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遇难!亲历者回忆: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失温昏迷2小时后死里逃生...事发时的聊天记录让人...
来源:山东商报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9时30分,本次事件共造成21名参赛人员遇难。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 '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 21 人遇难 ' 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事件具体原因和相关责任必须彻查,给遇难者和公众一个交代。同时,就此失去的 21 条鲜活生命,也必须引起方方面面足够的警示!
如果天气正常,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对于跑友圈来说,只是一场相对轻松的赛事,因为海拔不高,长度也只有百公里。
有选手表示,比赛难度系数不太高,还有高额奖金,冠军可以拿到1.5万元,另外还有完赛奖,跑完比赛就可以拿到1600元。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恶劣的天气袭来…
跑友回忆比赛现场
跑友“流落南方”回忆
比赛日的早上
风和日丽、阳光甚好
大概10点半后
雨点密集、逆风出现
“雨点打到脸上
像密集的子弹一样
眼镜被雨水糊住
眼睛睁不开
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再往后
“十根手指都没感觉了
把手指放嘴里含着
感觉含了很久
但手指仍然无感觉
同时舌头也冰凉了”
这时
他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下山也不容易
他一小步一小步往下挪
开始迷迷糊糊
他事后回忆
自己决定下山时
应该处于失温边缘
如果没及时撤回
后果不堪设想
参赛选手李铭说
下午2点50分左右
看到有的人哭
有的人喊着“救命”
有的趴着不动
有的三四个人围在一起
“自己很想营救
但是又很无力
因为我也可能随时倒下”
看到事态严重
李铭拨打120和110呼救
今天凌晨5点左右
一名参赛者发朋友圈
讲述了惊魂一刻
↓↓
“我在山顶昏迷两个多小时,鬼门关走了一遭。之所以能醒来,一方面是保温毯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身体素质好,最重要的是,昏迷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家人。”
一名亲历者说
到第二个打卡点附近时
遇到冻雨、大风
当时已感到失温
躲到放羊的小屋里休息
从山上下来的人说
山上的风大
看到很多人躺在地上
“下山的人很多都哭了
告诉后面的人不要上(山)”
事发时
一段聊天记录让人心碎
↓↓
幸存选手发声:
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今天下午,在这次马拉松赛中幸存的选手张小涛发微博称,“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大家好,我叫张小涛,昨天参加了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
昨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到达赛场做一些活动准备。当时一直在刮风,气温很低,因为赛场在景区,我们就在景区旁边的小店里取暖休息。九点的时候我们起跑,当时依然还有很大的风,很多人的帽子都被吹跑了。前20公里的都还好,情况都比较正常。
到cp2之后就开始出问题了,我算跑得比较快的,在前几名,到达cp2的时候就开始下雨,沿着黄河边跑了一段之后就开始爬升,cp2到cp3是爬升路段,这一段也是出事的地方。
在山下的时候已经有风雨,越往上风雨越大,到半山腰的时候雨里开始夹杂冰雹了,一直往脸上砸,我眼睛都开始模糊了,有些看不清路。
当时我在路上超了一位叫黄关军的选手,我当时还跟他打了招呼,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了摆手,意思就是听不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聋哑人,当时他状态已经开始不好了。还有一位来自贵州的吴攀荣的选手,我们从赛程开始就基本在一起跑,到达半山腰之后他开始全身发抖,说话都开始哆嗦,我看他状态也不好,就用胳膊挽着他一起。后来的记忆我也有点模糊,可能是风太大了路太滑了,我们没有办法一起搀着走,因为搀着走我们都要摔倒,慢慢分开了。我当时想着翻过这座山应该就好了,我就赶紧向前跑,这时候我应该是第4,吴攀荣是第5,黄关军是第6,很难过的是到现在为止,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我在继续往上跑的时候,因为风太大,就一直在摔跤,摔了不下十跤,肢体也比较僵硬,感觉身体慢慢不受控制,摔最后一跤之后我就起不来了。这时候我还有一点意识,我就赶紧拿保温毯披上。之后我就拿出GPS定位器,按了SOS,之后我就昏过去了。
33公里处,张小涛晕倒两个多小时。
在山上昏迷了大概有两个半小时左右,有一位放羊的大叔经过,把我扛到了窑洞里,生了一堆火,把我的湿衣服脱了下来,用被子把我包了起来,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醒了过来,有了意识。
晕迷两个多小时后,张小涛被救下
当时窑洞里还有其他选手,他们情况都比较轻微,大家一起在窑洞里取暖。因为那个地方不好救援,所以大家等我醒来之后一起走下山。到山底之后,白银的医护人员、武警等等都来了,昨晚也搜救了一晚上。我昨晚在抖音发了一个报平安的视频之后就一直没有睡觉,一直在等搜救的消息。
我现在除了手发麻之外,就是一些皮外伤了,身体暂无大碍,现在准备回老家跟家人相聚,让他们放心,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关于这次的意外,作为参赛者我也觉得无比悲痛,在此向所有遇难的同伴们表示哀悼,一路走好!
遇难选手中
有圈内高手、冠军
遇难的21名选手中
包括跑圈内顶尖高手
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
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也参加了此次比赛
好友得知情况不妙时
立刻向主办方求证
对方表示
黄关军已不幸遇难
好友哭着说
“他是个聋哑人啊
连呼救都没办法”
一名参赛者说
倒地的选手多是高手
因为跑得快、穿得又少
走得太快了
身体是僵硬的
但心是热的
走着走着就倒下了
梁晶最后一条朋友圈
遇难者女儿
通过视频认出父亲
5月23日凌晨
贵州陆女士的家人接到
赛事工作人员电话
父亲在比赛中失踪了
在网传视频中
陆女士意外发现父亲的身影
双手已经冻得发紫
嘴边疑似吐着白沫
5月23日9点50分
噩耗传来:父亲遇难
陆女士悲痛不已
“我多想暖暖
他那双冰冷的手”
不少网友表示痛心
为何一群热爱运动、热爱生命的人
却被意外无情地剥夺了生命
究其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就是失温
↓↓↓
失温是怎么一回事?
有多危险?
马拉松比赛的最适宜温度大约在10-15℃,但身体对外环境温度(冷、热环境)的适应也非常重要,而体温调节又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当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体温,就会出现“失温”现象。
户外运动中失温的原因主要有:
环境温度过低和穿着太少,使得人体通过体表传导流失的热量太多;
身体能量不足,特别是运动进行到后程,因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没有足够能量供以产热维持体温。
温度过低时,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失温有哪些症状?
失温可分为轻度失温和重度失温。
轻度失温
患者体温下降到33~35℃,同时会产生剧烈的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呆滞、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幻觉等。
重度失温
患者体温降到32℃以下,并且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放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下降、丧失意识等。
为何夏季也会出现失温死亡现象?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由于马拉松运动会造成人体流汗湿度加大,再加上风力加大,也极容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出现失温,具体如何施救?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进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正确做法: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第五步: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如何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希望大家重视野外失温现象
及时做好预防和预判
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