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金镜录: 一场复仇案件,满朝争议,并被后世载入史册(上)

唐玄宗开元年间,发生了一起为父复仇案件,起因是当初嶲州都督张审素被部下冤枉意图谋反时,前往审查此案的监察御史杨汪在审理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案件调查清楚,上奏朝廷要求要求按谋反罪论处张审素一家。

依照大唐律法,谋反罪除了本人要处斩外,年满十六岁的儿子也要处绞刑。所幸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煌、张琇此时尚未达到这个年龄,因此就被判了流放。后来张煌张琇俩兄弟伺机逃离流放地,准备为父复仇。

到开元二十三年三月的时候,两兄弟成功手刃杨汪,同时并不隐匿自身行迹,将父亲冤情和复仇经过写于表章后,系在了凶器斧头上。之后打算继续击杀当初与杨汪一起构陷他父亲的另一位大臣,然后再向官府投案自首。但是在行动过程中,路经今天山东曹县附近时,就被官府抓住并上报了朝廷。

对于这么一起复仇案件,如何处理,朝廷重臣间发生了分歧。

如果是发生在当下?会是如何处理呢?会不会对于当下的一些为父为母复仇案件提供一下启发呢?

莎翁悲剧《王子复仇记》剧照,复仇是个世界性文化母题

很多大臣认为,当初张煌、张琇兄弟俩的父亲张审素的死亡事件本身就是一件冤案,兄弟俩替父亲复仇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孝烈行为,因此不能处以重刑。这其中尤以张九龄等重臣意见为代表认为应该加以宽恕,“宜贷死”

另外一些大臣则认为杀人就是犯法,不能因为是复仇就加以宽恕,持这种意见的以裴耀卿和李林甫为代表,他俩坚持认为放纵这种行为会破坏国家的法律。

如何处理这种棘手的案件,摆在了玄宗案头,也摆在了玄宗之前的君主和玄宗之后的任何时代的司法官员面前,类似这种因为亲人冤枉离世而采取复仇行为的案件,过去会发生,当下会发生,将来也一定还会出现。

经过慎重考虑后,唐玄宗采取了后者意见,并安抚张九龄一派官员说:孝子不顾死。为父报仇,是可以理解的,但杀人后赦免这条道路不能开启。(“孝子之情,义不顾死,然杀人而赦之,此吐不可启也”)于是下了敕令:“国家设法,期于止杀,各申为子之志,谁非殉孝之人!辗转相仇,何有极限!咎繇做士,法在必行。曾参杀人,亦不可恕。”这就是说国家制定法律,期望能够禁止相互的仇杀。如果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履行孝子之志,那遇到类似这种事都不愿让人说自己不孝,于是就会辗转相继,相互仇杀就会没完没了。皋陶作为公正的法官,其判案是法在必行;孝子如同曾参,若杀人也罪在不恕。于是就命令将张煌两兄弟杖杀了。

老百姓听说这事后,很同情张煌俩兄弟,为他俩做了诔文,安葬之时怕杨汪的家人破坏墓葬,就修了很多疑冢。

可见民间舆论也多同情张氏兄弟,不服死刑判决。

那么问题来了,玄宗皇帝的最终判决有问题吗?

或者遇到类似这样为家人复仇的案件,面对情与理的抉择,究竟该如何判决?

(0)

相关推荐

  • 男子求爱失败后伙同2名同伴“复仇”,15岁女孩身中18刀香消玉殒

    最近几年,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类的新闻,某男子求爱失败或分手,就伤害或杀死女主.这样的事件让人们心寒不已,这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因爱杀人呢?难道伤人或杀人就可以挽回一切?前几天,我们缅甸也发生了这样一起可 ...

  • 诸葛亮的天才侄子,却害得自己全家被诛,神童真未必能成大才

    诸葛家族,是三国中势力最远(不是最大)的家族,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有大官. 但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虽然都很有出息,儿子辈却只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比较聪明.然而,即便号称少年天才,诸葛恪也并没 ...

  • 民间故事:富家弟子喝酒时,与哥哥争论了几句,竟离家出走了

    有个富家子弟叫汪革,只因为喝酒的时候跟哥哥争论了几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发誓说:"不赚千金,誓不回家." 汪革自小习武,现在身无分文,只能卖艺为生.这天,汪革来到城外的一座荒山,发 ...

  • 南怀瑾先生:亲情之间,闹一点小意见,不可以让它扩张

    ◆ ◆ ◆  ◆ ◆  在家庭兄弟夫妇之间,随时会吵架,闹一点小意见,彼此之间要原谅,如不能原谅,今天结婚,明天就会离婚了.一个团体中,朋友相处,如果从小地方去挑毛病,一天也处不下去-- 但父母.兄弟 ...

  • 盛唐金镜录:5一场废太子风波,昭示了危机即将到来

    李林甫为巩固在朝中地位,树立自己的绝对影响力.就充分发挥自己长袖善舞的本事,对内奉承玄宗皇帝宠信的武惠妃,对外则多拉拢宵小阿附之徒,打击朝中敢说真话.能办实事的大臣,为能牢牢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无所不 ...

  • 盛唐金镜录:为父复仇案,满朝争议,并被后世载入史册(下)

    张煌张琇两兄弟为父复仇,杀死冤枉他俩父亲的仇人杨汪,在准备向另一个构陷他父亲的仇人复仇路上,被抓后并最终被处以死刑.张煌兄弟的复仇事件在朝堂上引起了大臣的争议,一派认为应维护法律地位,处死张氏兄弟,一 ...

  • 盛唐金镜录:1.发生在开元廿二年的两件大事

    具体到每一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节点,如同浪花中的一个水滴,本不足为奇,当时或许未曾注意,过后反观总有那么几件事是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以开元二十二年为例,这一年大唐王朝内政外交中发生了很 ...

  • 盛唐金镜录:2错赦安禄山

    张守珪在边塞上不断立功,捷报频频这让唐玄宗李隆基龙颜大悦,于是就有了想提拔他做宰相的想法.在唐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由边塞立功而入相的不在少数,我们常常京剧舞台上看到出将入相这四个字,这在大唐帝国是很常 ...

  • 盛唐金镜录:3.窃国大盗登上历史舞台

    前面多次讲到安禄山,作为结束盛唐的叛乱者,安禄山在唐史乃至整个中国史上的地位,是任何研究唐史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安禄山本来是营州胡人,唐时营州在现今辽宁朝阳一带,管辖地区包括辽西地区,营州是唐王朝控制整 ...

  • 盛唐金镜录:4.风度得如九龄否?

    古来明相齐名并称的很多,如史家多将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房杜,世有房谋杜断的美誉,玄宗皇帝在位期间,名相也有很多,如"姚宋"这是史家对姚崇.宋璟二人的美誉.玄宗在位期间的这 ...

  • 盛唐金镜录:烽火碎叶城

    唐代时,在我国西部有一部落叫突骑施,原本是西突厥别部.作为大唐的属国,突骑施作为唐朝的边陲屏障,发挥了一定护卫作用.作为西域重镇,突骑施在文化经济各方面受到大唐的熏陶和影响,这一点从考古出土的实物上可 ...

  • 盛唐金镜录:他的逝去,让玄宗皇帝哀婉不已

    古来明相齐名并称的很多,如史家多将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房杜,世有房谋杜断的美誉,玄宗皇帝在位期间,名相也有很多,如"姚宋"这是史家对姚崇.宋璟二人的美誉.玄宗在位期间的这 ...

  • 盛唐金镜录:唐玄宗时期发生的这件事,让司马光指出了缺陷

    这是发生在开元十四年(西元726年)的事情. 这一年黑水靺鞨派了使者前来朝见,唐玄宗很高心,于是就因地命名,给他们的小部落命名为黑水州,并且有了官职待遇.渤海靺鞨听闻这件事后,首领叫武艺(没错,书上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