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的是令妃,子嗣多的是纯妃,为何娴妃都没有还能当上皇后
在乾隆十三年三月的时候,乾隆皇帝的原配妻子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后来抑郁成疾,在陪皇帝和太后东巡的路上离开的人世。在她离开了以后,乾隆皇帝难过了好久,但是还是和太后一起商议了继位皇后的人选。在孝贤皇后百日的丧葬仪式结束以后,乾隆皇帝下令昭告天下李娴贵妃为继任皇后的人选。因为富察皇后去世只有百天,所以乾隆也不好表现的对立新皇后的事情非常殷勤,所以就特别设置了一个“摄六宫事皇贵妃”名号,娴贵妃晋升成了摄六宫事皇贵妃,虽然还没有皇后的名号,但是已经可以行驶皇后的权力了。后来在孝贤皇后去世一周年的时候,摄六宫事皇贵妃正式进行了册封典礼,在孝贤皇后去世三周年后,娴贵妃正式成为了皇后。
其实在设立娴贵妃为皇后的时候,很多对这段历史有过了解的人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娴贵妃是继任皇后的人选呢?根据历史的记载,受乾隆宠幸的妃子不止娴贵妃一个,其中最受宠爱的妃子应该是令嫔,虽然当时的魏氏还只是嫔位,但是皇帝对她的情深可以看出她将来的发展是前途无量。还有一个纯妃,虽然没有令嫔那么受宠,但是子嗣是最多的,常言道母凭子贵,在继位皇后的人选中,纯妃又有子嗣,地位又和娴妃相仿,为什么最后的皇后人选又没有皇帝过多恩宠膝下又没有子嗣的娴妃呢?
其实乾隆和太后在富察皇后去世以后就马上决定了继位皇后的人选。根据清朝历史官方的说明史集中,娴妃是皇帝在富察皇后去世一百多天以后才决定的人选。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历史的一些记录来推理,实际上,皇帝和太后在富察皇后去世的那几天就决定好了继位皇后的人选。根据乾隆朝代的《国朝宫史》里面规定的一些制度,皇后使用的宫女需要有10个,贵妃使用的宫女数量是八个,如果当时宫里面的情况不好,在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变动人数。在记录清宫宫女的账目单中,乾隆十三年三月的时候,娴贵妃的宫女就从七个增加到了九个,已经快要达到了皇后的标准。
还有一点也证实了上面所说的,那就是孝贤皇后在三月十二日的时候在德州去世,乾隆是在三月十七日的时候回到了宫里面,三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乾隆皇帝下令要把养心殿的西耳房重新装修到东耳房。养心殿的东耳房本来是皇后住的地方,西耳房是贵妃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二十二日的时候,乾隆其实就已经透露了决定贵妃为继任皇后的人选。还有最后一点,乾隆皇帝在十三年四月十四的时候突然下旨,说是要提拔娴贵妃的侄子为三等侍卫,可以在御前行走,保护安危。这个行为很明显就是在提升娴贵妃家族的荣誉,为她顺利成为继任皇后做铺垫。从这些细节上面可以看出,孝贤皇后去世后的几天,乾隆和太后心中就已经决定了要让娴贵妃来做继任的皇后。
乾隆为什么那么着急的要立一个新的皇后呢?在孝贤皇后去世的时候,乾隆皇帝还在壮年时期,皇帝的母亲太后也是身体非常好,这个时候的太后需要一个能干的儿媳妇来帮助她管理后宫,还有伺候自己。而皇帝的话每天都要忙于政务,后宫的莺莺燕燕需要一个皇后来统领,所以两个人在孝贤皇后去世以后就立马想要一个继任的皇后来帮助她们。其实皇帝在选继任皇后的人选上面,是可以有两种途径的,第一种就是通过选秀,选出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第二种就是从已经在后宫的妃子中挑选。
大部分的皇帝选择继任的皇后的时候,都会倾向于第二种,毕竟在后宫里面生存时间比较久的,对什么事情都比较有经验,要是刚入宫的小白当了皇后,怕是很快就会下台,皇帝还要再选皇后,会增加皇帝的负担。而且选秀的女子通常年龄比较小,乾隆虽然还是壮年,但是也快要四十了,皇后要是只有十五岁,那样两个人站在一起会显得非常的不般配,而且年龄比较小的女子身上很难有那种端庄威严的气场。所以乾隆也是考虑到了这些,最后从后宫的妃子中选择继任皇后的人。
那么娴贵妃倒是有什么优势呢,让她可以打败龙宠正盛的令嫔还有子嗣众多的纯妃,成为继任皇后的人选?首先从娴贵妃的出身来讲,她是来自辉发那拉氏,属于辉发部贝勒王机砮的后代,家族里面有三个氏族的统领,也算是满洲八旗中的大族。纯妃虽然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但是她的出身就没有娴贵妃那么高贵,所以才错失了继任皇后的机会。第二点呢就是娴贵妃是雍正皇帝给乾隆御赐的侧福晋,自己父亲亲自赐给他的,这层关系就超越了后宫很多的嫔妃,所以就更要考虑一下了,而且娴贵妃和富察皇后待在乾隆皇帝身边的时间都比较长,皇帝也了解娴贵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说在各种方面综合的考虑下,娴贵妃可以说是最适合当继任皇后的了,说到底皇后对于乾隆皇帝来说,只是一个帮助他处理事情的工具而已,爱不爱没有关系,只要好用就是最适合的。所以说这样的乾隆和后来的娴贵妃闹翻也是一种历史必然,毕竟娴贵妃是那么的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