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互联网 ”系列报告之一:愿景篇

一、“互联网+”是什么?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从中可以提炼出“互联网+”的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技术基础,即构建在现代信息通信上的互联网平台;二是实现路径,即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产业的各种跨界融合;三是表现形式,即各种跨界融合的结果呈现为产品、业务、模式的不断迭代出新;四是“互联网+”的最终形态,即一个由产品、业务、模式构成的,动态的、自我进化的、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四个要素形成一个自然的递进关系:在技术基础之上,依循跨界融合的实现路径,融入互联网基因的新产品、业务、模式不断演进,最终达到“互联网+”在微观上连接一切、在中观上产业变革、在宏观上经济转型的动态平衡。

二、“互联网+”实现的6个层次

  站在“互联网+”的出发点,可以看到逐渐成型的这一动态平衡的新生态与过去60年以IT技术崛起为标志的所谓“新经济”之间的不同:后者往往局限于IT相关产业内,并未对经济生活的底层,也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直接的、革命性的影响;而前者的主要作用目标,恰恰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基本的活动模式,形成自下而上改变整体经济生态的不竭动力,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技术意义上的IT产业范畴。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一自下而上的演进过程概括为一个包含六个层次的模型。

第一层,终端互联。“互联网+”实现的物质基础,就是数量爆发增长、形式无限丰富的联网终端,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时连接。Gartner公布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联网设备将达到250亿部,联网设备与人口比例接近3比1。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天上网3.1小时,手机上网1.7小时。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人们可能实现24小时联网。终端互联,已经是现实。

 第二层,数据交换。终端互联构建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通过这一连接平台,网络内的人和物将所在场景属性数字化,实时交互。移动互联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就是数据的爆发。根据IBM 2013年的估计,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数据,而全球所有记录下来的数据中90%是在最近两年产生的。丰富多样的数据对应的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几乎所有场景,为我们理解自身、理解社会提供最直观的视角。

 第三层,动态优化。远端的云依照不断更新的数据对联网场景的动态进行实时的分析解读,并给出解决方案。这一能力的基础是目前被寄予厚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两者的叠加,解决了将数据转变为生产力的问题。

第四层,效率提升。造成浪费的低效重复运动被降至最低,体系单位的效率提升。优化的解决方案从数字变成现实,通过改变生产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落地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率、生活便利。

 第五层,产业变革。在微观层面上,动态优化的结果对生产组织形式产生深刻影响,引领产业变革。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生产性环节,而是实现产业链上的多环节协同;甚至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产业,而是跨产业链的多产业链多环节网状动态协同。不仅产业内的无效率被纠正,相关产业之间的无效率也被纠正。

 第六层,社会转型。在宏观层面上,产业变革的综合结果最终体现为生产效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稳定可持续增长。“互联网+”不再简单局限于生产层面,而是从社会管理、日常消费、生活场景等各个方面协同,减少生产部门、消费部门、政府部门之间的资源匹配无效率,推动整个经济体、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和发展。“互联网+”各子系统不断迭代,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社会创新的不竭源泉。

  “互联网+”实现的这六个层次可以看作其定义的四个要素的具象化。第一层终端互联、第二层数据交换也即定义中所说的技术基础;第三层动态优化、第四层效率提升,是实现路径的详解;第五层产业变革,正是“互联网+”表现形式的外在,第六层社会转型,就是“互联网+”的理想,也是这一理想可能呈现出的最终形态。

三、“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三种改变

  “互联网+”的多层演进过程已经开始,不论主观上是否愿意,已经有相当多的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被卷入“互联网+”滚动的巨轮。这一卷入,或者如春雨润物般温和融入,或者是有破有立改造升级,或者从根本上重塑原有经济模式,大幅提高行业效率。

融合:“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变的开始

  通常来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从融合开始。信息要素融入传统行业各个环节中,通过不同环节的信息实时交换,达到整体效率的提升。最明显的,如“互联网+”在在医疗行业、教育行业的应用。

  通过手机端的预约挂号,查看排队人数、下载检验报告,病患和医院在互联网平台的帮助下实现信息交互,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看病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在教育行业中,“互联网+”使得之前只能在有限场合,服务于固定人数的教育资源,通过在线视频的传播,服务于更多人群、并且脱离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大大拓展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限制。

  融合这一形式可以理解为“互联网+”跨界传统行业的初级阶段。在以上的场景里,只需达到演进过程中的移动互联、数据交换两层,就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合理匹配。传统产业的运作方式和内容如怎么看病、怎么教学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只是在产业链的部分环节,通过信息交换达到时间成本的节约,及现有物质成本的多重利用,从而提升了实体经济的效率。

改造:“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变的递进

  在递进到动态优化、效率提升后,“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呈现出有破有立的特点。比较明显的例子如电子商务。业者通过这一基于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不仅仅与消费者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并且开始利用积累的数据指导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环节:如何设计产品、控制库存、交办物流,最终实现的是商品与消费者需求的最佳匹配。再比如餐饮、美甲、美容等常见的O2O业态。通过“互联网+”将所有的供需信息在实际发生之前就通过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息互换,达成买卖信息的最佳匹配,从而通过信息的交换实现实体经济的最优化,弥补客流随着时间呈现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带来的效率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行业通过O2O提前了解到可能的用户数量,特定时间点的特定需求,还可以用不同时间段的优惠策略,将用户按照各自的需求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上。达到实体经济资源的最佳利用。

创新: “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变的终极模式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终极跨界是创新:新的创造性的力量替代原有的低效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成为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供应者。共享经济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典范,“互联网+”跳出传统产业的思维,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一创新的资源整合模式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搭车、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某个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例如,房子、车子是传统经济下每个人都期待能够独享的物品。Airbnb和滴滴的出现开始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当房屋闲置时,通过Airbnb将某段时期的居住权出租出去,达到房屋的最高利用率;当车子闲置或空驶时,通过滴滴将车子的行驶权释放出来,达到车子的最高利用率。通过信息的交换与匹配,每间房屋、每辆汽车的利用率都达到最大化。这一演进的过程触及了多个行业多个环节,实现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享经济实质上部分完成了“互联网+”的演进全程。

融合-改造-创新:渐进与跨越

  通常,当信息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作用由浅入深,呈现渐进式变革的时候,融合-改造-创新演展现为简单的递进关系,三步循序渐进。但在某些条件下,互联网+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过某些环节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及实时信息的全方位介入,使得按需的经济服务成为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创新依靠传统行业自身的生产要素重组很难实现。

 四、“互联网+”的愿景:一个帕累托最优的世界

  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及信息要素贯穿到整个产业生态,将世界变平坦,对于供应方、需求者及平台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经营体直面客户需求,按需服务,用户获取决策主动权,企业和行业都在发展平台化、网络化组织的核心能力——对外连接能力。这些一方面使得互联网+在任何时间均可实现将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人和物连接起来,另一方面成为建立信任的最有效平台,所有信息的实时置换极度提升了信息对称性,整体社会的供需缺口降到最低,提升整体效率。

  从这个角度,我们理解的“互联网+”的内涵,是以信息为载体,将万物互联。我们理解的“互联网+”的外延,是万物在各情境之下的所有属性在数据化后,实现实时信息交换,以虚拟信息的无间断交换置换实相经济的效率损耗,从而达到复杂系统的最优化运行。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用信息的无间断交换来减少实相经济的冗余,做到所有要素的恰到好处的最佳利用。

  在理想的状态下,“互联网+”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逐步迭代,自动纠正对于经济体系中,市场扭曲最严重、效率最低下的部分,互联网带来的变化最大。迭代的结果,也正是“互联网+”的愿景,现实生产生活无限接近于其定义的外延:借助信息交换达至一个帕累托最优的世界。

 作者

司晓   腾讯研究院 秘书长

孟昭莉  腾讯研究院 首席经济学家 产业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刚   腾讯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孙晓菲  腾讯研究院 高级研究员 

 原创声明

  本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腾讯研究院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它商业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