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康熙青花瓷器极其少见,收藏价值非常之高,见到的一定要拿下
康熙青花瓷的造型在清代瓷器中最为丰富。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瓷器制作者智慧与想象力不断地迸发,器物形式变化多样,层出不穷。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更有中西文化融合的外销瓷。康熙一朝,官窑瓷器精益求精,民用瓷器坚实耐用,外销瓷器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康熙青花瓷瓶类: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早期瓶高颈粗,晚期瓶矮颈短。梅瓶小唇口,短颈,体丰满,多是玉璧形底,少量是圈足,无款,有平肩、溜肩两种,形体大的胎轻,个别釉面有开片,体小的胎重。筒瓶,又称象腿瓶,外形与崇祯、顺治基本相同,但没有顺治的高。棒槌瓶,创新式样,因形似我国南方洗衣用的棒槌而得名,基本是窑产品,有圆棒槌和方棒槌两种,前者数量多,后者少,线条处理楞角分明,普遍高度在46厘米左右。葫芦瓶,口沿部分增高,洋重线条美,底部有露胎和书款两种,前者仿明代特征。锥把瓶、玉壶春瓶与明代相比颈部缩短,腹部肥大。胆瓶、天球瓶、蒜头瓶、荸荠扁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为康熙朝新创器型。此外,还有八方瓶,绶带耳扁腹葫芦瓶等。
康熙瓷器的造型风格多古朴凝重,在清朝瓷器中显得高大雄伟。康熙青花的造型早期仍延续明末的遗风,中期以后造型变化很大,新的品种层出不穷。无论琢器圆器全部都规矩整齐,大到一米多高胎体厚重的凤尾尊,小到不及5厘米的薄胎十二月花杯,都烧制得相当规矩,极少有歪塌变形现象。
康熙青花瓷的特征、材料、发色和分期等问题,根据康熙青花瓷器实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风貌和特点,并结合其干支年款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青花用高岭土制胎,胎质大多粗糙、疏松,胎色灰白色。胎体普遍较厚,少部分产品胎体轻薄,瓷化程度较高。釉层稀薄,釉面不平整,光泽度不强,釉色白中闪青,也有青灰色,部分还开片。
青花瓷的烧造贯史今,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类,更是当今收藏界里热门种类。康熙以其精美无 双而"独步天下"广受世人赞誉,后朝还烧康熙青花不在少数,其中光绪尤为相似,所仿器物用工用料无不精细,被称为"小康熙"。康熙青花不仅在当时是外销瓷的主要种类,如今拍场上动辄即达百万乃至千万的拍卖价格,引无数人为其折腰。当然,随着其热度的提高,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的仿品,让无数的藏家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康熙中期瓷胎洁白,釉色滋润,运用渲染的大写意手法,层次分明。以青花浓线勾勒骨线,以淡色进行渲染。构图疏朗,意境深远,山水以松树为主体,人物点缀其间,底部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