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舫:从京剧老生到黄梅戏大家
王少舫先生百年祭
(作者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梅之子,王少舫外甥)王唯唯
王少舫于1920年农历八月三十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父亲王忠惠生前是徽班的京剧老生,在王少舫六岁那年去世。母亲王孙氏,江苏泰州人,梅兰芳的同乡,也是一位艺人。王少舫在9岁那年被母亲送到上海从师鲍筱麟专攻京剧行当中的老生。原先王家和鲍家定的是八年学艺,然而由于鲍筱麟突发变故,王少舫在第三个年头就结束了学艺生涯。庆幸的是,在这三年学艺当中,王少舫文戏、武戏都学了一些,如传统京剧《碰碑》《文昭关》《失·空·斩》《珠帘寨》等。
1933年,十三岁的王少舫随母亲第一次来到安庆,住在倒爬狮街附近的南阳旅馆。他在安庆演的第一出戏是京剧《南阳关》。舞台上的王少舫扮相好,唱功也好,得到了台下观众的认可和掌声。安庆可是黄梅调(戏)的老窝,在此地唱京剧没有一定的功底是无法在舞台上立住脚的。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安庆沦陷,大小戏班逃的逃散的散,而王少舫一家无处可逃,只能待在旅馆度日如年。
就在王少舫一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刻,当地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找上门来,提出京黄合演共度难关。丁的提议对于王少舫一家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经过十多天的准备,京黄的第一次合作在皖钟剧场拉开序幕。前半场是黄梅调,后半场是京剧。据王少舫回忆:虽是同台演出,那也是你唱你的,我演我的,互不干涉。然而不论哪一方如果要演连台本戏,如果演员不够,双方相互帮忙凑个人数,行话叫“补台”,这就是黄梅戏史上的“京黄同台”。
王少舫第一次上台演黄梅调是在《天仙配》中扮演二姐,画了彩旦装,唱了四句“仙腔”。这期间,在丁永泉、潘泽海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王少舫参加整理并导演了黄梅调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兰桥会》《路遇》等。然而对于王少舫改唱黄梅调,不少同行纷纷指责王家人是“忘宗背祖”。众所周知,京剧是正统的“国剧”,而“黄梅调”在当时被人贬为“淫词艳曲”,王家人改弦易辙,必会招来各种指责。
黄梅戏《天仙配》路遇
王少舫一家顶住压力,参加了黄梅调连台本戏《秦雪梅》的演出。王少舫担任剧中的男一号。由于不适应黄梅调“三打七唱”(三个人用锣鼓帮腔,七个人登台演出)的演唱形式,王少舫就同琴师商量:到我唱时,你拿京胡托着我,给我一个“音”就行了。新的伴奏乐器再加上那不同于安庆土语上的京白唱腔,使王少舫唱出的黄梅调一下子引起了当地观众的好奇。许多人争相前去观看他用京胡托着唱腔的演出,从此王少舫便有了一个“京托子”的绰号。这之后,王少舫将早先黄梅调采用的五声音阶,提高到了七声音阶,从而使黄梅戏乐曲的旋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丰富了黄梅调的音乐色彩。
多年以后,只要略知由当年黄梅调发展成今天黄梅戏的老艺人和作曲家,都会称赞道:王少舫对黄梅戏最大的贡献就是改良了黄梅戏音乐。
当时安庆有两大戏班子称雄于戏曲舞台,一是王少舫以小生领衔的戏班子称雄“民众”剧场,二是以严凤英为当家旦的戏班子占据“胜利”剧场,二人隔街对唱,把小小的安庆城闹腾得别具味道。
1952年11月,黄梅戏应邀在上海演出,这也是黄梅戏第一次走出安徽。以王少舫、严凤英主演的小戏《打猪草》《补背褡》大受欢迎。这两出小戏,生活气息浓郁,情趣盎然,使久居繁华闹市的上海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王、严二人创造的角色和优美的唱腔使上海群众入迷。为此,上海交响乐团为王、严搞了一个黄梅戏唱腔演唱会。交响乐团为地方戏配音,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著名音乐家、戏剧家贺绿汀、张拓、卫明等纷纷撰文,称赞黄梅戏是“来自民间沾着泥土露珠的小花”。上海的大公报、文汇报发剧评、刊剧照,黄梅戏一下“热”了起来。
1953年年初,安徽省委决定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从安庆抽调王少舫、严凤英来省里也是省委定的调。当时“皖戏”是庐剧,黄梅戏并不被人看好,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中,全国有二十多个地方剧种参加,安徽的黄梅戏榜上无名。
1954年9月,华东地区首届戏曲汇演在上海举办。黄梅戏《天仙配》代表安徽参加。和1952年黄梅戏第一次在上海演出一样,《天仙配》的演出轰动了上海滩。王少舫、严凤英获得表演一等奖。王少舫作为黄梅戏演员代表安徽代表团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在离开上海之前,上海电影厂厂长叶以群找到安徽省文化局局长杨杰提出把《天仙配》搬上银幕的想法,杨杰当场表态全力支持。
1955年,由著名导演石挥拍摄的电影《天仙配》在全国公映,好评如潮。“董永”王少舫、“七仙女”严凤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国内外观众纷纷来信给予赞赏和肯定。有意思的是,有不少观众在给王写信时必带一句“代向您夫人严凤英问好”,给严写信时也会礼节性地附上一句“代向您先生王少舫致意”。显然,观众把“董永”、“七仙女”当成真正夫妻了。其实,1955年拍电影《天仙配》时,王少舫35岁,严凤英25岁,各有自己的家庭。
很多热心观众为此深感遗憾:王严二人在舞台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缘何不能在现实生活中也结成伴侣,比翼齐飞呢?尽管观众的美好愿望终究不能代替生活的规律,但王少舫与严凤英这一对舞台上的伴侣,在生活中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深厚和纯洁的。
举个例子。《夫妻观灯》原是王少舫和他的妹妹王少梅创作并演出的一出小戏。经过多年磨练,日趋成熟,成了黄梅戏艺术中的精品。然而,当时的省里领导看中了这个戏,要求撤下王少梅由严凤英取而代之。王少舫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说是同意,其实王少舫也很为难,他知道自己妹妹的脾气,再说一个演员没有了自己的看家戏也是很难立足于舞台的。开始,王少舫试探性地对王少梅说了省里领导的意思,却给王少梅毫不客气地给挡了回去。过了几天,王少舫再次提起“让戏”,王少梅仍然高挂免谈牌。一来二去,王少舫拿出“长子为父”的威严,冲王少梅大发脾气,逼着王少梅“让戏”。王少舫一旦发起火来,王少梅还是怕的,尽管心里一百个不乐意,最后还是含着眼泪答应“让戏”,并手把手教会了严凤英整出《夫妻观灯》。
王家兄妹“让戏”,在当时安徽文艺界一时传为佳话。
正当黄梅戏借着《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三部电影红遍全国之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革”期间,王少舫和严凤英双双受到严重打击和拆磨。1968年4月8日,年仅38岁的严凤英含怨自杀。
严凤英的去世让王少舫成了活靶子,为防止王少舫步严的后尘,造反派把王少舫关进“牛棚”严加看守。同时,《安徽日报》发表了一篇狠批《天仙配》的文章,声称要“剥去董永的画皮”。1970年4月,王少舫与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李葆华和省长黄岩,在全省巡游挨批一个月。
好不容易熬到“文革”结束,本以为苦尽甘来的王少舫做梦也没想到灾难再次降临。1985年2月3日《江汉早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可怕的风》的文章。作者徐铸成是新闻界的老前辈,不知从何道听途说后写了这篇文章。文章说严凤英被“揪”出直至惨遭杀害,提供“罪”证,揭发批判的积极参加者,则是一直受到她提挈、合作配演的那个演员,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天仙配》中的董永。这股《可怕的风》刚从武汉刮起,《四川日报·文摘版》紧步后尘,竟将标题改成了《董永害七仙女与今古武则天》,于是“董永”害死“七仙女”就成了当时文艺界最轰动的一大新闻。
黄梅戏《女驸马》
安徽省委.省文化厅党组,省黄梅戏剧团支部对王少舫很关心,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经过调查研究,认定严凤英之死与王少舫无关。同年3月,《安徽文化报》刊登省黄梅戏剧团的严正声明,对造谣、传谣的个人与报刊提出严正批评,并保留追究的法律权力。
面对谣言,王少舫虽然以事业为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这棵挺拔的老树难以承受如此致命的伤害,病体日趋加重。1986年7月17日下午,王少舫强忍病痛,以饱满地热情接待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为他们讲授黄梅戏艺术及发展史。当天晚上,王少舫病情突然加剧,被送到医院抢救,因抢救无效,19日在合肥逝世。
告别仪式的当天晚上,央视的《新闻联播》播发了王少舫去世的消息以及追悼会现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