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之父:“先做杠精,再当大师。”

他一次次彷徨和怀疑,最后走上立功、立言、立德之路。

——题记。

1

自古以来,只有较真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较真的极致,就是抬杠。

远至孟子、孔融,近至王安石、金圣叹等,都是一等一的杠精。

杠起来,连命都可以不要。

出生于浙江余姚的王阳明,也是“杠精俱乐部”成员。

杠天杠地杠一切,是他的座右铭。

爱杠之外,他还爱思考。

爱到什么程度呢?连结婚的事都能忘记。

公元1488年的一天,江南某小镇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一看就是在办喜事。

可是,当晚上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新郎居然不见了!

怎么回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新婚夜不是年轻人都急切向往的吗?

操办喜事的人,都急坏了。

两边家长立刻发动亲戚朋友寻找新郎。

直到第二天早上,在附近一个道观里,老岳父才找到自己的宝贝女婿。

女婿正在和一个道士相对打坐,完全忘了自己是新郎。

这个心比天大的16岁男子,正是本文的主角——王阳明。

2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出生于公元1472年,字伯安。

他是浙江余姚王家的老大。

余姚王家,那可是老王家非常显赫的一支,父亲王华还曾勇夺科举状元,官至国家人事部长(南部吏部尚书)。

这么显赫的家族,当然需要不一般的接班人。

照例,名人出生都有异象。

王阳明出生时,奶奶梦见有天神在云中吹拉弹唱,然后抱着大胖小子,从天而降。

这个梦可了不得,王阳明直接得小名:王云儿。

老王家对云儿寄予厚望,但可惜的是,这孩子好像有点生理缺陷——都5岁了还不会说话。

这可急坏了老王一家,听人建议改其名为王守仁。

说来也怪,名字一改,小东西就开口说话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开口说话的王守仁,语言上突飞猛进,甚至马上能背诵爷爷王伦日常阅读的书。

相比之下,爱因斯坦3岁会说话,算是早慧了。

小王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娃。

7岁时,他痴迷象棋,老妈气得一把将象棋扔到河里。

小王痛哭一场,写下他流传后世的第一首诗。

《哭象棋》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环境优渥,老爹是状元,如果王守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定很有出息。

可是王守仁认为,这条路没意思。

3

不光怼老爹,王守仁还怼过同学和老师:

对于老师的教育,王守仁同样不怎么上心。

老师问:你到底想干嘛?难道不想参加高考(科举)了?

小王回答道:科举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俺的理想是——当圣人!

当圣人?

这屁大孩子真敢想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事他绝对不是想想而已。

18岁时,王守仁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人——理学大师娄谅。

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一听——太稀奇了。

之后他读遍朱熹的著作,认真思考所谓的“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检验“格物致知”,他死磕了一下竹子——你为啥长得这么奇怪?有啥道理呢?

一“格”就是三天三夜,小王没弄出啥真理来,反而憋出了病。

正因为这段经历,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怀疑,他觉得理学不靠谱。

理学并不是今天我们说的理科,而是义理之学,是道德与宗教的合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成为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尽管不爱学习,但王守仁的机灵劲却是真的——公元1492年,年仅20岁的王守仁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他有个同级考生名叫唐伯虎,后来两人都与宁王产生交集)。

不过,此后的进士科就没那么幸运了。

王守仁考了3回,才得到命运垂青,登科及第。

4

虽然通过进士考试,但“成圣”这条路,王守仁并未放弃。

做官之后,还专门跑到九华山请求佛祖的指引。

当然,以“杠天杠地杠一切”的精神,他在吃斋念佛中没找到答案。

1502年,为了悟道,他专门请了“病假”,到会稽山修了一座“阳明洞天”,自号阳明子,想要融合自己的多年所学,“悟道成仙”。

不过,王守仁很快就发现:佛和道,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二氏皆非”)。

也正是这个阳明洞天,王守仁有了一个震古烁今的别名——王阳明。

第二年,31岁的王阳明就已经可以反向点化高僧了。

他在西湖边溜达时,在虎跑寺遇到一个闭关三年的得道高僧,便直奔主题——你虽然出家了,但也是你妈生的,对吧?你想你妈吗?

三言两句,居然说得老和尚泪流满面,回家看妈妈了。

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王阳明不断找靶子。

公元1506年,他开始对权贵太监刘瑾开火。

对王阳明而言,像刘瑾这样不靠谱的太监,如果不杠一下,怎么对得起杠尽一切的“美誉”?

结果,他被廷杖四十,入狱悔过。

最后,还被放逐到贵州龙场当驿丞。

受他连累,老爹王华也被下放到南京“凉快”。

本以为是仗义直言,却没想到被流放千里,这种心理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

5

贵州龙场在今天是个风光旖旎的度假胜地,但在当年,可是典型的愚昧落后地区。

不光经济不行,还到处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这样的环境,很折磨人。但同时,也能让一个人彻底放空。

被放逐龙场的王阳明,心神安定,他开始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

在此过程中,对自己前半生学习的内容,他突然有了新的体悟。

为了贯通自己的知识,他还时不时跑山洞里“闭关苦修”,以寻求突破。

某天半夜,他突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思是,所谓圣人之道就是良知,而良知人人都有,还找什么“竹子”寻求真理?我心即宇宙,宇宙在我心!

所以,讲究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必须是错的!

龙场三年的放逐,造就了大彻大悟的王阳明。

从此,他的生命和思想都进入新境界。彻底抛弃理学,投入了心学的怀抱,并将其带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

正是这场悟道,开启了声势浩大、影响中外的阳明心学。

心学,顾名思义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主张,在今天看是有问题的。

但在当年,理学一统天下的大环境下,主张“知行合一”与时刻自省的心学,无疑就像一盏突然亮起的明灯,重塑了无数人的三观。

当然,心学并不是王阳明创立的,它的创立者是南宋的陆九渊,那也是个牛人,曾经多次怼得朱熹没脾气。

若干年后,王阳明更被请入孔庙,和颜回、曾子等前代贤人并列,成为一代圣人。

他在后世圈粉无数:胡宗宪、徐光启、黄宗羲、孙奇逢、左宗棠、曾国藩、丁宝桢、康有为、陈独秀等等,都是王阳明的粉丝。

他的粉丝会,甚至还有专门的朝鲜、日本分群。

1905年,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中大胜俄国波罗的舰队,日本天皇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俯首拜阳明。此外,山县有朋(日本陆军创始人)、涩泽荣一(日本企业之父)、伊藤博文(日本首任首相)等人,都是王阳明的信徒。

6

与其他儒家圣人不同,王阳明还是个军事家。

在当年还是小屁孩的时候,他就自比诸葛亮,写下“忽然惊起卧龙愁”的诗句。

他最爱玩的游戏就是“点兵点将”:经常聚拢一帮屁大孩子,煞有介事地排兵布阵,仿佛自己真是统兵大将。

14岁时,他带兵打仗的想法就更坚定了:因为这一年,老爹王华带着他越过居庸关。

来到大漠,凭吊了塞北的古战场,老爹用实地旅游给他讲述了当年的土木堡之变,父子二人慨然喟叹。

而此时此刻,大明朝正在爆发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公元1487年,15岁的王守仁就向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还一连写了5封。

当然,这样5封鸡毛信一一石沉大海。

再后来,当他考中进士之后,被授予兵部主事。

文官到兵部上班,这多少会有“秀才遇到兵”的尴尬。

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就有点轻视王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

不料王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令张忠十分震惊。

不过,相比之下,后来的事,那才真的令人震惊:

公元1516年,他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主管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的军事。

当地盗贼横行,连赣县主簿都战死了,前任巡抚文森干脆托病去职。

王阳明到任后,先除内奸,然后广布间谍,出奇制胜,先后斩杀匪徒近万人,荡平了为患数十年的盗贼。

当年热爱军事的小屁孩,在20多年后,“一战成名天下惊”!

而这还不是他的军事巅峰。

7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号称起兵十万,朝野震惊。

逗比皇帝明武宗听后怒了,坚持要御驾亲征。

可是,皇帝的兵马还没走到江西,宁王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了,因为一个人——王阳明!

其实,当时江西的情况很危急。

江西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先后被杀,九江、南康等地已经被攻克,安庆正在被围攻。

所有人束手无策。

王阳明上手后,耍宁王就要耍猴一样,他先是放出平叛大军即将到来的假消息,乱敌军心。

趁着叛军主力围困安庆,王阳明玩了一把“围魏救赵”,直捣叛军老巢南昌。

当叛军慌忙回救时,王阳明又调遣各路兵马迎头痛击,三战三捷,朱宸濠公司的高管,尽数被擒。

会读书,善思考,还这么能打,如果人生真的有轮回,王阳明的前世一定是诸葛亮。

平叛胜利后,王阳明的名气和声望达到顶点。

但他一心教书育人,于是回到绍兴,开坛讲学。

在家乡,他度过了生命的最后6年。

8

公元1527年,两广的卢苏、王受造反,王阳明又一次临危受命,这一次平叛更轻松。

听说王明阳出征,卢苏、王受不敢反抗,直接举起了小白旗。

回程路上,已是人生暮年的王阳明,忽然染病而亡,终年57岁。

临终前,学生周积问他有什么遗言。

王阳明微笑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和完美人物,在世俗纷乱、跌宕起伏的时代,活出了一个真正的自己。

体内的热血,一直喷涌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当时放眼全球,只有一位天才能跟他相提并论,其名达芬奇。

~~~~~~~~~~~~~~~~~~~

(0)

相关推荐

  • 心学创始人是谁?

    心学又称"陆王心学",为理学的一派.那么,心学创始人是谁呢?由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明代王守仁首度提出.从王守仁始,"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q ...

  • 做杠精是会遭天谴的

    作者:丁十二 在校园的一角静静的立着一个单杠,单杠下面坐着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从记事起就得了一种怪病,讨厌这个世界的一切男子,包括她的父亲,而她母亲因为生她难产而死,村里人都认为她是灾星,不让自家孩子 ...

  • 2020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文明表态,不做“杠精”

    [热点背景] 杠精指经常的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杠精以"众人皆醉我反对"的姿态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有时还会断章取义,强行教你换位思考.他们 ...

  • 罗隐:做杠精,我是认真的!

    "杠精"是近两年流行的网络词,意指这样一类人:不管别人说的是什么,先反驳挑刺,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反驳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 早在1000多年前的晚唐,也出现了这样一位" ...

  • 李荣浩为张艺兴新专做宣传,遇杠精网友直接怒怼,挨人糟践累不?

    李荣浩和张艺兴也算得上是圈内要好的朋友了,当初相识的时候还是因为一档节目,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也是简渐渐的从普通的朋友逐渐转变成了现在相惜的兄弟.而又因为两人名字的缘故,甚至后来还组了一个CP组合 ...

  • 心理:或许“杠精”只是一种行为,并不是真正的内心

    文/唯晨 说起来点火就着的脾气,生活中很是常见,不少人会认为那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人心浮躁,所以才会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出现"抬杠"的现象.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喜欢抬杠的人自己根本意识不 ...

  • 《资治通鉴》周纪BC298:白马非马?莫与杠精论短长

    [材料]<资治通鉴>周纪 赧(nǎi)王十七年 前298年 齐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 邹子曰:"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 ...

  • 格律诗那些事:外行喜欢评价内行,杠精喜欢给人改诗

    毛泽东七律冬云 在今日头条上看有人为郦波改诗的,郦波原诗是"碧水行舟知水深,山摩万仞也登临.世间惯见风云事,不问荣枯问寸心."读了一遍,觉得基本合格律要求,只有第一句的知字处应该是 ...

  • 民间故事:人争一口气,杠精怼杠精

    杠精遇到杠精,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很久前有两个杠精,一个住在河东,名叫牛大炮,一个住在河西,名叫赵铁嘴.这两个人喜欢抬杠,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会质疑,属于无理也要争三分的人,彼此之 ...

  • 当文盲杠精上网冲浪...

    辞藻堆砌李清照 ▼ 现代感强曹雪芹 ▼ 盲人水平李太白 ▼ 稍显做作李太白 ▼ 写得不错苏东坡 ▼ 难登大雅屈灵均 ▼ 脏乱错字兰亭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