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考上人大附中的“...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考上人大附中的“中等生”现身说法,我个人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广大“普娃”的家长们,明确方向。
这里的“中等生”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他初中就读的是海淀区排名前十的初中,初二期末考试名次在年级三分之一
这样的成绩,对比普通初中的普通孩子来说绝对不差,但是离考上人大附中,显然还是有段距离的,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微头条篇幅有限,就挑重点说一下吧
首先,中考是全面的考核,所以不能偏科,任何一科漏水了,就要尽量补上
举个例子,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满分一百分的情况下,孩子英语平时成绩稳定在95左右,语文90左右,数学80左右,怎么办?
有的家长会选择在孩子擅长的优势科目上死磕,而且现实生活中这类家长貌似还不在少数
但是从应试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个不那么明智的决定,毕竟你再死磕,也不过就多那么5分,如果用相同的时间补上短板呢?
数学明明还有20分的提分空间呢!20分不比5分香吗?更何况中、高考的分值决定了,小学时候差的这20分,将来可能会变成30分、40分、甚至更多……
也许有人会说,短板之所以是短板,就是因为不擅长啊,花了时间也不见什么起色
那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了,怎么学更有效?
如果孩子数理化成绩怎么也上不去,就比如写这篇文章的那个孩子,有段时间他的不断刷题,但成绩始终稳定在105-108之间,怎么也上不去了
千万不要觉得这是智商差异,初中的数学题还只是基础,远没难到需要拼智力的地步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答案是——许多孩子只是机械性的刷题,实际根本懒得用脑子思考
你想说做题不是在思考吗?然而还远远不够
具体怎么做,这边引用一下作者的原文:
“一旦拿到一个你认为有意义的题,我们首先要想,这是要考核哪些知识点?把一个整体分为若干小块,如果你看到题分不出来,那就解答以后再分出来,标上:第一、第二、第三……把考核的点罗列出来,一定做好记录”
“我把我将近半年的积累难题,全部整理出来,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
整个初中的数学难题,考核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我整理出了10条,也就是说十个模版,十个思路,当遇到此类题就马上想到这个思路。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遇到一个题,你会A、B、C地去对应你的思路,完全是应激反应了。我会想,这个是考的是知识点X,出题形式是Y,我可以用A方法去解答,或者来个A c套餐。
如此而已,很简单,后来我就越来越起劲了,自己开始想,如果我用几个知识点去考核别人我会出什么题,自己开始模拟编题,甚至自己还出了套模拟题。”
看到了吗?什么才是真正的动脑?
理科方面提分思路,基本按照上边讲的就ok
下面讲文科
1、英语
词汇不过关态度有问题、语法未掌握是没总结,整体快速提升靠“中译英”
词汇,没什么好说的,如果连词汇都不过关,英语成绩不可能好
语法,具体参考数学的总结方法,其实我觉得这段文字的精华全在那里了,不仅理科,好多地方都能用
最后是他独门的提分方法,把中文作文用英文重新写一遍——一个五百字的中考语文作文用英文写,你可想而知将锻炼你多少知识点。
当然这个方法,是他自己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具体拿到自家娃身上好不好用,我只能说还得因材施教,最好是让娃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毕竟真到了初中阶段,也该由娃自己学会慢慢总结学习方法了
最后讲语文,其实文中提到的一些点,我之前陆陆续续差不多都提到过,这里就顺便给大家再捋一遍吧
1、语文靠积累,文学常识、古诗词这些都是能死记硬背的东西,尽量争取不丢分
2、阅读题是大头,提取概括信息能力很重要
考核点绝对是有章可循的,记住,训练你的能力点,如果不知道能力点是什么,去看中考说明。
3、作文:立意(选材)是创意,结构是框架,语言是砖瓦。
选什么样的材料很重要,这直接反映你作文的深度,千万不能千篇一律,你把自己代入一下阅卷老师就知道,天天看雷同的文章,都快看吐了,怎么可能给你高分
建议是多看新闻报纸,掌握最新素材,学会活学活用
文字方面,中考作文仍然需要多用细节描写,高考议论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以后再说
结构一定要学会详略得当
这些关键点,我前几天一时兴起,写过一篇怎么写砸一篇作文,里边其实都提到过
以上种种,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重视基础,如果校内成绩没有达到卓越,那就安下心来踏踏实实把基础先抓牢,而不是浪费时间精力去上什么提高班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孩子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态度端正了,再有个好方法提纲挈领,自然能水到渠成,态度不端正,靠家长赶鸭子上架,则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