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轻轻松松,回得随随便便
昨天有个茶局,老奉跟几个教育界的同事在一起喝茶聊天。
免不了要聊一些教育话题。
教育话题最直接的还是学校成绩。
恰好这两天,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公布了。
自然有好事者转发,哪怕你不是特别想看到,哪怕你早就料得到,哪怕你已经麻木适应,但是我们农村学校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的事实还是会明晃晃地摆在你眼前。
有一位是局里领导,带着关心和玩笑的语气问我:你们学校这两年工作不是比较努力吗?怎么成绩还是不见起色?
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
这是一个看结果的时代,任凭你多么地努力,结果不尽如人意,就说明你还是不怎么努力。
不过,我也不怎么汗颜,因为我们毕竟还是努力过。
只是这种努力没有以成绩作为结果来呈现而已。
而且我也不是全然不知道原因,只不过这些原因不好明说。
明说了,倒还显得自己在故意找借口。
2021年春季开学有两个星期了。
每个学期的开学都会有学生异动。
有走的,也有来的。
走的大概是班上稍为拔尖的,来的除了个别从外省回乡的,基本上是在县城那些掐尖学校跟不下去的。
而且,比较奇怪和颇感无奈的是,他们走时,不需要与学校打任何招呼,想走就走了。
只要对方学校想接收,他们可以开出同意证,就不管你学校是否同意转出。
同样那些转回来的,只要他的户口是在当地,就不管你学校是否同意,都得接收。
这本来也是好事,说明孩子们的读书环境越来越好,读书自由度高,想接受好的教育就可以接受好的教育,想回到户口所在地就可以随时回来。
不过,也有一点小小的弊端,那就是农村学校太不被当作一回事了。
孩子们小学一毕业,只要成绩稍微好一点点的,他们家长的第一考虑肯定不是在当地就读,而是选择县城掐尖学校。哪怕就是家里条件不怎么样,咬咬牙也要送到县城那些每个学期要交小万块甚至超万块的掐尖学校。
成绩不怎么特别突出的也存在这种趋光效应,先到掐尖学校去,如果实在跟不上,当地学校想回就回。
不能说孩子的想法,家长的想法和做法有错,换作谁来当这个家长恐怕也都会这么想。
哪个不想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哪怕就是力所不能及,也先得试试。
这又产生了一个小问题。
本来孩子求学这个事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多数家长非得盯着小数几个城里掐尖学校,结果既是学校难进,又是学费贵得吓人,孩子求学就变成了读书难、读书贵。
形成这种本来可以避免形成的读书难、读书贵的局面,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个环节,哪个方面?
农村学校走得轻轻松松,回得随随便便的不仅只是好的学生,那些想择高枝而栖,想施展更大抱负的优秀老师如果想走的话,至少在县内,也是走得不难。
他们如果觉得抱负施展得差不多了,想回来了,回来的难度也是非常小的。
这个也没有问题,如果你也是一个想大大施展一番拳脚的人,就会觉得这应该是非常合理的。
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好的学生想走,优秀的老师也想走,你要农村学校校长想什么办法来出成绩?
现在上面已经改变了对农村学校的评价方式,变为从存量看增量,从输入看输出。
这种评价方式相对全县大评比来说,可能更加公平和合理。
只是,老奉还是有点担心。
增量会实现吗?输出一定会高于输入吗?
都说烦恼是因为想多了。
可是,有时,你又不得不想。
20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