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栏梨花》宋·苏轼
东栏梨花
宋·苏轼
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柳深青:意味着春意浓。
柳絮: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雪:这里喻指梨花。 清明:清澈明朗。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树也已长得郁郁葱葱,柳絮飘飞的时候梨花(应为百花)也已开满城。
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纷杂的世俗人生。
如雪柔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赏析1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诗人完成这首诗已年届不惑,翻来覆去也才只看过了40个清明,心中无法揣测还有几度梨花可看。清明年年如期而至,梨花岁岁伴着漫天飘扬的柳絮,而如寄的人生则只有一个盛年,诚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叹:“梦里青春可得追?”这正是这首梨花诗深藏着的绵绵不尽的情思,它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他清明人生细腻而真实的写照。
赏析2
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咏梨花诗,但写的更多是作者的人生感慨。
首句点题,“梨花淡白”,没有秾丽的姿色,也没有馥郁的芳香,通身素淡清雅,不太引人注目。而梨花开的时候,正是清明前后,春事渐晚,柳色“深青”。一种是“淡白”,一种是“深青”,对比之下,颜色立即就鲜亮起来。而诗人那“一清二白”的坦荡的风骨,自不待言。
次句“承上”,既然柳已“深青”,柳花必定也开得正盛,故曰“柳絮飞时花满城”。这里的“花”当有多重意思。柳絮“开时不与人看”,待春风一吹便飞得“满城”都是,“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飞扬时,百花还未凋零,依旧“满城”锦绣。此外,梨花又何尝不在盛放呢,正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无论哪一种“花”,都在为下句“一株雪”的出现蓄势。“东栏一株雪”无疑是梨花的写照了,称梨花似雪,并无十分新奇之处,但冠以“惆怅”二字,仿佛立即有了境界。这一树的梨花为何惆怅?是在感慨春光易逝,还是在惋惜人生短促?很显然,真正惆怅的不是梨花,而是久立在花下全身粘满柳絮梨花的诗人自己。
“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是对惆怅的补足。梨花年年开落,早已看淡了俗世的一切,不以颜色媚人,不以浓香诱人,就这样“淡白”潇洒地迎来一个个“清明”。而人呢?哪一天不在为所谓的功名利禄奔波劳累,起起伏伏的一生,患得患失的一生,有几人能把人生看得明朗,看得透彻?
这一年,苏轼四十一岁,已过了不惑之年,政治上经受挫折,远离朝堂;家庭上遭受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过世的打击,应该也看透了许多。所以,“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也许带有与孔密州共勉的意味——希望能保持高洁的品格,看淡官场中的得失。
如果“清明”为实指,则末句的感慨中无不流露着对人生对、时光的珍惜之情——梨花开了,很快也落了,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人生也是如此,仿佛昨日还青春年少,今日便悲叹朱颜已逝,如今,半生已过,还能看到几次“清明”呢?苏轼的诗一向以旷达著称,如此悲慨实属少见。
阅读理解
1.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首句“梨花淡白”即在点题“东栏梨花”,“花满城”承“梨花淡白”而言,若首句改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指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桃花烂漫”的.意境也与诗人想感叹的春光易逝主题相差甚远。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惆怅东栏一株雪”中“惆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诗人惆怅的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一、二句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