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必须分析腾讯了 本文语音版:网页链接 前几年,我看过邱国鹭先生的书《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着实令我...

前几年,我看过邱国鹭先生的书《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国内极少数让我觉得,可以做到化繁为简的投资人之一。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具体的内容我记得的已经不多,但书中传递出的那种“通透”的感觉,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时常感叹,作者是有水平的。

所以,后来看到他和团队的这本新书《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虽然手机上已经有了电子书,还是决定买回来纸书,细细看一看。

看了以后,我发现,这本书跟上一本截然不同。

如果说,上一本书是邱国鹭的“独门秘籍”的话,这本书,则是六大高手的“华山论剑”。

邱国鹭先生2015年从南方基金辞职,创立私募基金平台高毅资产,先后招募进另外5位高手,这5位背景各异,但共同的特点是过往业绩优秀。

很明显,靠一本书,是很难将六大高手的方方面面讲到的,毕竟他们的体系,各有特点,而且不乏略显冲突之处。

所以,如果读者投资阅历不多、独立思考不够,这本书会有让读者“不知所云”的风险,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这是本好书的事实,事实上,如果你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投资体系,以及自己对于投资的思考,与高手思想过招,绝对是可以让你“功力大增”的幸运。

另外,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对于冯柳这位“民间股神”的了解。

以前在其他地方,点状地看过一些他的体系,但时常感到困惑。

这次,借这本书中他的几篇系统文章,我开始逐步理解冯柳的看法,并讲讲我的理解,有些是一致的,有些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识别、学习和反思自我的过程。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阅读的,能有多大收获,和自己的投资体系成熟度有关,读者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必强求。

以下是我对《投资中不简单的事》这本书,阅读感受的第二篇。

只有在更少的、更重要的变量分析上持续做到最好,才是提高投资确定性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这是执行上的降维,更是逻辑上的升维。

关于这段摘录,我有两个点分享。

一个是具体的,对银行业的思考,我在分析银行的过程中,一直强调:

银行的业务是瞬息万变的,而且金融不同于实体经济,很多事情掺杂了大量人为判断,反映到数字上,很容易给人一种“虚假的精准”错觉。

所以,在分析银行这样的“动态”公司时,需要跳出具体的数据,去思考:

这到底是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

这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类型的银行,才是真正值得投资者放心持有的银行?

具体的内容,读者们可以在公众号后台输入“招商银行”,看我过往的文章。

第二个点是关于所有公司的。

有时候读者们会问我一些关于某公司的具体问题,能解答的时候,我会尽量解答,但往往我真正想告诉读者的是两个答案:

答案一,这是管理层应该操心的事情,这种细节问题,我们不可能比管理层思考得更好。

答案二,我假设您问这个问题,是想指导自己的投资,那就已经走错了方向。

我想说的是: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想得比管理层更“高”、更“远”,这倒不是说,我们比管理层能力强,而是他们往往要操心具体的经营事务。

根据我工作上接触企业高管的经验,高管能看到3年后,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大多数高管,只能顾得上最近几个月的事情。

那么,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这家企业,有没有反映到数据上的、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这一点,过往的ROE就能告诉我们答案。

第二个,这家企业过去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哪里?未来能否持续?

这一点,分析往往会偏虚,比如优秀的管理层,大家都“喜欢”的产品,良好的企业文化,心智资源占领的品牌,等等。

因为她偏虚,所以有些人会半信半疑,“这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吧?”

我的看法是,一方面,我们不能凭空捏造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除非有真实的数据证明,并且有令人信服的逻辑。

另一方面,哪怕这些竞争优势听起来不够“实”,只要你一听就觉得有道理,并且没有充足的反证存在,就足够了。

回到这段摘录上,我认为“逻辑上的升维”非常重要,他可以让投资者,获得某种特殊的视角,并获得高于市场信息的优势。

毕竟,所有能量化的数据,都会被市场看到和吸收,说不定,正是由于竞争优势大多很“虚”,所以市场才难以正确反映呢。

基本面投资,使得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可以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持续积累,让时间成为投资者的朋友。

这个持续积累对个体来说,是一个持续学习的报酬递增机制,威力会非常大。因为不同产业背后的经济逻辑、财务逻辑、商业模式逻辑,本质上是有规律的、可学习的、可触类旁通的。

这一点是我深有感触的。

我从2013年开始投资,在前面那几年,我是非常勤奋的,那时候给自己定下死任务,每天要做多少公司研究。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不怎么分析新的公司了,因为,感觉按照标准筛选出来的公司,很多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原因(借口)也很多:

万华化学这样的周期股,有什么好看的,大概率过几年就会不行的;

空调不都一模一样吗?格力有什么好研究的;

海康威视这么赚钱?做摄像头的?还是个“科技公司”?算了,巴菲特从来不买科技股。

伊利的自由现金流也太差了吧,投资就是买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不看了。

巴拉巴拉,诸如此类。

回头去看,我自己都觉得那时候很傻,这些公司,如果我像如今一样认真分析,说不定还会有几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要提醒的是,找到很多投资机会,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赚多少钱,远比找到多少家可投资的公司重要。

我之所以遗憾自己没有持续、密集地分析公司,是因为:

我越来越意识到,分析公司,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个人能力提升。

从去年开始,我重新开始,系统地分析公司,从过往筛选的名单(筛选标准在公众号后台,输入选股标准)里,一家一家地掰开揉碎了看。

于是,投资再次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如今,我对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投资价值,有了更多的理解,我自己能感觉到,现在的思考洞察力,已经上升了很多。

这不仅让我对自己的持股有了更多理解,一个附带的甜点是,我的自我感觉更棒了,因为我感受到了商业洞察力在我身上的积累。

所以,未来我会继续做好公司分析,等待下一个厚积薄发的机会。

要承认的是,读者们的陪伴和鞭策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是逼着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去分析公司和写文章的,在这条通过独立分析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我很感谢你们,也希望能让更多的读者一起前行。

更多的研究是为了更少的决策……真正的投资者应该更像是一个狙击手,狙击手应该珍惜每一次扣扳机的机会,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读者们可能也发现了,我分析一家公司,洋洋洒洒好几篇文章,还时不时得出“不能买入”的结论,那干嘛还要分析呢?

首先,在我开始分析的时候,我尽量让自己放空心态,不带偏见地去深入了解一家公司,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第二,我选择分析的公司,大多数是我用相当严格的标准,从A股4000多家公司中筛选出来的,大概不超过千分之5,这些公司,已经是相当优秀的候选人了。

第三点最重要:哪怕最后的结论是不能买入,这个分析的过程,我自己和读者的分析能力,已经在无形中提高了。

未来,在某个好公司出现的时候,我们看明白这家好公司的概率,就会更高,看得更透彻的概率,也会更大。

就像摘录所说,更多的研究,是为了更少的决策,投资者是狙击手,而不是机枪手,我们要确保成功率,而不是一直很热闹,今天发现一个可以买的公司,明天再发现一个。

我们要的,是靠谱地赚钱。

每一天的时间也只有24小时,游戏、影视、阅读相互抢占时间,外出运动就意味着不能宅在家里打游戏。

摘录这一段,作者是在论证“内容和用户运营做得好的公司,才是好的互联网公司”,但我想讲的,不是这个主题。

我之所以把这一段摘出来,是因为我最近越来越体会到腾讯的强大。

这种强大,倒不体现在“内容和用户运营做得好”,当然,腾讯做得也不差。

但是,在创新成本最低、机会最多的互联网行业,腾讯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能做得好,就像KK告诉马化腾的话:未来能击倒腾讯的公司,现在一定不在你的视野范围内。

腾讯的强大,在于他无比稳固地坐在了“社交”这条赛道上,这就意味着,腾讯有无比强大的流量的力量。

就像我以前告诉朋友的那样,“不管你多喜欢休息的时候刷抖音,最后你还是要打开微信,跟别人聊聊生活、回复老板的消息”。

有了社交这条赛道,腾讯向外的延展就会充满可能性,最接近的就是娱乐,以及内容创作,这也是读者们能看到我文章的原因。

比起其他平台,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公众号上创作?

因为这是一个私密的领域,也是一个价值很高的领域。

我运营公众号一年多以来,由于也在其他平台开有账号,明显感到,腾讯流量的价值,远高于其他平台,因为这是无比真实的用户,每一个阅读,背后都是一个认真的读者。

在这种背景下,我初步的看法是:

除非有公司能够撼动腾讯的社交霸主地位,否则面对任何侧面的攻击,腾讯最后都会有很大机会扳回来。

鉴于腾讯过往的数据,确实符合我的选股标准,看来不分析是不行了,后面我会找时间,分析腾讯,并分享我对这家公司的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