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医人的责任——兼谈2020年我的写作收获
生命是一团阳气。要维持阳气旺盛,就要有一定的温度。对于人体而言,要维持生命活力,就要维持人体的正常核心温度。人体的表面温度有时可以波动,但机体一定会尽量维持核心温度在37至37.5℃的范围之内。
若热了,就通过出汗来散热;若冷了,就通过肌肉收缩来产热。但相对于出汗这种散热的方式而言,人体的产热和保持热度就比较被动,调节有限。所以,当外界环境很冷时,人就非常需要衣物来抵御低温。事实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从热带逐渐向寒带扩展的,其根本原因是人会通过衣服来保持体温,这样才能适应寒冷。
一、何谓失温?
当我们缺乏衣物和住所保护,意外出现在冷环境中时,机体维持不了核心温度,就会发生失温。换句话说,所谓失温,即人体无法维持稳定的核心温度了。
例如2021年5月23日发生的甘肃越野马拉松事故导致21人死亡。这起悲剧的关键,即源于失温。一方面,身处野外,恶劣天气突发,没有准备御寒的衣物,也无处可以躲避寒冷;另一方面,运动员跑步出汗后再遭遇冷冷风冷水,造成人体热量大量散失,核心温度难以保持在标准范围。
通常来说,外界温度越低,风力越大,环境湿度越高,越容易失温。而此次的悲剧正源于此。环境恶劣,缺乏准备,悲剧因此而发生。
二、失温与阳气
《内经》明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若阳气耗尽,生命体将失去活力,生命也就无法维持了。
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生命体是非常聪明的,当外界环境变化时,人体会顽强地通过代偿机制与外界环境对抗。所以,当人体暴露于低温环境后,会由轻到重逐渐失温。
一则,早期
失温首先出现的是代偿期,或者叫冷应激期。这个时候的核心温度在35℃以上。此时人体的精神状态完全正常,只是会感到有点儿冷。
为了避免热量散失,机体会自动收缩容易散失热量的周围血管,以减少热量从皮肤的散失。然后在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影响下增加脂肪、肌肉、肝脏产热,以及开始寒战抖动产热。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手脚因为血管收缩会冷得更厉害点儿,但能维持身体内部的需要。
我们都曾经历过寒冷。当冷的厉害时,我们往往会拼命搓手、跺脚,或活动肢体,以缓解因为温度降低所造成的手脚冷冻感。
从中医来分析,“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以及“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这时“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因为阳气不虚,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否则,阳气受损,卫外和固表功能减弱,生命将失去正常失理功能。
寒冷属于阴邪,寒则伤阳,会导致人体阳气减弱,使生命活力下降。但此时阳气尚足,阳能胜寒,所以,症状还非常轻微。若能及时保暖,或改善寒冷环境,比如,马上多穿一件衣服,或进入屋内,即可迅速恢复正常。
当然,此时若能喝杯暖暖的生姜红糖水,亦能大大改善因温度降低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因为生姜辛温通阳,红糖味甘养血,辛甘化阳,能养阳温阳,兼能通畅血脉,四肢气血和畅,冷冻的感觉即会消失。
二则,中期
此时处于轻度失温的阶段,人体核心温度进一步降低到35℃以下,32℃以上。
进入这个时期,即属于医学上定义的低体温症。人体代偿的产热还在进行,但已不足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了,呼吸心跳难以保证充足的供氧,所以代偿性的开始增加心跳呼吸,会心跳加速、呼吸频快。人体开始有一些怪怪的情况出现,比如判断力下降,说话不清楚、动作不协调,人会变得行动迟缓。此时还会出现反常的尿多。
从中医来分析,此时阳气已经开始衰弱了。寒盛则伤阳,阳气受损,阳主温煦、推动、防御、固摄以及气化的生理功能开始下降,人体的生命活力亦开始减弱。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阳气的温养。阳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精则养神;二是柔则养筋。阳气变虚,心神失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开始减弱,看上去心神似乎不够用了;筋有赖于阳气的温养,才能屈伸自如。若阳虚而不能养筋,人的行动就变得迟缓。
此时已经很难靠自己脱困了,急需外界帮助。此时若能得到帮助,马上喝上一碗热汤,或是理中汤,或四逆汤,即有极大的温阳通阳回阳效果。
三则,后期
若持续得不到救治,人体持续失去阳气,就会进入中度失温阶段。此时人体的核心温度到了28℃-32℃。
此时人的意识慢慢丧失,各种反射变得迟钝。肌肉寒战产热也不再进行了。从心跳快变成了心律不齐。甚至会出现反常地脱衣服的表现,这其实是人体失去了收缩周围血管的功能,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从中医来分析,此时生命垂危,因为阳气将脱,心阳已惫,心主神明的功能近乎丧失。
此时人体已经失去意识,救治时已经无法喂服汤药,只能依赖药物注射了。比如,可急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能治疗阳气暴脱的厥脱症。
此时亦可考虑用重灸回阳救逆。比如,可重灸关元或气海,当能挽回生命。
我在威海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因为船失事,有人落水后已经冻得昏迷。渔民把病人抱回家,脱去湿衣服,用油使劲地连续搓胸胁后背,终于把人救活了。
在这个时期若失去救治,最终人体的核心温度降到28℃以下,进入生死倒计时了。此时没有意识,没有寒战,血压极低,心跳减慢直到慢慢停止。
小结
阳气对人体非常重要,生命依赖阳气来维持。失温之所以威胁生命,正是因为失温导致阳气受损。
在生活中我们不但要避免失温,亦要避免因其他因素导致的阳气妄耗。中医重视养生,养生的根本即在于养阳。养得一分阳气,即得一分生机。
可是,我们的阳气一直在流失。一方面,或因压力所迫,或因欲望所使,若随波逐流,每天都在耗损着自己的阳气;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也会不断衰减。《内经》说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我们要重视养生,尽量使阴阳平衡,这样才能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力,并维持健康。否则,阳气一伤,疾病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