呢?
1432年扎巴坚赞去世,究竟由谁来继承“第悉”突然成了一个问题。按照绛曲坚赞的规定,扎巴坚赞兄弟六人,除了幼第桑结坚赞外全都出家没有子嗣,作为“血脉保持者”的桑结坚赞娶了仁蚌巴家族的妻子,生有儿子札巴迥乃。[2]
札巴迥乃幼年便在泽当寺出家,一直都按照接任“第悉”的方式进行培养。扎巴坚赞去世时,十九岁的札巴迥乃,已经就任泽当寺“座主”。所以似乎也有没什么可争论的,按照惯例将他迎回乃东城堡,扶上王座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身为父亲的桑结坚赞却起了和儿子争权之心,我们曾经说到过,西藏地方政权始终没有形成一套明确有效的王权继承体系,导致每到王权承续之时,都会闹得一地鸡毛狗血。
可能在家族世俗势力方面,桑结坚赞拥有不少拥趸,否则他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跳出来准备摘桃子。因为,按照《司徒遗训》的要求,接任“第悉”必须得是出家人,你一个在家的俗世人根本没有资格。但桑结坚赞依旧无怨无悔地参与到权力游戏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绛曲坚赞留下的制度在一些人眼中几乎等同于废纸了。
这个本来按照规矩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帕竹官员眼中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直到仁蚌巴的宗主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他建议由郎氏三巨头中,另外一个巨头丹萨替寺“京俄”索南坚赞来决定“第悉”的归属。
《新红史》记载:“大法王(第五代)逝世后,首领官人等,于叔侄之中由谁即位之想法未能一致,此时,仁蚌之诺布桑波请求丹萨替寺京俄活佛指示并商量以如何说明为宜。结果,京俄意见:除幼子之外无适当之人堪任第悉一席者。一家中之年长者不宜为第悉。如此宣告,未见何人反驳。壬子年(1432)年底,(泽当寺)座主札巴迥乃,年方十九,莅临丹萨替(内邬栋),乃由彼护持政务。”[3]
“京俄”索南坚赞倒是当仁不让,一言而定此事,“(第悉)除去幼子担任外,他人不妥,你个老头别跟着瞎掺和”。
就这样,桑结坚赞眼瞅着一只半熟的鸭子扑棱棱地飞走了。但他咬碎了牙也没用,“京俄”的威望可不是他能挑战的。公元1432年(明宣德七年)末,在索南坚赞的扶持下,扎巴迥乃就任了帕竹地方政权的第六任第悉。
可惜好景不长,仅仅过去了两年,“京俄”索南坚赞便去世了。贼心不死的桑结坚赞以为鸭子又飞回来了,马上就开始纠结支持自己的世俗势力准备动手。不成想,丹萨替寺中支持扎巴迥乃的僧侣认为情况不妙,干脆先下手为强,准备弄死桑结坚赞斩草除根。
动乱围绕着雅隆地区(丹萨替寺所在区域)展开,双方各显神通刀兵相向,帕竹政权的中心区域生灵涂炭。就在双方斗的僵持不下之时,仁蚌巴宗长成了左右乱局的关键先生。
说起来,虎年之乱的两方都是仁蚌巴宗主的亲戚,一个是女婿,一个是外孙子。[4]一开始仁蚌巴家族并没有表现出倾向性,也许在他看来这两人都差不多。最初“第悉”之位争执不下之时,还是他提议听从“京俄”意见,这也符合绛曲坚赞原来制度设计,因此可以看出仁蚌巴开始的时候,还是希望遵从帕竹惯例的。
但郎氏内部越闹越凶,乃至兵戎相见,这反倒让仁蚌巴觉得郎氏后裔也不过如此,既然如此干脆我也下场来两把,让自己家族的利益最大化。
他(仁蚌巴·诺布桑波)在两个亲属中选择了外孙,毕竟外孙年纪小,多少好控制一点,至于那个老头哪凉快哪待着去吧。在仁蚌巴的支持下,札巴迥乃很快就占据了优势,桑结坚赞和他的支持者被流放到雅郊(在今西藏山南扎囊,雅郊巴家族世袭贡噶宗宗本)地方[5],这个倒霉的老头再次眼看着鸭子飞走。
发生在虎年的动乱结束了,但虎年之乱并没有结束。这场动乱还有一个精彩诡异的下半场,几乎成了职业放鸭子的桑结坚赞,居然在下半场咸鱼翻身成了舞台上的主角,并且他的一个举动还牵扯到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大明宗室。
参考书目:
[1][4]、《西藏帕竹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研究》_达瓦玉珍;
[2][5]、《西藏通史》__陈庆英;
[3]、《帕木竹巴王朝的衰颓过程》__佐藤长.邓锐龄译;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