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是救命稻草

●●●

先向“小青年”和“杨杰”两位读者致歉,因为太晚才看到你们的留言,系统提示已经无法给你们回复了。在这里分别予以答复:1、ID“小青年”发来的二学位是否需要户口迁移,我在前两篇文章中应该是已经提到了,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二学位,需要迁移户口至传媒大学的学生集体户口;往届生无需迁移。2、ID“杨杰”发来有关节目主持的文案我已经看到了,我对竞赛性质的模拟主持一直持有的看法是——轻松的比严肃的好,说的比播的好。加之你提到只有90秒的展示时间,一分半钟时间里想要让观者迅速把心静下来听你去讲一个深刻的新闻评述显然是很困难的。另外,即使按照你的设计来走,你发来的文案里,有关萨利机长的描述会不会显得所占篇幅略长?差不多占到一半的体量了,从而会让听者产生疑惑——为什么不多说一些川航这件事情本身呢?一家之言,供你参考。

子牛说

不知不觉间已经写了长长短短的四百多篇作文了,初期也有过外界的质疑:老王你教了快十年播音了,之所以不再潜水做一个安静的与世无争的播音教师,而转战互联网自媒体开始努力发声,是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打造品牌,来一场艺考培训的创业大戏?

我选择的是闭嘴,拿起了笔(键盘),用行动来答复。

的确,时下的我们正生活在功利化的社会,一切好像都要也必须要用金钱去计量,同时你的一举一动也会被别人优先解读为是不是为了有收益才会那么去做。但在我个人看来,公益依旧有着它生存的空间,虽然范围可能很窄,能提供的内容可能不多,但相对眼下这个处处谈钱的社会,已实属不易。

我很喜欢这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趁着现在还心有余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只不过我喜欢的这件事恰好是用自己贫瘠的文字去帮助那些面对成长、抉择所踌躇的人而已。

在北京的十余载,我已经走过读者里所有大朋友小朋友们的彷徨,走过你们的纠结,和这个年纪的你一样,我也爱过、恨过、孤独过、迷离过、大哭过、悔恨过,既有过在早高峰的地铁被挤的两脚离地3D立体变成了2D平面,当然也无数次的见过凌晨四点的北京,因此——你们今天向我讲述的一切我都感同身受。我只希望帮助年轻的大朋友们,在面对人生岔路口时,不要再走进我曾经的泥淖。对于艺考生小朋友们来说,则是希望用我大量的教学经历,来告诉你们孰可为、孰不可为。快速掌握方法,实现目标。

仅此,仅此。

对不住大家,又说了废话。今天的正文里我想说的其实也是一直想说的内容,有关碎片化学习。

自媒体现在一拥而上,很容易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带进知识学习的误区——“碎片化阅读可以让我快速提升”。碎片化阅读属于轻度阅读,它诞生本身就是为了照顾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有大块的阅读时间,也正因为如此:1、碎片化阅读的自身体量不会很大,保证你能够几分钟能读完;2、在内容设计上往往没有前因后果,砍去了思考的过程,直接把结果、技巧呈现给了你,乍一看你可能觉得脑洞大开,这个知识点你学会了,但因为不是经过你独立的思考,这个知识点你并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下次即使遇到类似的题目,你照样还是认不出来。

包括“广院孺子牛”公众号也是这样。看上去好像不少了,洋洋洒洒四百多篇,但我在写作中并不会遵循某种体系化的路径,比如零基础的学生学习播音专业课,一般都是沿着语音发声再到语言表达这个顺序进行学习。但我显然是随性而来,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是自媒体传播的特性,却也是知识型自媒体的短板,欠缺系统性。

其次,公众号读者中有不少是我曾经的学生,他们应该普遍能感觉到,公众号里的内容比实际课上的内容还是要浅很多。之所以我不会写的太深,一是自媒体讲求轻量化传播,第二则是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毕竟现在互联网上的搬运工太多了,既然我没法从搬运工上想办法,那就只能在我自己这个源头上做一点点限制吧。不过,一般情况下,通过私信和我沟通的读者,我如果及时看到并有充裕时间的话,还是会知无不言,尽量说清楚讲透彻的。

碎片化学习只能是播音学习的辅助手段。不论是艺考生还是成年人,如果最终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一个学术目标的话(比如艺考、比如二学位、比如研究生),那么报班学习或是由老师定期指导上课,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没有任何一个公众号可以带你完整的完成这项工作,因为播音业务中涉及到的从练声到普通话正音,从新闻稿件播音文学稿件朗诵到新闻评述话题评述,再到模拟主持现场报道等等,全部都需要有人定期的来为你听,为你把脉,纠正错的,指引对的。播音专业本就是一个在大量训练中不断改善自我、订正错误,从而实现提升的科目。

因此,请别把这个公众号当作是播音学习的全部。

PS,这篇文章本身也包含了“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这道时下比较流行的即兴评述题的回答思路。

广院孺子牛

总第408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