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 识别三种不易察觉的抑郁症状!以及,寿命最长的一类人

01

音乐奖励能够缓解抑郁症发作和持续

偏爱接收消极、负面信息,并难以从消极信息中脱离的困难,被认为是抑郁症发作和持续的核心机制之一。

然而,目前旨在减少这种偏好的注意训练程序收效甚微。

因此,考察了在音乐奖励的强化下,目标刺激是否能够调节焦虑个体对消极信息的注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其实音乐治疗的起源来源于人类早期原始部落,部落中的巫师兼有掌管音乐活动和医生的职责。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音乐治疗不是根据所谓的“音乐处方”像病人给医生开药一样的东西。

因为音乐毕竟不是药物,要把它当做吃药一样聆听,注定不会有什么治疗效果。

音乐治疗对来访者的干预层次,根据惠勒和伍尔柏格的理论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 支持性、活动取向的音乐治疗(增强正常心理防御机制)

  • 再教育、内省和过程取向的音乐治疗(认知层次的干预)

  • 重建、分析和宣泄取向的音乐治疗(潜意识探索)

研究结果为音乐强化对抑郁个体注意系统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初步证据,并强调了音乐强化目标如何可以纳入当前的注意训练程序,以改善训练效果。

来源:brainnews

 音乐治疗师推荐

02

春季抑郁症高发,注意识别三种不易察觉的症状

春天是人们心理和精神上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

民间有句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指的就是这个现象。

典型的抑郁症并不难识别,但多数抑郁症患者并不总是表现为终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和寻死觅活。

下述几种抑郁症由于不典型,故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使病人长期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

所以早期能够正确识别抑郁症状显得非常重要。

  • “微笑型”抑郁

    这类患者虽有抑郁的主观体验,但在旁人面前却总是有说有笑,旁人很难察觉到他是“强颜欢笑”;

  • “勤勉型”抑郁

    有些患者表现为“工作狂”。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最怕“闲下来”;

  • “隐匿型”抑郁

    以躯体不适为主,抑郁情绪却不明显。这类患者多辗转于内、外科求治,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有些被误诊。这类患者在我国较为多见。

来源:北京心舍

03

逝去的爱宠或许是孩童的“梦魇”,父母要注意!

宠物,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也成为许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宠物还身兼多职,成为孩子的童年玩伴。

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孩子们对他们的宠物有着深深的依恋,也会常常向宠物寻求安慰表达内心的恐惧和情绪

孩子与宠物间的互动会有助于孩子提高同情心、自尊心和增强社交能力等。

但是宠物引发的不利的一面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经历爱宠的死亡

相对于成人来说,孩子们失去爱宠更是难以承受。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来自英国的6260名儿童样本中,63%的养宠物的儿童在出生后的前7年里都会遭遇宠物死亡

而家庭宠物的死亡会引发孩子们的悲痛感,这种悲痛感是深刻而持久的,并可能引发随后的精神健康问题。

研究人员还认为,与宠物在很小的时候形成的亲密联系是持久的,它的影响贯穿儿童整个成长阶段。

这项研究引发了有宠物的家长们的担忧

MGH研究人员给出了建议:家长在孩子经历创伤事件时,需要及时陪伴和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早帮助孩子排解悲痛。

逝去的爱宠或许是孩童的“梦魇”,若家长及时陪伴、耐心倾听、帮助孩子走出心灵的“阴影”,逝去的宠物也可以成为他们心中的“天使”。

04

你为什么老想看手机?是因为你助长了“数字分心

也许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决心要好好工作一上午,或者是计划要好好听网课,但中间又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解锁,然后打破了自己的计划。

如今,被电子产品干扰注意力已经是极其常见的体验了。

“数字分心”(digital distraction)一词概括了这种数字时代极为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关上电脑或者放下手机会这么难呢?

研究人员在大学生中收集了相关数据,并通过分析发现:

注意力冲动性(attentional impulsiveness)、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习惯性电子产品使用(habitual technology use),这三个因素正向影响着数字分心的程度。

同时,冲动型人格的特征和习惯性电子产品使用正向影响着网络成瘾的程度。

也就是说,那些表现出越强烈的注意力冲动性特征、网络上瘾、和习惯性使用电子产品的人们可能越容易出现数字分心现象。

而那些有冲动型人格特征和习惯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人们则可能更容易对网络成瘾。

根据这些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应对“数字分心”的方向。

首先,无意识思维在造成数字分心中的作用,为我们指出了提高意识对应对数字分心的重要性。

例如:将电子产品模式调整为学习等限制自己使用的模式。

另外,日常习惯和电子分心的关系,意味着改变不良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也是预防或减轻电子分心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下,可以把手机放到离自己很远的地方或者不容易拿到的角落。

此外,对网络成瘾的筛选、检测,也对于控制电子分心的形成和加重十分重要,尤其是要意识到具有冲动型性格特征的人们更易受此影响。

来源:领研网

成瘾问题专家推荐

05

想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先让自己无聊起来吧!

“好无聊呀,没什么可做的,真没意思。”

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假期“禁闭期”的一天天延长,似乎无聊警钟也逐渐敲响,家长们绞尽脑汁想要变成孩子的玩伴儿,以填补孩子的空闲。

但其实,孩子完全能适应思绪在无聊的空间里自由飘荡的时光。

过度地安排和微观管理孩子的生活,无疑是在阻碍孩子创造力的蓬勃发展。

“在一个深刻的层面上,人类的独创性和创造力,与自己独处时以及沉浸在某个特定目标的情况下头脑放空时产生的自发想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知神经科学教授乔纳森·斯莫尔伍德博士认为:“无聊时光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富有成效和更具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工具。”

教育博士博巴认为:“创造力和它的近亲好奇心是孩子成长所需的七大优势之一;

如果父母能帮助孩子培养出对好奇心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能够去想象、去创造的能力,他们就能对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成功产生重大影响。”

换言之,当孩子进行独自探索和自我发掘时,他们就会发展出好奇心、发展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出发散性思维,进而茁壮成长。

所以不妨给家里小朋友留一些自由的、闲散的时光吧。

来源:神经现实

06

那些慢慢胖起来的人,寿命最长

最近,发表于《Annals of Epidemiology》的一项研究讨论了体重指数(BMI)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寿命最长的人往往是那些从成年后的体重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开始,到晚年变得超重(但从未肥胖)的人。

注:BMI指数受身高、体重影响,正常体重(18.5<=BMI<25); 超重(25<=BMI<30); 肥胖 (BMI>=30).

研究人员进行了两项追踪调查发现:

成年后体重从正常开始,晚年超重(但从未肥胖)的人寿命最长;

一生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人次之;

再次,分别是体重超重但保持稳定的人、体重低于正常指数的人;

长寿可能性最小的,是那些一直肥胖、持续增重的人。

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副教授Hui Zheng指出,年轻一代的趋势令人担忧,他们的一生变得比父母更早地变得超重和肥胖,并且死亡的可能性与肥胖增加有关。

所以,适当有点脂肪没什么不好的,但别超重。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心理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可直接通过下方二维码与我们联系,泊恩心理全力为您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阅览 〓

[1]Malvika Godara, Alvaro Sanchez-Lopez, Rudi De Raedt. Music to my ears, goal for my eyes? Music reward modulates gaze disengagement from negative stimuli in dysphoria.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9.103434.

[2]AACAP.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Teens. https://www.aacap.org/AACAP/Families_and_Youth/Facts_for_Families/FFF-Guide/The-Depressed-Child-004.aspx.

[3]Katherine M. Crawford, Yiwen Zhu... The mental health effects of pet death during childhood: is it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0).

[4]Leida Chen, Ravi Nath, Zhenya Tang.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digital distraction: An automatic thinking behavior perspectiv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9.

[5]https://www.linkresearcher.com/theses/914c936d-15fd-4e9a-aba8-964fae00ca9e.

〓 泊恩声明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