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年盛,群英“四面”来
说到京剧人才的培养,很多人的印象是拜师学艺、世家传承。确实,过去梨园世家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家里打基础,然后拜老师再学习。比如梅兰芳八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戏,十一岁登台演出;程砚秋六岁拜荣蝶仙、陈啸云学戏,也是十一岁登台演出。“四大须生”里,杨宝森为梨园世家的第三代,先受家庭熏陶,后拜师陈秀华等。可以说大多梨园行的子弟,都走的这种家教兼拜师的形式,王瑶卿、王凤卿、萧长华、金少山、张君秋、李万春、李少春、赵燕侠、李慧芳、张云溪、杜近芳等等京剧艺术家莫不如此。
不过,家教兼拜师的范围毕竟有限,百年京剧的传承,主要还得依靠学校——也就是科班和戏校。科班是培养京剧人才最重要的场所,因其能兼顾教授与实践。上台经验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梅兰芳十三岁便曾一度搭喜连成科班借台练戏,杨宝森少年时也曾搭斌庆社借台实践。在“四大名旦”中,尚、荀即为两位科班出身,而“四大须生”里,马、谭也是科班造就。随着时代发展,科班也朝着现代学校的方向演变,由此诞生了新式戏校。
此外,京剧传承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那便是票友下海,其中代表便是言菊朋、奚啸伯等名演员。
富连成小演员排练照
百年科班
因材施教育人才
据笔者所知,最早的京剧科班诞生于清咸丰年间,是由京剧前“三鼎甲”之一的张二奎所办的双奎班小科班。这个科班培养出的名伶不少,如杨玉(月)楼、俞玉(菊)笙、沈玉莲、陆玉凤、程玉翠,还有武生教育家杨隆寿等。其中,杨月楼是张二奎去天桥遛弯时发现的,见爷俩卖艺,武功不错,一打听,原来父亲是徽班唱武旦的,于是张二奎就把这爷俩都收到自己的科班里,父亲杨二喜当教员,儿子杨久昌做了学员——也就是后来“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杨月楼,和俞菊笙都成为大家。
后来,京剧鼻祖程长庚羡慕张二奎培养接班人的做法,终于在同治七年(1868)成立了四箴堂科班。他从南方请来了好教员朱洪福,自己也亲自授课。一桌,上摆三样东西,一壶暖酒,一碟小菜,一条藤鞭,学员有错,错在哪,藤鞭就打到哪,不会有一点偏差。严格的教学,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员,以后大多成为京剧表演艺术家,如陈德林、钱金福、张淇林等等。
紧接着,杨隆寿在光绪六年(1880)也办起了小荣椿科班,八年授课,培养出杨春甫(小楼)、程春德(继先)、郭春山和未来的京剧教育大家叶春善等。后来杨隆寿又联络诸名伶,办了“小天仙”科班,培养出谭小培、迟月亭、阎岚秋(九阵风)等。
大内总管太监李莲英的侄子李际良也办起了“三乐社”,后改名为“正乐社”,培养出三位大家:尚小云、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
还有一个长春科班,成立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唱小生的陆华庭主办,据说是奉慈禧之旨意所办。这个科班里面的教员都很棒,甚至连伶界大王谭鑫培也来授课。长春科班培养出来的学生以春字排名,代表人物有李春才(洪春)、张春山、张春彦、李春林等等。不过这个科班,既然是奉旨办班,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这个科班没有办几年也就解散了。
有一个科班是在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的,这个科班的生命却特别长——整整47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喜连成,后改名富连成科班。这个科班开始是由牛子厚出资创立,几经周折,最后富连成由叶春善接办,共办了七科,以喜、连、富、盛、世、元、韵排名,前后培养了700多名学生,其中很多都是成家立派的京剧大艺术家。驰名海内外的有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筱翠花)、谭富英、叶盛兰、叶盛章、李盛藻、高盛麟、裘盛戎、李世芳、毛世来、袁世海以及谭元寿、冀韵兰等等。社里的总教习是萧长华,他的作用可大了,比如袁世海原来是学老生的,萧老师说,这孩子虎头虎脑,嗓子又冲,别学老生了,学花脸吧。叶盛兰原来是学旦的,萧老师听他唱上有刚音,立音,就让他改学文武小生了,因材施教,人才不就出来了吗?
民国初年(1916),京梆两栖艺术家田纪云办起了完全是女生的“崇雅社”科班。三年以后,这个科班的学员和他从各地邀请来的女演员全部转到城南游艺园去演出,名字仍叫“崇雅社”,代表人物有金少梅、福芝芳、梁春楼、李桂芬等等。
1917年,大武生俞菊笙的儿子俞振庭主办了“斌庆社”。这个科班存在的时间也比较长,至1930年散班,共办了三科,以斌、庆、永三字排名,共八十多名学员,也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京剧演员——斌字有孙斌恒(毓堃)、徐斌喜(徐碧云);庆字有毛庆来;永字有张永禄等。来这个科班搭班唱戏的小演员很多。比如李万春、蓝月春、杨宝森、王少楼,以及俞家的诸子弟等。
1918年由著名梆子演员崔灵芝主办了梆子、二黄两块的群益社科班,后由张起接办,培养出梁益鸣、王益禄等八十多名学员,1936年解散。
现代戏校
薪火相传七十载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大科班。那就是1930年由程砚秋、焦菊隐、金仲荪等人主办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男女生兼收的新式戏曲学校。虽然仅仅办了10年,1941年解散。共办了五期,以德、和、金、玉、永字排名,但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京剧演员,其中不乏杰出的艺术家,有宋德珠、傅德威、李和曾、王金璐、李金鸿、李玉茹、侯玉兰、李玉芝、白玉薇、陈永玲等。1938年,尚小云主办了荣春社科班。共办了两科,以荣春、长喜命名,共培养学生近500人,有杨荣环、徐荣奎、景荣庆、李荣威、尚长春、尚长麟、马长礼、李喜鸿等。1939年,李永利、李万春父子又创立了鸣春社,培养出近400多名学生。有王鸣仲、张鸣祿、徐鸣策、于鸣奎、李桐春、李庆春等。这两个科班都在1948年解散。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成立了两所戏曲学校,为京剧事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这两所学校即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曲学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政府聘请了最优秀的京剧教育家和驰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授课,近70年来,为京剧界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如今北京的京剧舞台上,台前幕后的京剧从业者,很多都是这两所戏曲学校以及外地的戏校所培养出来的众多人才。其中不乏后来成为京剧的艺术家。新式戏校支撑了京剧的存续、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功莫大焉。
在戏校学习是一般的规律性技艺,所谓的通用件,是为了将来好搭班。一般的梨园世家孩子,从戏校毕业以后,都要为他(她)找一个好老师重新“下挂”(再学习),为将来宗哪一个流派做准备。
龚云甫
票友下海
听戏学艺成名角
还有一种,就是先“票友”后“下海”的形式了。何为票友?指“非职业性的演员和乐师”。“下海”呢,就是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票友学戏、排戏和演戏的场所就是“票房”。
从道光二十年到清王朝结束的七十多年,北京影响最大的票房为翠峰庵的“赏心乐事”。这个票房存在了几十年,从这里面走出的红票友有八十余人,后来成为正式演员的有十多人,如黄润甫、金秀山、德珺如、许荫棠、刘鸿昇、龚云甫、郝寿臣等。民国年间最有影响的票房为“春阳友会”。它成立于1914年,结束于1940年左右。这里面的名票很多,如包丹亭、赵子仪、陈远亭等。下海的也多,如朱琴心、郭仲衡、王又荃、卧云居士等。其他票房也有许多名票,如红豆馆主(溥侗)、四大公子之一的袁克文、清宗室载涛等,下海的票友就太多了,有言菊朋、奚啸伯、管绍华、黄桂秋、南铁生、藏岚光、李宗义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票友活动依然非常活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业余京剧团又恢复了,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京剧队,以及后来的朝阳区国声京剧团,都搞得相当红火,老的名票如张伯驹、朱家溍、刘增复,后来的名票友有学马(连良)的金福田、学谭(富英)的叶庆柱、学张(君秋)的杨永树、学梅(兰芳)的蓝仁东、学程(砚秋)的杨秀丽、女老生牛冬玲等等。这些票友中,下海的也不少,如女花脸齐啸云、老生李宗余(李维康之父)、花旦徐凌云,当下有胡文阁、董飞、杨磊等等。
票友下海唱戏相当不容易。当年奚啸伯自幼酷爱京剧,上小学的时候,课余就跑到世交言菊朋家中听人家吊嗓子,边听边偷学,一个偶然机会,他也唱了一段,把言菊朋震住了,马上收他为徒。以后他又向余叔岩等许多老伶工求教,下的功夫可大了。
当下国声京剧团的杨秀丽能唱全出的《锁麟囊》,牛冬玲能唱全本的《珠帘寨》,并深受观众欢迎。正是有了这许多的票友和戏迷的参与和支持,京剧才得以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张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