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风药赵绍琴老师
临床用药的最显著的特色。所谓风药,是指那些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柴胡、升麻、葛根、牛蒡子、蔓荆子、藁本等,其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属传统的解表类药物。赵氏擅长运用这类风药,其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解表祛邪,而有许多妙用。
【用于升阳】 【用于疏肝】 【用于宣阳】 【用于发散火郁】 【用于疏卫】 【用于透热转气】 【用于胜湿邪】
【用于消水肿】 凡水湿泛滥肌肤为肿,或水饮积于体腔为胸水腹水者,治之不可不用风药。开鬼门则水湿可去,水肿可消。《金匮》“腰以上肿者当发汗。"发汗者琉通腠理之义也,非风药而不能为之。
【用于利水道】 《金匮》云:“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利小便是目的,是效果。用风药可利之,盖风药善能宣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则水道利,俗谓提壶揭盖之法也。故凡小便不利者,不可忘记用风药宣肺亦能利水也。
【用治下焦之病】 下焦者,肝腎膀胱大小肠属之。凡病属邪在下焦者,当用风药行经以提出邪气。
东垣云:凡下焦肝腎之病非用风药行经不可。邪在下焦,深入阴血,其藏甚深,非用风药不能透邪外出。故赵氏每用风药治疗肝腎之病,收效甚佳,是其例也。
【用于疏调气机】 凡气机不调为病者,常法行气而已。赵氏则常配以风药,风药味辛,能行能散能通,善能通利气机,开郁散结,故宜配伍用之。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序
忆五十年前,我参与整理先师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泊庐医案》,完全原案照抄,类编成册,竟无一言按语。其辨证何以精,立法何以妙,用药何以巧,全靠读者自悟,若非跟师随诊,耳提面命,欲登其室,窥其奥,何其难也!古云:医者,意也。当以意度之,不可言传者也。然非不可言传,是不得其人而不言其秘也。彭、杨二君笃实忠厚,虚心好学,于岐黄致力多多,底蕴既深而悟性又高,随诊于我不离左右者越十春秋。1990年拜师于人民大会堂,甚慰平生之愿。遂将所学,尽救二君。二君亦不孚师望,意之所至,心即领悟,所谓心领神会、触类旁通者也。几年以来,救死扶伤,不避寒暑;偶遇疑难,共参互商;稍得闲暇,问难《灵》《紊》,师徒同心,如影随形,淡古论今,其乐融融。今二君整理医案已竣其事,阅之甚合我心。
其选案甚精,所加按语又直披不传之秘,此或有益于读者、医者与患者,我愿足矣。是为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三代御医之后
赵绍琴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赵绍琴学术经验简介——代前言
赵绍琴,男,汉族,1918年12月4日生于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赵师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在清太医院供职为御医。其父文魁公曾任清末太医院院使(正院长),领衔头品花翎顶戴,民国初年出任北京中医学社名誉社长。赵师自幼熟读医学典籍,得家学传授,于1934年继承父业悬壶北京。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号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跟随三先生临床学习多年,尽得三家名医之真传。1950年赵师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成立,赵师受聘执教,主讲本草学,成为北京中医学院的首批教师之一。1958年以后,赵师长期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负责中医内科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
1979年以后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国家确认其为国家缎名老中医,批准带徒二人。自此他以年逾古稀的高龄临床带敦,将自已宝贵的学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弟子。
赵师得家传师授,在学术上自成一家,创见颇多。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擅长治疗温热病。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他认为叶氏所说“在卫汗之”并非应用汗法,而是指辛凉清解而达到汗泄透邪的目的,因此温病初起治法不可言辛凉解表,只能是辛凉清解。这一字之差反映了赵师在学术研究上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在温病治疗上赵师尤其善于运用叶天士“透热转气”法救治高热不退、昏迷等危重病证。他把透热转气引申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以透邪外出为指导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地发展了叶天士的温病辨治理论。在内科临床方面,赵师以善治疑难重证而著称。其特点是辨证准,立法明,用药步,疗效好。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曾盛赞曰“平正轻灵”。赵师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证主张从营血进行辨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均从营血辨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对现代医学中慢性肾脏疾病研究更为深入,对中西医学关于慢性肾病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如慢性肾病非虚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忌食高蛋白食物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运动锻炼的观点,慢性肾病可遗传获得的观点,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逆转的观点等。这些观点都是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的检验得到的。这些创新的理论不仅是赵师学术特色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对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赵师得名师传授,又经60年临床,学术上自成一家。其临床特色十分鲜明。在诊断上特别重视脉诊,强调脉分浮、中、按、沉四部,即把传统的浮中沉三候扩展为浮中按沉四部,在温病中以应卫气营血,在杂病中反映标象和本质的关系,如浮中部所得仅反映疾病的现象,沉按部所得才反映了疾病的实质。实践证明这是把握疾病本质,确定治疗大方向的关键。在用药方面,除了用药步而精外,善用风药是其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所谓风药是指那些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柴胡、升麻、葛根等,其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为传统的解表类药物。赵师对这类风药的运用,其范围远远超出了解表祛邪,而有许多妙用。如用于升阳、疏肝、解郁、宣阳、疏卫、透热转气、胜湿消肿、利水通淋、疏利气机、疏通经络、利咽喉、止搔痒、行药力等等,其妙用不可尽言。非随师侍诊,难以得其一二。
赵师临床特色的另一个方面是重视饮食宜忌和运动锻炼。应当说,忌口是中医传统特色,可惜忌口的重要意义并没有被人们广泛重视。很多人以为医生就是开个药方,忌口不忌口无关紧要。殊不知应当忌口的如果不忌口,那么本来应有的疗效就可能会被某些食物所抵消。如《内经》强调:“热病稍愈,当何禁之?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师在临床上特别强调忌口,例如治疗慢性肾病时有一张专门的饮食调控单,上面开列哪些忌食,哪些直食。实践证明治疗忌口的意义十分重大,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病人的运动锻炼,也是配合治疗的重要方面。这里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过去很多病以养为主,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要辨证地看待动与静的关系,适度运动对于治病对于养生都是十分重要的。赵师在临床上常常给病人开出一张运动处方,以配合药物治疗。这种见解确实高人一筹。
我等有幸拜师于赵绍琴教授,随师侍诊,聆听敦诲,已十余年。深感赵师学术经验之可贵。师恩深厚,无以为报。今在赵师指导下,精选其临证验案整理加按,公诸于世,以与同道共享。其闻纰漏在我,是学力未达也。如欲深求赵师之学术真谛,有其所发表论文近百篇,及著作数部如《温病浅谈》、《温病纵横》、《赵文魁医案选》、《文魁脉学》、《赵绍琴四百法》等可供研究学习。更有全面系统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总结性之著《赵绍琴内科学》正在整理之中,不久即可问世。我们翘首以盼。
赵绍琴教授学术继承人 彭建中 杨连柱 1995年10月
风温(上呼吸道感染)
周某,女,50岁。
初诊
身热头痛,体温38 3℃,微恶风寒,无汗咳嗽,咽红且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两脉浮数。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用辛凉疏卫方法,以宣肺退热。饮食当慎,荤腥宜忌。
薄荷1.5克(后下),前胡6克,浙贝12克,桑叶9克,银花9克,连翘15克,淡豆豉9克,炒牛蒡3克,芦根30克,二付
二诊
药后小汗而头痛身热皆止,体温37℃,咳嗽有痰,咽红,已不痛,口干,舌苔白而尖红,脉象已变弦滑。风热已解,肺热留恋,再以清解肃化法。
薄荷1.5克(后下),前胡3克,黄芩9克,杏仁9克,芦茅根各30克,焦三仙各9克,二付
药后诸恙皆安。
[按]:患者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表证悉具,与风寒无异。唯其咽红且痛,即可定为温邪。若为风寒之邪,咽必不红。以此为辨,则寒温立判。况又有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佐证,其为风温犯肺无疑。故投以辛凉平剂,疏卫达邪。药后得汗而热退。再以清宣,以泄余热。观此案可知叶氏“在卫汗之可也”之心法,汗之并非发汗,而是轻宣疏卫,卫分开则自然微微汗出而邪自外泄。赵师用药,轻清灵动,正合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义。秦伯未誉之“平正轻灵。”名不虚传。
风温2(化脓性扁桃腺炎)
张某某,男30岁
初诊
二日来身热不甚,但咳,痰吐不多,口微渴而苔薄白,病已两天,本属风热侵犯于卫,肺失宣降,应服桑菊饮治之。但误服桂枝汤一剂,并饮红糖生姜水取汗。今晨身热颇壮,体温39.7℃,咽红肿痛,且有自腐,咳嗽,痰中带血,胸宇刺痛,头痛日干,渴饮思凉,两脉弦滑且数,舌绛干裂,心烦,昨夜不能入睡,今晨神志不清,大有神昏谵语之势。本为风热犯卫,肺失清肃,前医错认为风寒犯表,以辛温之剂,发汗解表,孰不知汗为心液,误汗伤阴。况本为热邪,而又用辛热之品,势必促其温热内陷,神昏谵语。急以宣气热兼以疏卫,凉营分以开神明之法。此风温化热,逆传心包,防其增重。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3)风温
风温7(支气管肺炎)
狄某某,女,5岁
初诊
发烧2~3天,体温38.5℃,咳嗽气促作喘,×线透视:支气管肺炎,白血球12000/mm3,两脉滑数,指纹深紫,已至命关,舌红苔白腻根厚,夜间因热惊抽两次,汗出口渴,大便略千。此风温蕴热,因热动风,急用清热凉肝熄风方法。
薄荷1克(后下),生石膏10克(先煎),知母6克,连翘6克,芦根30克,钩藤10克,焦三仙各6克,羚羊角粉0.3克(分冲),一付
二诊
身热渐减,体温38℃,咳喘少轻,脉仍滑数,昨日抽搐未作,口渴夜不安寐,大便仍干小便短赤,温邪蕴热在于气分,再以清热熄风方法。
薄荷1克(后下),生石膏10克,僵蚕4.5克,连翘10克,芦根30克,钩藤10克,羚羊角粉0.3克(分冲),二付
三诊
身热渐退,体温37.5℃,咳喘大减,抽搐未作,昨夜安寐甚佳,两脉弦滑,数象大减,指纹已淡,回至风关,舌红苔略厚,再以原方进退。
前胡1.5克,蝉衣3克,片姜黄3克,钩藤10克,芦根30克,焦麦芽6克,牛黄抱龙丸一丸(分两次药选下),二付
四诊
身热退而咳喘亦止,体温36 5℃,抽搐未作,夜寐甚安,指纹、脉象皆如常,舌苔已化,二便如常,再以清热化滞方法。禁荤腥,吃素食,注意寒暖。
前胡1.5克,芦根15克,焦麦芽10克,鸡内金10克,二付后诸恙皆安,调理一周如常。
[按]:此为风温气分热盛动风之候,故用清热凉肝息风方法。生石膏、知母取法于白虎汤,清阳明之热;钩藤、羚羊角寓羚角钩藤意,息厥阴之风;焦三仙消食滞于内;薄荷、连翘、芦根分消风热邪气于外。观此治法可知透热转气之运用矣。
春温1(上呼吸道感染)
邵某某,女,57岁
初诊
暮春感温,形体削瘦,面色黑浊,素质阴亏,滓液不足,近感温热之邪,身热不重,微有恶寒,干咳无痰,头部微痛,心烦口干,咽部疼痛,舌干瘦而鲜红,脉来弦细小数。此阴虚感温,津亏液少,当用滋阴清宣方法。
肥玉竹10克,嫩白薇6克,炒栀皮6克,淡豆豉10克,苦桔梗6克,前胡6克,沙参10克,杏仁6克,茅芦根各10克,三付
二诊
药后,寒热已解,仍干咳无痰,再以原方去豆豉、桔梗、加麦冬10克,天冬10克,又三付而逐渐痊愈。
[按]:辨治外感证亦须注意患者的素体状况,此例患者素体阴伤,津液早亏,再感温邪,虽身热不重而阴必更伤,故舌干瘦鲜红,脉弦细小数,细主脏阴之亏,数乃郁热之象,故用滋阴生津,清宣郁热方法,仿加减葳蕤汤治之而愈。然但取加减藏蕤汤养阴之意,不用葱白发表之药,加入养阴轻宣之品,药合病机,乃能取效如此。
春温2(重感冒)
宋某某,女,65岁
初诊
初春发病,身热20余日,体温38.5℃上下,形体消瘦,面色暗黑,舌干纬而有裂痕,苔垢厚焦黄,唇焦起皮,胃纳少思,脘腹胀满拒按,口干欲凉饮,咽红干痛,两脉沉细小滑,按之仍有力。素患肺结核十余年,经常夜间有汗,有时低烧。近来感受温邪,屡投辛温解表,重亡津液,阴分过亏,津液大伤,蕴热腑实,便秘不通。阴愈亏而热愈炽,肠愈燥而阴愈耗,必须顾津液以润其燥,通腑实求其热除。本虚标实之证,急以增液承气汤治之。
元参45克,生地黄30克,麦门冬25克,白芍30克,川石斛25克,芒硝1.5克(冲),大黄粉1.2克(冲),一付
二诊
药后昨夜大便畅通一次,初干如羊屎,后则少缓,肛门破裂,微带血渍。今日体温37.5℃,舌干绛而有裂痕,胃纳渐开,脘腹胀满已减。咽仍红,干痛已见缓和。两脉沉细小滑,力量稍逊。素体阴分不足,血虚热盛,患温病又复伤阴,大便秘结。此液枯肠燥,无水舟停,故先用增水行舟润肠通便法,今便已通热已减,再以甘寒润燥,以补药之体,作泄药之用,切不可再用硝黄。
北沙参30克,生地黄25克,白芍25克,清阿胶15克(分两次烊化),黑木耳12克,炙鳖甲15克(先煎),麦门冬15克,二付
三诊
身热已退净,体温37℃,舌苔已化,质绛干裂,胃纳如常,大便又行一次,便下正常,腹不胀满,咽干痛已无,脉见细弦小滑,再以甘寒育阴,从本治疗。
生地黄25克,北沙参25克,生白芍25克,生苡米15克,生白扁豆25克,清阿胶12克(分两次烊化),天麦冬各10克,鸡内金10克,五付
药后诸恙皆安,身热退净。饮食睡眠皆好,嘱平时忌用辛辣厚睐,食以清淡为佳。
[按]:素患结核,知其为阴虚之体;初春即患温症,正合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之倒,温邪又必伤阴,是二伤也,病后误用辛温,屡屡发表,过汗更必伤阴,是三伤也。阴津伤而燥热内结肠腑,而成无水舟停之证。故首用增水行舟方法,得便通症减,即变为甘寒濡润,所谓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唯恐久病年高之体,难当硝黄之峻。其小心谨慎有如此者。终以甘寒育阴收功。可见治温病当以存阴为第一要义,此案可资证明。
春温3(重感冒)
庞某某,女,80岁
初诊
素嗜鸦片烟已30余载,经常便秘,大便7~8日一行。自4月28日感受风温邪气,身热咳嗽,咽红肿痛,经中西医治疗十天未见好转。目前身热未退,体温38.3℃,两脉细弦小滑,按之细数,头晕心烦,身热腹满,口干唇焦,咽干微痛,舌苔黄厚干燥,焦黑有裂痕,精神萎靡,一身乏力。老年阴分素亏,久吸鸦片,虚火更甚,津液早亏,病温将及半月,阴液更伤。老年正气不足,热结阴伤,燥屎内结。必须急攻其邪以祛其热,扶其气分防止虚脱,仿新加黄龙汤以攻补兼施。
鲜生地60克,生甘草10克,元参25克,麦门冬15克,赤白芍各25克,当归10克,生大黄末1.2克和元明粉1.5克共研细末冲服,人参25克(另煎兑入),一付
服药约两小时,侯腹中有动静,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在便前另服:已煎好之人参汤25克,西洋参粉4.5克,调匀分服,再去厕所,以防虚脱。
服汤药后约二小时,腹中痛,意欲大便,即先服人参汤送西洋参4.5克,再去排便,数分钟后,大便畅解甚多,病人微觉气短,又服人参汤少许,即复入睡。
二诊
昨日服新加黄龙汤,大便已通,未出现虚脱症状,这是在气阴两虚之人身上用攻补兼施方法的成功例证。药后患者静睡通宵,今诊两脉细弱无力,身热已退净,体温36.7℃,腹满头晕心烦皆减,舌苔焦黑干裂已除,仍属黄厚近焦,自觉一身疲惫异常。老年病温已久,重伤津液,一时难以恢复,再以甘寒育阴以折虚热,甘微温益气兼扶中阴,饮食寒暖,皆宜小心。
海参片15克(先煎),沙参30克,元参30克,麦门冬25克,黄精25克,鲜石斛30克,生白芍30克,生熟地各25克,西洋参粉10克(分三次药汁送下),二付
三诊
连服甘寒育阴兼以益气之后,气阴皆复,患者烧势未作,已能进食少许,舌苔渐化而根部略厚,夜寐较安,且小溲渐多,再以养血育阴兼扶脾胃。
西洋参粉10克(分三次服),南北沙参30克,生白芍30克,元参30克,麦门冬25克,莲子肉25克,生地黄30克,南百合25克,怀山药30克,炒薏米30克,甜杏仁10克,三付
四诊
服甘寒育阴兼扶脾胃之后,近几天来,精神渐复,饮食渐增,昨日(19日)大便又解一次,初硬而后调,舌苔已化,根部略厚,两脉细弱小措。年已八旬,气阴早亏,又嗜鸦片,阴液消耗过甚,病温半月,正气虚损过度,再以育阴养荣,调理脾胃。
前方继进三付。
五诊
一周来,精神恢复接近正常,已能下地活动,胃纳渐开,夜寐亦安,面色已润泽,舌苔基本正常。嘱其每日进薏苡百合粥,午服山药粥,晚吃桂元肉汤,调养半月而愈。
[按]:老年春月患温,身热不退,迁延日久,阴津大伤矣。舌苔焦黑干裂,燥屎结于腑中,久不能下,热愈结,津愈伤,燥屎一日不去,发热一日不退,终致阴涸而亡,诚可忧也。故仲景有急下存阴之法。然年高体弱病久,难当峻攻,若径用承气法,恐便下之即,便是气脱之时。吴鞠通于此证有新加黄龙汤,仿陶节庵黄龙汤意,攻补兼施,用人参补正,硝黄逐邪,地冬增液。立意颇为周到。赵师运用此法又有所创新,妙在人参另燉浓煎,送服西洋参粉。其服药时间掌握在服汤药后欲排便之时,以二参大补元气,元气足自可运药力攻邪排便,则扶正不虑其恋邪,通便而不虑其气脱。此攻补分投,亦攻补兼施之一法口此法之运用贵在掌握时机,可谓早一刻不可,晚一刻不及。非富有经验而又深虑巧思者不能如此出奇制胜也。此案另当着眼者乃组方之巧,重用增液,微用硝黄,况其年高阴伤,无水舟停,自当增水行舟,不可孟浪峻下也。
暑温1(感冒合并心衰)
钱某某,男,51岁
初诊
两天来身热头晕,阵阵恶寒,右脉洪大而数,左手略小,面赤口渴,头面汗出较多,昨服藿香正气散加减方,藿香10克,苏叶6克,佩兰叶10克,半夏10克,白术6克,厚朴6克,白芷6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一付。
蒋 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赵绍琴组方用药规律探奥
摘 要:结合临床病证,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运用营血辨证的方法辨证治疗疑难病如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用药在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加风药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独活等疏调气机,透邪外出。重点论述了风药的使用,指出给邪出路,宣展气机,疏调三焦是赵教授临床用药最显著的特点。
关键词:宣畅气机;用药特点;赵绍琴;名老中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04) 02 - 0096 - 03
赵绍琴教授出生于世医之家,并且从师于京都名医瞿文楼、韩一斋、汪逢春等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京都名医传人。他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温病学专家。临床擅长治疗发热性疾病、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临证处方用药少, 药量轻,配伍严密,效果明显。在组方用药方面,选药精当、用药轻灵、透泄并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和升降合用。用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善用风药,疏调气机,给邪出路。方剂常用升降散。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赵教授的临床用药规律。
1 用药轻灵赵教授临床处方以轻灵擅长,用药简练,味少量轻。处方一般不过七八味药,少则三四味,很少超出十几味[1 ] 。用药多为价廉的常用药,看似平常,却恰到好处。可见药不在贵,用之宜当。取效的关键在药中病机。赵教授临床看病举重若轻,清淡处见神奇,简练里收效果。
2 善用风药赵教授临床最显著的用药特色是善用风药。所谓风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属于传统的解表药。如荆芥、防风、苏叶、苏梗、白芷、独活、蝉蜕、柴胡、升麻、葛根、牛蒡子、蔓荆子、藁本、羌活、薄荷、豆豉等。对这些药物的应用范围极广,远远超出了传统中药解表药的应用范围。除了解除表邪外,还有许多独特的作用。彭建中等[1 ]总结为疏解肺卫、透邪外出、疏调气机、解郁疏肝、升阳止泻、发散火郁、胜湿消肿、宣肺利水通淋、宣阳、透热转气、疏通经络、利咽喉、止瘙痒、行药力等。
3 疏解肺卫透热转气宣畅气机
不论温病,还是内伤诸病,只要有腠理闭郁,皆可用风药疏解肺卫,也就是疏泄腠理、调和卫分。温病主要包括温热病、湿温病、温毒等。温病的辨证纲领为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赵教授治疗温病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临床用药不管病邪在卫、气、营、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等哪个部位,均用风药。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都用风药透邪外出。对温病卫分证的治疗,用辛凉疏卫法[2 ] ,轻宣、疏卫、清解。以辛开其郁,以凉泄其热,用辛散药以疏散卫分之风邪,配清凉药以解温热之郁热。疏解多用前胡、薄荷、豆豉、炒牛蒡子等,轻清灵动,如吴鞠通所言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卫分证将向气分过度时用苦宣折热法[2 ] ,用栀子皮宣解疏卫、能泄邪热;淡豆豉解除表邪、宣郁化湿。气分证用辛寒清气法,用白虎汤透热达表。营分证用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 清营养阴之中酌情加入轻清透泄之风药,以宣畅气机,透泄营热出气分而解。温邪已入血分用凉血散瘀、透热转气法[2 ] ,赵教授强调指出叶天士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散血就是活血祛瘀、疏调气机。凉血的同时顾及透热转气,兼用风药宣解,透血分之邪外出,以利气机通畅。赵教授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从营血辨证治疗疑难病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肾病。为我们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思路和经验。对湿温病的治疗以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风药胜湿为主。赵教授提出[2 ] :“不论上焦湿温、中焦湿温还是下焦湿温,其治疗都应注意宣畅三焦气机,三焦通畅,则湿有去路,湿去则热不能独存。” “必须耐心轻宣疏透,分消走泄,以调气机、畅三焦为务”。湿热在上焦,化肺气、宣郁化湿,肺开湿宣、热随湿去;有芳香宣化、芳香疏解、轻扬宣解。宣肺多用风药前胡、杏仁、大豆卷、炒山栀、苏叶、白芷等。湿热在中上两焦,用芳香化浊、宣肃疏化、轻宣清化法;风药用前胡、杏仁、豆豉、山栀、薄荷、枇杷叶等宣阳化湿、宣肺肃降。湿在中焦,运脾气、调畅气机,用辛开苦降法;用风药化湿通阳,如杏仁、白芷、白豆蔻仁、苏叶、苏梗等;湿热在下焦,宣化通腹“, 虽是下焦之病但也需视三焦与肺的功能,不可单独攻泄、利尿。”风药用杏仁、枇杷叶开宣肺气,疏利三焦,透邪外出。治疗温毒注意透邪败毒、发散火郁,早期用药以宣透散风为主,多用薄荷、前胡、荆芥、防风、白芷、蝉蜕、连翘、豆豉、杏仁等。 火郁当发,治当宣郁清热。宣郁的方法,是遵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的“火郁发之”,使郁开,给热出路,使热有外达之路而散。王冰注释为:“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就是此意。张景岳解释得更清楚, 他指出:“发,发越也”,“故当因其势而解,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揭其被,皆谓之发”。升降散治疗瘟疫,就是采用“升之,散之,扬之”的方法。瘟疫是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若不用辛凉解散,则邪热不得外泄;无宣郁开闭之力,气机闭塞不通,内郁之热无外达之路,郁热益炽。瘟疫热毒至深,表里俱实,若纯用燥热,则伤阴助热,热势更盛。应当辛凉宣透、寒温并用。辛微温以开郁,苦寒以清热,郁开热透则病愈。升降散方中用僵蚕辛苦气薄,清热解郁:蝉蜕甘寒,开宣肺窍,凉散风热,透热解郁;姜黄苦辛而温,行气散郁;大黄苦寒清热泄火解毒。其中大黄、蝉蜕寒凉,姜黄温热,相互牵制,相得益彰。清·杨栗山认为[3 ]由于瘟疫火毒内盛,用药应该辛凉复以苦寒,故瘟疫初期治疗的重要环节是辛凉宣透。他说“河间双解散、三黄石膏汤俱用麻黄,仍是牵引叔和伏寒暴寒之说,盖瘟疫热郁自里达表,亦宜解散,但以辛凉为妙”。这四味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 辛凉透达,体现了中医在瘟疫治疗中重视辛凉宣透的思想。
4 小 结
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医术精湛,在当代中医界独树一帜。本文结合临床病证,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他的用药特点。赵教授在治疗发热性疾病、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时,灵活运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特别是营血辨证的方法治疗疑难病如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在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加风药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独活等。用风药和升降散都是为了宣畅气机、透邪外出。用风药透泄,给邪出路,宣展气机,疏调三焦是赵教授临床用药最显著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 彭建中,杨连柱.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M] .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
[2 ] 赵绍琴. 温病浅谈[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3 ] 杨栗山. 伤寒瘟疫条辨[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编辑:覃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