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难忘故乡情

本文作者:范天云


日月穿梭,往事如烟。时光在风霜雪雨中流转,岁月在春夏秋冬中消逝。黄土掩埋了惆怅的时绪,红尘暗淡了欢喜的星月。经年往事随风飘散,童年挚友渐行渐远……

我的故乡,多少人背井离乡,只为追逐梦想?多少情魂牵梦绕,只为刻骨铭心?多少事转瞬即逝,只为记忆犹新?多少恩难以忘怀,只为寻觅报答......

离开村庄回头望,难舍难分母子情。儿女总不愿走远,心中牵挂着渐渐老去的爹娘。一把把黄土,装满了行囊;一句句叮咛,满腹心里话;一行行热泪,流淌着牵挂......

一次次招手,送别的是儿女的前程与希望;一缕缕情思,牵挂的是父母的幸福与安康;一遍遍梦幻,寄托的是亲人的相见与团圆;一声声呼唤,期盼的是游子归家的阖家欢乐!

满篇怀旧语,写不尽故乡情。漂泊的游子,犹如放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浓浓的故乡情,就是那永远扯不断的风筝线。无论你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永远难忘故乡情!

岁月易老情难了,心系老屋与爹娘。

满头青丝染成霜,俊俏红颜变沧桑。

风霜雪雨度时光,多愁善感添悲伤。

梦里几次回故乡,午夜梦醒泪两行。

记得童年五十年代困难时期,农村没有电,家里的煤油灯还得省着用。傍晚时分,屋里只有微弱的亮光,吃饭也舍不得点煤油灯。直到屋里完全黑下来,看不见东西的时候,才点燃昏黄的煤油灯。儿时的记忆里,那豆大的灯火,发出微黄的亮光,依稀看着母亲慈祥的笑脸,那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画面!那时候我就在昏黄不太亮的灯下,写着简单的拼音字母做作业。看小人书是乡村穷孩子难以实现的奢望,似懂非懂的厚重大部头小说,在穷家寒舍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学习,这就是我人生求知的漫长征程!

那时候庄稼汉全靠土里刨食,春种秋收,辛勤耕作。父母扒田拾地,养家糊口。养几只绵羊,羊毛卖了换些钱,就是全家的日常开销。就连家里的母鸡下个蛋,也舍不得给弟妹们吃。鸡蛋积攒多了,卖到供销社,换来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时候的我们不大懂事,数着天上的星星,听奶奶讲说嫦娥奔月的故事。月宫的嫦娥是那么漂亮俊美,遥远的天际是那么深不可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神话传说,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儿时的我们,非常羡慕孙悟空穿天入地的本领,浩瀚天庭四海龙宫孙悟空都能来去自由。凭着一根如意金箍棒,横扫寰宇打遍天下无敌手。孙悟空是我们崇拜的英雄!

苦难与贫穷伴随着我们长大,诚恳与实干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小时候读书,一颗鸡蛋,能换一张大白纸,裁开三十二开,用线缝制成小本子,正面写作业,背面演算题,那才是物尽其用。现如今,不少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弟,一摞一摞的新作业本随处乱扔,家长督促拧驾,教师苦口婆心,而他们学习就是不用功。虽说是今非昔比,但读书不用功,何时能成才?我们要教诲如今的孙子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做建设中华强国的栋梁!

终生难忘的老土屋,童年欢乐的银官滩,记载了我们多少趣闻乐事?爬杨树的倔强,掏鸟窝的开心,滚铁环的浪漫,玩青蛙的惬意,挖黄鼠的痛快......多么开心的往事,无比快活的童年。虽不能比南阳诸葛庐的深沉肃穆,也不能比西蜀子云亭的高大坚挺,更不能比鲁迅笔下“百草园”的繁花似锦,但老屋是我的家,我的根就在农村的老屋中……

这些年为了梦想,我在城市里闯荡。曾聆听过动听的天籁之音,曾迷醉过绚丽的霓虹闪烁,曾仰望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终于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建起了温馨的小家。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幼年时奶奶的八棱锤、微黄的煤油灯、简陋的老土屋、老井的辘轳把……

又是一年菜籽黄,难忘故土葵花香。“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残月可否伴我回家乡?玉鸟鸣翠柳,画眉歌喉亮,夏雨可否送我到故乡?

桃红柳绿,燕子啄巢,我回到了故乡。童年的玩伴各奔东西,留在村中的所剩无几。有的跟随儿女照看孙子外孙,有的相随儿女远走他乡。光屁股长大的小伙伴,竟然变成老态龙钟的古稀汉;昔日妩媚俊俏的小姑娘,竟然变成满头银发的老太婆。我走进兰锁老叔家,他虽七十跨零,仍旧精神抖擞,老当益壮,当着百八十口人的村长。老叔絮絮叨叨地和我说:“现在,咱庄户人的光景过得真不赖。家家都有冰柜冰箱,一年四季都有肉。鸡蛋一颗也不卖,除了自己吃,留给孙子和外孙。白面莜面荞豆面,想吃啥面多随便。国家每年补贴庄户人万儿八千,种地不纳粮,打下的粮食吃不完。”

我坐在兄弟占奎的炕上,弟媳妇忙着给我推窝窝。只见她手起窝成,一笼莜面窝窝整齐地摆放在笼屉里。她一边蒸莜面,一边和我唠家常。现如今的庄户人,不用熬油打马耕种地,春播也用不了半个月。山药菜籽夏锄也就十来天,秋天收割更痛快,收割机一响,三十亩小麦一天就能收割完。

能吃苦肯实干的银魁说:“这会儿的庄稼汉,可比过去的受苦人强。春天不用顶黄沙,夏天何必锄草忙?秋收不用拿镰刀,蛇皮口袋紧地装。一年四季风游洒落,调开时间打零工,弯腰撅腚再把奈钞票拿。你说宅庄户人活得多潇洒!”

夜半时分,我睡在老叔根柱的热炕上,回忆苦难的童年,思谋过往的岁月。农村真的是有吃有穿啥也不缺,脱贫致富的乡亲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欢天喜地奔小康。

坍塌的老屋,斑驳的门窗,再也不是孩子们红打黑闹的天堂。破旧的老屋,低矮的土炕,再也不能玩捉迷藏和走石子的游戏了。再也听不到奶奶讲古老的神话故事,再也不可能回到懵懂傻愣的从前了。乡情浓,回故乡,梦里泪千行!

(0)

相关推荐

  • 【七律】儿时故乡的老屋

    文/车云侠 灰砖黑瓦土坯墙, 火炕油灯暖宅堂. 日起曦微鸡报晓, 星临月照燕栖梁. 艾烟春夏驱蚊鼠, 窗纸秋冬挡雪霜. 雨打风吹多少载, 祖孙三代度炎凉. 2021年3月31日 注: 1.发表于202 ...

  • 乡愁 【同题诗】

    乡愁 【同题诗】

  • 歌词||我故乡的老屋

       我故乡的老屋       栾志超||山东 我的故乡有几间老屋, 到如今也记得很清楚. 一坨一坨黄泥垒大墙 一把一把麦秸房顶铺. 屋里呱呱坠地我降生, 屋里我蹒蹒跚跚学走路. 方方窗棂格, 薄薄白 ...

  • 散文||最美风景是故

    最美风景是故乡 --又见那棵红枣树 幽兰悠兮||黑龙江 金风送爽,黄叶飘落,不知不觉又中秋了.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这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心愿. 今年,国庆与中秋正好撞了一个满怀,我也趁机与故乡来一场约 ...

  • 散文||老屋前的香樟树

    老屋前的香樟树 癸巳年大雪节气刚过,我又一次回到故乡. 我的故乡在桐城市双港镇.双港历史悠久,北宋时为全县古镇之一,南北均可泊船,故名双港,清代列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过去,双港区和双铺公社二级政府都在 ...

  • 【故乡(组诗)】/ 张渊

    【故乡(组诗)】/ 张渊

  • 钟若萍║故乡的老屋(诗歌)

    <故乡的老屋> 离开故乡几十年 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屋 早已倒塌荒无人烟 只有清明去后山拜祭父母时 才经过你的面前 小时候的情景 像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你是依山而建的砖瓦房 上五下五座在中央 ...

  • 心理学家:女性“性心理”发展规律 |“第一次”终生难忘

    人生中有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独自面对世界,第一次交出自己的身体.或许对于大部分男性而言,第一次交出自己的身体并不值得被记住. 对于女性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在谈及到女 ...

  • 回眸5.12,令我终生难忘的:那事、那人、那情,那感动

    不是经历磨难,你无法看到一个民族意志的坚韧: 不是遭遇浩劫,你无法体会一个国家的无比强大.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难发生之后,我作为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名队员,亲眼目睹了灾害带给人们的苦 ...

  • 一开口就让人终生难忘的经典《寂静之声》世界级天籁和声,太忧伤

    一开口就让人终生难忘的经典《寂静之声》世界级天籁和声,太忧伤

  • 融创西双版纳度假区:打卡西双版纳,这里的泼水节让你终生难忘!

    傣历新年,辞旧迎新.傣历1383年4月13日至17日,我们在融创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体验了泼水节的乐趣,玩味节日,品味生活的美好. 傣族赶摆街 遇见生活 全国游客汇聚于此,感受东南亚特色赶摆街. 30多 ...

  • 80后、90后终生难忘,00后还在用的15个作文必杀句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从80后传到90后,再传到00后,还会大概率地传给10后的,一定是那些写进作文的必杀句. 为大家整了几句这样的必杀句,写进过作文的80后.90后和00后们,欢迎在评论区打个招呼,没 ...

  • 【军旅琐忆】韩枭‖终生难忘的一次谈心

    终生难忘的一次谈心 韩 枭 我在<军旅原创文学>,看到马文保<我入党的那一天>,令我欣喜,令我感动. 我的欣喜,是因为以见字如面的形式得遇我的老班长.我的好兄长. 我的感动,是 ...

  • 粉墨筝琶忆红毹:“发烧后偷吃四片阿司匹林去看戏的事儿终生难忘”

    数十年嗜戏如命,记不得看过多少演出,能想得起来的,总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留下深刻印象的. 小时候以京剧看得最多,而京剧中又以生行戏最为熟悉.余生也晚,能赶上的老生演员主要有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李少春 ...

  • 观鸟园,终生难忘的景色

      观鸟园,终生难忘的景色文/胡云琦 金秋里的大兴安岭.百草瑟瑟,我家老屋后院已经和我家老屋一样变老了的沉甸甸的向日葵花盘.好像早已忘记了它艳黄艳黄的舌状花早已脱落:还好吧,它好像越来越顾不了许多,只 ...

  • 谭元寿: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演出

        我出生在梨园世家,从我的太曾祖父谭志道算起,到我的孙子谭正岩,一共是七代人,都是从事京剧这一行.我五岁就开始登台,一辈子舞台生涯长达八十多年,回顾起来,难忘的演出那可是太多了. 难忘五岁时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