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薛渔思学语文,学写作

#教育头条#

唐传奇名篇,选自《太平广记》卷二八六之《河东记》,作者薛渔思,生平不详。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从来。寡(guǎ,丧夫)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有舍数间,以鬻(yù,卖)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dǎi,赶上)者,辄(zhé,于是)贱其估以济之。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

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yì,去)东都,过是(这里)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季和素不饮酒,亦预(参与)言笑。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mèi,睡着)。隔壁闻三娘子悉窣,若动物(拿东西)之声。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lěisì,一种农具),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xùn,含在口中喷出)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又于厢中,取出一裹(guǒ,袋)荞麦子,受于小人种之。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磑(wèi,磨碎)成面,讫(qì,结束)。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季和心动遽(jù,急忙)辞(辞别),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bó,跌倒)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

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问所欲。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睡。”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季和乘间(趁机)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即取己者食之。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乃拣所易者与啖(dàn,吃)之。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即立变为驴,甚壮健。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季和乘策(鞭打)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傍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从此放之。”老人乃从驴口鼻边,以两手擘(bò,掰)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快步离开),更不知所之。

须臾生花发麦熟

《板桥三娘子》这篇文言小说是唐传奇名篇,选自《太平广记》卷二八六之《河东记》,作者为薛渔思,生平不详。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但一直不像唐诗、唐散文那样被后世正统文学史所重视,宋代编撰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只是杂乱地把唐代各家传奇作品收录,错讹很多。宋代以儒家为正统,而不复唐代的恢宏博杂,“谈神说鬼”的传奇,遂默默无闻。

唐传奇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与评价,专门研究唐传奇而有成就的学者也不多,但从鲁迅有系统地抄录其中优秀作品汇集成篇之后,唐传奇慢慢地被重视起来了。

我看过的相关著作不多,鲁迅先生是开拓者,汪辟疆先生以《唐人小说》较早严谨地对比整理唐传奇,刘开荣先生的《唐代小说研究》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版,很可惜在五十年代修改时,过多采用辩证唯物理论来生搬硬套,破坏了原有的学术价值。八十年代以后,学术研究的秩序慢慢恢复,不少学者加入了对唐传奇的研究,其中李时人教授编的《唐五代小说全编》极有价值,免去普通读者四处搜罗读本的麻烦。

现在我们开讲《板桥三娘子》。

为什么第一篇选《板桥三娘子》呢?首先,这是一个好故事,其次,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后,这个故事包含着值得继承和学习的宽容思想。

文言作品的优点是语言简练,意味隽永。在短小的篇幅里,所述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趣。《板桥三娘子》这篇文言小说不到千字,却讲述了一个极曲折的故事,为了帮助文言基础较差的小读者,介绍如下:

在唐代汴州城西边,一个来历不明、单身独居、别无亲朋儿女的三十多岁女子,独自开了一个店,客栈兼供餐饮。掌柜叫三娘子,她很富有,后院蓄养着很多驴子。三娘子为人大方,远近往来的旅客都喜欢到她店里住。一次,许州客人赵季和投宿晚了,没有了好铺位,睡在最靠里铺子上。铺子隔壁是三娘子卧室。当晚,三娘子热情地招待客人饮食,客人吃饱喝足都睡了,只有赵季和睡不着,半夜听隔壁有声响,就着墙壁缝隙中偷窥:只见三娘子从箱里拿出了一副犁耙、一只木牛、一个木人,都有六七寸大。摆在地上,三娘子含水一喷,木人木牛就活了,木人驾着木牛在榻前犁地。耕土完毕,三娘子取一把种子给小木人撒在地上,瞬间,种子就发芽,开花,抽穗,麦熟。小人收割、脱粒,收了七八升麦子,又架了石磨磨成面。三娘子把木牛木人收回箱子里,用面做了几个烧饼。第二天一早公鸡打鸣,旅客纷纷起床准备出发,三娘子拿烧饼来给客人吃。赵季和因偷窥到板桥三娘子的神奇作法,觉得烧饼有蹊跷,便借口说有事急忙告辞了。他离开客栈后又悄悄返回,在窗户外偷窥。只见几个客人刚咬了一口烧饼,就发出驴子的叫声,接着就跌在地上,变成了驴子。三娘子把驴子赶入后院,并把这些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赵季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也没有跟别人说,更没有告发她,而是很羡慕三娘子有此高明法术。一个多月后,赵季和再次来到三娘子的店里投宿,他先准备好几个荞麦烧饼,在吃饭时趁三娘子去拿东西时调换了一只烧饼。他假装吃自己带来的烧饼,并拿那只调换过的烧饼请三娘子品尝。一直设套骗别人的三娘子不防有诈,尝了一口自己做的烧饼,发出一声驴叫,就地一滚变成了一头壮硕的驴子。赵季和骑着这头驴子离开,还拿走了三娘子巾箱里的木牛和木人等,可因为不会法术,他无论怎样喷水也无法让木牛和木人变活——所以也不能用这法子把别人变成驴子了。赵季和骑着这头驴子云游天下,每天可以行走百里地。四年之后,赵季和有一次路过华山下的一座庙,一个老者见到这头驴子,拍手大笑着说:“板桥三娘子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又对赵季和说:“她虽然做了坏事,但也被你折磨得够呛,你可怜可怜她,把她放了吧。”说完,老人就在驴子的口鼻处伸手撕开驴皮,三娘子从裂缝处跳出来,变回原来模样,拜谢了老人后离开,从此不见踪影。

这篇传奇的有趣之处很多。第一个是三娘子午夜作法,拿出一个木人和一头木牛,“含水噀之”——喷一口水,木偶就活了。三娘子到底是怎么让木牛和木人具有生命的,这我们弄不明白,作者也没有说。看描写很像机器人,动个开关就活动开了,在三娘子房间里的床前自动化地犁田耕地。古代的房间不像现在这么讲究,要铺板设砖的,三娘子的床前大概就是泥地。现在我们把这些木人木牛想象成机器人,那就很有趣了。

第二个是庄稼生长迅速——“须臾生花发麦熟”。现代专家将其点断为“须臾生,花发麦熟”。知道“相对论”这个词的读者可能会心一笑,以为这符合了现代的物理学的高级概念。但古代人又不知道现代物理学,他们怎么会为迎合“相对论”而编造呢?“时间”有快慢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所见皆是,《西游记》里,孙悟空上天当弼马温才半个月,花果山的一些猴子就已经老了。“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游仙窟”之类故事,也是很经典的结构。在这里,整个故事出现了奇特的魔幻之处,即赵季和窥到了“不现实”的事件,发生在了板桥三娘子的房间里。这样的事情,因为不符合现实的逻辑,赵季和知道肯定有问题,心里一动,第二天就先找个借口溜了。其他客人吃了板桥三娘子用这种“速生麦子”做的烧饼,都变成了驴子。

这个故事让现在不可避免地吃了很多添加了激素、打了很多农药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的我们,难免要会心地笑了:原来,速生的食物都是有问题的!我们虽然不会变成驴子,但孩子会早发育,大人容易生病,还可能导致日后基因突变。反过来说,正常生长的果蔬肉食,对人类就是安全的。这样想开去,已经离题了,但也是有趣的。

第三个神奇之处是这篇传奇文的结尾:云游四年之后,赵季和骑着变成驴子的三娘子来到“华岳庙东五六里”,碰见一个老人,一看见驴子就拍手大笑:“这不是板桥三娘子吗,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这个细节表明,老人的眼睛具备了透视功能,可以穿过驴皮见到真相,还暗示了老人认识三娘子,并且知道她所做的坏事情。

古人认为名山大川、茂林深崖等地方,总会有一些深藏不露的高人出现。传奇文里这位老人也是典型的“高人”。但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的,又会什么法术。他能直接看透真相,并且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肯定不是一般人。老人认为,板桥三娘子虽然做了坏事,但也受到了惩罚,因此可以赎罪了。从这个细节中,读者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作者所体现出来的宽容心态,即作恶者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赎罪之后可以得到宽恕,而不是直接判处极刑。这样的善意,千年以后的我们却没有了。

我看到过三四种改编自《板桥三娘子》的图画书,全都把后面老人“擘开”驴皮,让三娘子“宛复旧身”这段故事删掉了,而是只到三娘子误吃了赵季和用计调换的自己做的魔法烧饼,被变成驴子之后就结束了,形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恶有恶报”的概念。这种“恶有恶报”的概念,仅仅继承了我们中国文化中“福报”“恶报”的简单逻辑,却把“宽恕”这个伟大的精神给删除了,成了简单粗暴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成了“血债要用血来还”等观念。这样的改变,可以说是“买椟还珠”了,也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篇传奇在写赵季和调换烧饼的情节时,采用了极其细腻的表现方式,前后各种方面都写得很详细,以显示这件事情在讲故事上的合理性。写故事就是这样,需要简略时要简略,需要详细时要详细。速度快时,一下子就交代过去了,例如“后四年,乘入关”。这四年中在关外都经历了什么事情,全都略过不提。速度慢时,就是描写细节,如“含水噀之”等描写。所以,详略的处理,就体现了作者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什么都一股脑倒出来,像俗话说的“竹筒倒豆子”,就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

这篇传奇文很有名,在网上能搜到多种绘图书,但改编者都相对比较狭隘,误读或者说误导了这篇作品。另有现代汉语的译文,我看来看去,觉得还是不该看译文,又不是外语,不识单词。只要多看几遍,多琢磨琢磨,把实在不认识的字词查一下,就没有问题了。而且,即使有些地方真的还是不太明白也不要紧,先读了,有趣,要紧。以后阅读量多了,知道一些古文特殊字词的用法,反过来,又会明白更多。

阅读就像人生,需要慢慢积累,慢慢醒悟,不能“须臾生花发麦熟”那么着急,不然变成驴子被人骑都还不知道呢。

思 考

当赵季和带着木人木牛,骑着那头由三娘子变成的驴子到处漫游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会不会想办法,从驴子那里得到如何把木人木牛变活的咒语?又为什么得不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写一段来娱乐一下。

(0)

相关推荐

  • 养驴能脱贫,为什么你不干?

    老羊铲史,今天说驴. 二十几年前,承德县某座高山上,有一个解放军的基地,大约有一个班的战士在那里值守,因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平时的日常用品采购,都是由一头驴来完成. 早晨,战士们把钱和需要购买的物品 ...

  • 驴子

    驴子 我骑在驴背上 驴觉得屈辱 它宁愿驮一块奇石 或拉一木桶泉水 而不愿载我 它说我不如山路上的一株草 我向它描述这样的画 它被一块无边际的黑布蒙住了双眼 它自以为走过万水千山 它遇到岩石的狭缝 骄傲 ...

  • 如何改写唐传奇,想象力带动创造力

    第十课作文:魔法麦子和变形烧饼--三娘子传奇 请用<板桥三娘子>的这篇唐传奇为资料,改写一篇故事,以三娘子和赵季和两个人,再加上末尾那个老头(老神仙)的组合,写一篇传奇故事. 可以是玄幻, ...

  • 一颗宝石 (上) /于小燕(原创)

    神魔小说一  颗  宝  石于小燕唐僧当年取经成功,他的第十八代后人唐唐,皈依佛门,想重振先祖雄风,收孙悟空的后代小空.沙僧的后代沙沙.猪八戒的后代猪猪为徒,一起重走西天路.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

  • 驴仙娘子

    明朝,一男孩命苦,7岁被卖到大户做童工,主人安排他到驴棚睡.男孩长大后,一连数晚梦见美女陪他睡觉.男子一晚假睡,发现美女竟是驴子所变.二人互诉深情,结为了夫妻.后来主人发现了秘密,想要强娶驴子做妾. ...

  • 白话唐传奇《申屠澄》薛渔思

    [原文]申屠澄者,贞元九年,自布衣调补濮州什邡尉.之官至真符县东十里许遇风雪,大寒马不能进.路旁茅舍中有烟火,甚温煦,澄往就之.有老父.妪及处女环火而坐.其女年方十四五,虽蓬发垢衣,而雪肤花脸,举止妍 ...

  • 白话唐传奇《叶静能》薛渔思

    [原文]唐汝阳王好饮,终日不乱.客有至者,莫不留连旦夕.时术士叶静能常过焉.王强之酒,不可,曰:"某有一生徒,酒量可为王饮客矣.然虽侏儒,亦有过人者.明日使谒王,王试与之言也."明 ...

  • 跟着大师丰子恺学语文,学写作

    #教育头条# 作家丰子恺所作的一篇意味深长.说理隽永的散文.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 ...

  • 跟着大师莫言学语文,学写作

    #教育头条# 莫言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本文最值得关注的是作家对景物的描写以及在这种景物中叙述人物之间的关系. 我家房后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 ...

  • 跟着大师周作人学语文,学写作

    #教育头条# 现代著名散文家周作人的散文作品. 一 选自<雨天的书>,作于1925年4月. 古人有言:"以鸟鸣春."现在已过了春分,正是鸟声的时节了,但我觉得不大能够听 ...

  • 跟着大师学经络

    [编者按]林杰老师讲课总是那么生动形象,而又富有画面感,如果讲授中医都能如此精彩,我想就不会有人觉得中医枯燥乏味了吧. 作者/林杰 编辑/李剑光.孔烈 [作者简介]林杰,中医临床实践者,毕业于福建中医 ...

  • 跟着大师学写作,深度拆解方纪《三峡之秋》感悟优美大气

    2019年我开始学习写作.从那时起,我开始大量进行阅读,从学写书评开始尝试,学着进行输入后的输出,想练习着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这一段时间看了许多名家写的书评,想去模仿着写,可写出来的东西自己 ...

  • 跟着大师学写作:拆解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回味纯真的童年

    2019年我开始学习写作,为了让自己有东西可写,于是开始大量阅读书籍.可许多读的时候受益匪浅的内容,不知不觉在时光中消失殆尽了.后来听老师说最有效的输入方式就是坚持输出.所以我想无论长短,只要动笔就是 ...

  • 跟着大师学写作|解读张爱玲《郁金香》中“参差对照”手法的应用

    文|苏米 张爱玲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中有着传奇的故事,荒诞的人生,更有着苍凉的基调,除此之外,她的写作技法也是登峰造极,尤其是"参差对照"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可以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