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家居冲击创业板:因质量问题丢掉第一大客户

以纺织品为主营业务的三问家居,包装成以设计和供应链为核心的贸易商,能否满足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的准入条件?
公司2020年依靠医护业务短暂拉动业绩增长,主营业务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
三问家居规模原地踏步、盈利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因产品不达标而失去了曾经的第一大客户Primark,如何才能重回增长轨道?
定位不明
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两个月后,三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问家居”)于5月10日更新IPO招股书,继续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公司名为三问家居,其实主营业务为纺织品,只是使用场景多与居家生活有关。公司旗下主要产品包括,客厅场景的靠垫、毯子、披巾,卧室场景的床品、浴袍、睡衣,以及家居休闲服、运动休闲服、配饰等。
不过,公司的自我定位是——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型贸易商。
三问家居主要业务是“为全球中大型零售商和中高端品牌商提供特色家用纺织品、家居服饰和特色面料产品”,其实说白了就是ODM代工,比OEM代工稍微高级一点。
公司在招股书中着重强调了设计能力。公司旗下设计人员64人,2018年-2020年自主开发及为客户专案设计的基础图稿分别为8675张、11817张和10859张。
生产环节,公司虽然部分业务外包,但旗下仍然有自己的工厂,每年自有工厂的生产量仍然占据相当份额。
启信宝显示,公司前身为张家港市中堂服装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家居服饰的生产和销售;到2016年,企业定位调整,三问家居成为核心,张家港中堂便成为主要子公司之一。
其实,说到底,三问家居是一家以设计能力和供应链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ODM纺织业公司。
为什么公司要绕圈子包装成贸易商?
原来,2020年中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明确:纺织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
此前杭州丝绸企业万事利包装成“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审核,三问家居想以设计能力为卖点吗?
业绩不佳
2018年-2020年,三问家居营业收入分别为10.81亿元、11.04亿元、17.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36.05万元、7848.60万元、1.1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678.90万元、7704.10万元、7826.05万元。
其实,2020年规模及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以贸易商的身份,开展以口罩和手套为主的医护类产品出口业务。
2020年,公司医护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0亿元,测算利润总额为7058.93万元,利润总额占比达46.80%。
剔除暂时性的医护业务后,公司主营业务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10.51亿元,同比下降了4.72%。如果剔除医护业务的利润后,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总额为8024.45万元,扣除所得税费用后,估计下降的幅度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一季度国内疫情得以控制,受海外市场需求爆发,纺织服装出口在下半年迎来一波大行情,但公司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仍然未能追平2019年的水平。
而且,联系2018年-2020年主营业务的业绩表现来看,从10.81亿元到10.51亿元,公司的规模增长问题长期存在。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呈大幅趋势,2018年-2020年核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20.76%、22.35%和15.94%。
而且,作为一家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出口型企业,公司业绩重度依赖出口退税。2018年-2020年,公司收到的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分别为2.06亿元、1.19亿元、1.64亿元,均远超公司当年的整体盈利。
汇兑损失对公司的业绩,也存在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汇兑损失分别为1072.85万元、305.37万元、-3528.38万元——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几无增长,正是汇率变动让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增长。
客户不稳
三问家居旗下家纺及服饰业务以贴牌的形式提供给全球零售商及品牌商,主要客户包括零售商Target、Carrefour,百货公司Nordstrom、J.C. Penney,家居品牌Lands’ End和Dunelm等。
公司此前深度合作的第一大客户、爱尔兰零售商Primark,已经从大客户名单中消失。
2017年,公司向Primark销售一批靠垫。出货前,公司聘请合格检测机构TUV SUD进行抽检,结果合格。
这批靠垫在Primark英国地区门店上架销售后,收到消费者关于靠垫产品阻燃性能不达标的投诉。
2018年1月末,Primark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重新检测后,认定公司的靠垫产品未达阻燃性能标准。2018年3月,Primark发出公告向消费者召回相关靠垫产品并给予全额退款,同时对公司进行索赔。
当年6月,Primark确定索赔金额为151.6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25.57万元,从应收账款中扣除。
公司虽然向相应的下游合作工厂进行追偿,挽回了经济损失,但就此丢掉了一个大客户。
2017年,Primark为公司第一大客户,合作金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接近两成;2018年,受上述风波影响,该公司采购总金额腰斩,退居第二大客户;2019年之后,该公司消失于公司的大客户名单。
因质量问题丢失Primark这个大客户,不仅影响了公司近年的业务增长,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
同时,公司在招股书中直言不讳地说,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的上升和下降,均是受到Primark业务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