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族:是帝王家族的后代,也是家训传承的典范
吴越钱氏钱塘百字派:(武肃王制定):
圣神功德厚,光盛武陵春。敕券传家宝,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兰桂冕旒尊。温良恭俭让,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英烈至今新。物华天象应,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电紫与霞横。海阔波涛大,枝繁根底深。
仰视星斗近,俯视泰嵩平。皇图期巩固,终始袭骈臻。
在家训史上,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殊现象。就是在最近一百年间,先后出现了一位诺贝尔奖、两位外交家、三位科学家、四位国学大师、五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的钱氏家族。
这个堪称近代望族的江南世家,是帝王家族的后代。这个钱氏家族,身为帝王家族,三代以后沉寂千年,近一百年来,突然出现人才井喷现象,横跨各界各领域,除了世人熟知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自然科学界“钱氏三杰”外,诸如钱其琛、钱俊瑞、钱正英、钱复、钱基博、钱文钟等均系钱门。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其中奥秘值得所有人挖掘与深思。
据考证,他们都是吴越国王钱鏐(公元852—932年)的后裔。历史上著名的纳土归宋事件,就发生在钱鏐的孙子钱弘俶身上。钱鏐在位四十年,战争很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安居乐业。其后,钱氏三代五王,都在祖上治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变革,成了五代时期最为富有的国度。
宋太祖赵匡胤吞并所有藩国,统一中原后,就把目光转到了吴越国上。钱弘俶遵循了祖训,带着全族三千余人,赶赴开封,面见宋太祖,俯首称臣,使富饶美丽的江南河山,避免了一次血雨腥风的践踏。
钱弘俶委曲求全的举措,让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统一。钱氏家族也得以保全宗脉,江南百姓更得以免遭战争之苦,这无疑是出于钱鏐和钱弘俶的睿智选择,安宁了一方。由北宋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由于赵氏为帝,所以,将“赵”姓排在第一位;将“钱”姓排为第二,都是因为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中国所做的抉择。
钱氏立国,本因时逢乱世,民不聊生,但钱鏐为保家园创立了吴越国。这位活了八十一岁的国王临终留下遗言: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者存。又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由此可见,钱弘俶的选择是遵循了祖上遗训,钱鏐高瞻远瞩,早就料到了这一天,告诫后人,以民为贵,休为一家之社稷而动干戈。
现摘取《钱氏家训》(吴越王钱鏐著)部分内容以供分析:“存心不可不宽厚。”“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 ,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钱氏先祖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对子孙后代作了详细的告诫。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新朝建立时,开国之君都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家训教导子孙励精图治,不要重蹈覆辙。有些帝王的家训是亲自撰写的,如李世民的《帝范》,康熙的《庭训格言》、《圣谕十六条》,雍正的《圣谕广训》等。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总结了自己的诸多经历之后,写出了流传至今仍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手敕太子文》,这是刘邦临终前谕告太子刘盈的遗嘱,他还告诉太子要读书练字。一代枭雄曹操虽未称帝,但其家训中呈现出的帝王风范光彩夺目,他以法治家训子,对儿子要求严格,重视实践锻炼,教子任贤用法。著有《诸儿令》、《内戒令》、《遗令》。自周至清,光是帝王之家的家训就有十余种。
由钱氏家族的辉煌,我们发觉,千年家族传承不是靠财富,而是德行,厚德载物,纵然沉寂于一时,最后终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