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要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巴巴耶夫院士专谈土地荒漠化治理

2007年7月7日上午,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中国科协资询中心、中国沙产业基金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联合举办“巴巴耶夫院士与媒体记者见面会”,就如何治理土地荒漠化问题相互对话。

巴巴耶夫·阿加德让·盖里季耶维奇今年已78岁高龄,他是土库曼斯坦科学院院士,现任土库曼斯坦科学院院长、沙漠研究所顾问,曾任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沙漠研究所所长、地理协会主席。巴巴耶夫长期从事荒漠化研究工作,撰写了200多篇论文,发表《卡拉库姆沙漠》(1963)、《苏联荒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77)等著作50多本。

应邀参加完第六届甘肃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暨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会后,巴巴耶夫院士专程回到北京出席今天的座谈会。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我国沙漠问题研究专家刘恕研究员主持座谈会,巴巴耶夫院士的老朋友田裕钊教授担任俄文翻译。

“我一辈子没有从事过政治研究,但我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和政策制订有机结合起来。”

上面这句话是巴巴耶夫院士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开场白。

作为世界著名的沙漠和沙漠化研究学家、中亚地区对抗土地荒漠化协调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环境署对抗荒漠化研究和干部培训地区中心领导人,巴巴耶夫院士就土地荒漠化问题考察过许多国家。在他看来,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应深入研究荒漠化的有关科学问题,提出解决荒漠化地区脱贫问题的可行性建议;还应注重对当地民众的科普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真正懂得保护环境、善待自然是一件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同时还要积极影响政府官员,使他们做出的决策与荒漠化地区民众的利益达成一致。

但是,真正要做到这样,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巴巴耶夫院士指出,他曾亲自参加过许多大的环境工程;但是他发现,在制订这些大的工程项目实施计划时,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的认识往往不一致:几乎所有的人在讨论问题时都说保护环境非常重要,但在付诸实际行动时却并没有真正去保护环境,善待自然。他比喻道,这种现象类似于一位英国学者说过的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想上天堂,但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想死。”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的科学家曾聚集非洲,讨论通过了一个关于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行动纲领。1994年,作为联合国荒漠化问题巡视员,巴巴耶夫院士专程赴世界各地检查《行动纲领》执行情况。结果表明,实际行动和实施效果并不乐观。这里就有一个政府官员的推动和当地民众的认识问题。

谈到民众的阻力,巴巴耶夫认为,人们接受新事物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任何新事物都存在风险。他举例说,他的家乡土库曼斯坦的某个地方,那里的老百姓长年种粮食,但收成很低,日子过得很穷。当地政府根据科学家建议,想在这个地方推广种植棉花,但老百姓死活不愿意。后来经过政府引导,老百姓发现种植棉花的收入比种植粮食要高,观念就转变过来了。因此,他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主动接受科学技术。只有接受了科学技术,农民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回北京前,巴巴耶夫院士曾赴甘肃武威市考察,目睹和感受了该地区人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阳光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武威是我国西北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多年来,当地政府统筹水、沙、人三大要素,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阳光产业,在张义山区推广日光温室、发展人参果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帮助荒漠化地区民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巴巴耶夫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思路,是武威人民向未来美好生活迈出的第一步。他在座谈会上多次表示:“武威在节约用水、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我要把他们成功的经验向全世界宣传,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受益。”

“人类不可能改变某种自然想象,要抛弃‘和自然界做斗争’这类口号,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巴巴耶夫院士认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人们一直存在许多误区。他指出,在前苏联和中国,我们过去常说,人类要征服荒漠,与大自然作斗争。其实,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彼此应该和谐相处,我们为什么要去征服它?为什么要去和它斗争呢?实际上,自然界也不会顺从人类,它对人类任何不理智的干预行为都会予以反馈报复的,尼罗河两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地区都曾出现过由于人类的干预导致土地荒漠化而反过来报复人类的情况。巴巴耶夫特别强调,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界干预的能力越强,就越要警惕这种干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后果。他举例说,一百多年前,人类对荒漠的干预还仅限于荒漠的边缘地带:但自从有了汽车、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和其他现代化的开采设备后,人类就可以深入荒漠的腹地进行干预,开展大规模的探矿和开采。

对记者提出的人类对征服日益严重的沙尘暴应该如何作为问题,巴巴耶夫院士认为,沙尘暴是地球旋转所形成的南、北半球对称的两股气旋相遇时挟带地面上的沙土上升而产生的。它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干旱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植被稀薄、沙土裸露。既然是一种自然现象,沙尘暴就不可能被人类消灭掉,人类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去和它斗争,更谈不上征服沙尘暴。这就像对付地震,人类是没有办法制止地震不发生的——因为地震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能通过加固房屋建筑等措施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同样道理,许多国家搞的植树造林等工程,只能减轻沙尘暴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不能消灭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因此,巴巴耶夫强调:“我们在开展科普宣传时,一定要让公众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类不可能改变某种自然想象,要抛弃‘和自然界做斗争’这类口号,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巴巴耶夫院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来我国考察、交流,但到甘肃民勤县实地考察,对他来说却是第一次。巴巴耶夫特别指出:“类似于民勤这样的地方,我去过很多。这些地方往往处于河流的末梢,由于水源缺乏,植被稀少,因而很容易荒漠化,老百姓由此非常贫穷。这种地区的贫穷是带有规律性的,全球很多地方都如此,包括我的家乡土库曼斯坦。我的家乡有句谚语:‘上游富,下游穷’,说的就是这种地区规律性的现象。在这样的地区,你就必须强调节水,就需要节制上游的用水,科学、合理地调配整条河流的用水。此外,这些地区还需要因地制宜寻找脱贫的出路,比如充分收集雨水,科学利用好当地的苦水和咸水,想办法利用当地充足的太阳能,推广大棚种植技术等。”

巴巴耶夫指出,节约用水不应该只是那些干旱地区的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口号。他说,过去,随着全球范围内灌溉农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土地开发出来后,就需要大量的水去灌溉;人们一度错误地认为,给土地更多的水,土地就会产生更大的效益,致使农业灌溉用去了大量的水资源;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以及土地的不断沙化。

  巴巴耶夫认为,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任何不明智的做法都会让人们的生活复杂化,那些不明智的选择短期内或许会给民民带来一定的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要用更多的心思去关心生态和环境,要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回报人类更多的恩惠。

“解决荒漠化问题,并不就是把这块地方封起来,不让人们介入;人类只要合理地、科学地、适度地利用荒漠,荒漠也是个好东西。”

在巴巴耶夫院士看来,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荒漠化治理问题也不例外。以沙漠为例,巴巴耶夫认为,保存沙漠并不意味着要把沙漠变成自然保护区,人类有科学地、合理地、适度地干预沙漠生态群系有时甚至是有益的,否则沙漠就会退化。例如,在前苏联列别捷克沙漠自然保护区地域,许多地方就形成了“黑色的硬壳”——由黑色苔藓和地衣形成的板结层。这些硬壳因为会妨碍水分和空气到达植物的根部,因而将慢慢危害乔木和灌木的生长;而如果进行适度的放牧,牲畜的蹄子就会把这些地方的硬壳踏碎,不会让它把土层封住,从而有利植物的生长。

巴巴耶夫院士指出,在沙漠地区,沙子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他说,沙子里面通常含有40多种矿物质,可以用作很多建筑材料;比如说,沙子融化后可制作成一种特殊的纤维,可用作为建筑材料替代钢筋和木料。他还特别强调,在荒漠化地区,要重视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据悉,20多年前,士库曼斯坦科学院就专门研制出了若干种太阳能综合装置,为散布在沙漠牧场上的牧民提供必需的生活、生产服务:淡化咸水供羊群饮用并灌溉土地,为牧民住所供热,帮助绿化周围地带,保持饲料地的产量等。在中亚沙漠地带,许多地方几乎每天都刮风,在这种地方就可以修建许多发电能力高达30千瓦的风能发电站,以获取从草场上的井中提水、照明和满足畜牧业的日常需要,以及灌溉宅旁土地、淡化咸水所需的能量。

——本文刊载于2007年第14期《科技导报》

(0)

相关推荐

  • 中国将草方格升级,彻底解决沙漠荒漠化,老外惊叹:中国魔方

    初中地理课本就已经告诉我们了,地球上有陆地.海洋之分,陆地又分为丘陵.荒漠和平原等等,而这都是因为地形和气候形成的.无论是荒漠还是平原都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沙漠和平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和日照让 ...

  • 如果把沙漠改造成森林,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其中海洋的面积大约占到七成,陆地面积大约占到三成.几乎每一处海洋都适合海洋生物生存,但是陆地的地形地貌要比海洋复杂多样,并非所有的陆地都适合陆地生物的生存.调查数据 ...

  • [首藏作品](6089)人类需与生物世界和谐相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评论文章:人类需与生物世界和谐相处◎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宏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美丽世界需要人类共同守护.这是2015年4月17日,在肯尼亚奥尔 ...

  • 人类发展科技就是自掘坟墓,“道法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几天,成都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0℃,连电风扇吹起的风都是热的,说明物理降温方式已经不管用了.40℃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发高烧时的温度.当你烧到40℃时,你的大脑运行就失常了,你就会癫狂.谵语.如果气温 ...

  • 俞思洋: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内蒙古呼伦贝尔  俞思洋 物噬一人非 近日,一幅漫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一个穿兽皮的原始人扛着石器追打现代人,并怒道:"老子花了几万年给你们圈养的动物不吃,就知道吃 ...

  • 学会与身体里的细菌和谐相处,有利健康!

    原创作品 |经典阅读| 家长课堂 |品味生活|每周一练|兴趣小组 这是一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435篇文章 细菌与人类的和谐 1 大多数人都有过和细菌不和谐的经历:感染致病菌导致了细菌性感冒.肺炎. ...

  • 夜读丨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名家画廊 | 保罗·塞尚,现代艺术的先驱,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和"现代绘画之父". 收不住脾气,留不下福气. 生活中,我们难 ...

  • 想让女人对你付出真感情,就要学会这样和女人相处

    一个男人在和女人相处时,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和女人相处,如经常"大男人主义",掌控欲太强,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人,试图改造女人,事事管着女人,不给女人个人空间,不尊重女人的想法,爱掺 ...

  • 格局:学会与各种人相处

    事实上,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观念的差异,我们所遇到的人也就形形色色.各种各样. 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个人要取得成功,公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 ...

  • 美女与野兽的和谐相处,这组照片4天内就被1500万人传阅

                                                                                                        ...

  • 世界地球日┃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