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须“该怎样,便怎样”

中医书友会第94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张英栋

I导读:这是“一言谈医”栏目的第8篇文章。张英栋老师结合对《道德经》中“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的感悟,分享几则病案,从日用桂枝千克到“无为而治”,点明了治疗中“该怎样,便怎样”才是善境。

无执故无失(1)——临症须“该怎样,便怎样”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讲:“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指不胡乱地干预就不会失败,不固执而顺应本来的规律就不会有过失。最好的方法是像水一样随时变化,流动时“该怎样,便怎样”。临症治病何尝不是这样?“该怎样,便怎样”貌似废话,细细想来却是为医的最高境界。笔者翻阅过去的一些临症记录,谈谈在用量上如何做到“该怎样,便怎样”,仅供同道参考。

小儿用苓桂,桂枝可否逾千克

苓为化水,桂为温通化气。很多时候苓的剂量要多于桂的,如苓桂术甘汤“苓桂四三二甘术”;但是在笔者治疗银屑病的实践中,发现当前更多的患者属于阴证,需要更多地强调桂的使用,如笔者常规使用的桂枝茯苓丸方,剂量为“桂枝90克,茯苓12克,桃仁12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

笔者临床,不仅重视中医基础,也很重视诊疗过程中的感觉和节奏。如“留白”(停药,给患者机体候气来复的机会)、对比(药物剂量当大则大、当小则小,根据病情让处方中药味的剂量大小悬殊)、药物剂量的调整策略(如增量三法)等。有一则小儿桂枝一日用量超过1000克的病例,很能说明问题。

陈某,男,9岁,银屑病病史1年,初起发病局限于头部,现遍布全身,但均为斑块型,无点滴型者。白色鳞屑较多,基底几乎不红,四肢无汗。舌苔白腻,舌下淡,双手脉细缓,一派寒湿之象。

究其原因:一为家中居住潮湿;二为素日贪凉饮冷;三为在他处治疗时不许吃温散的食物、用药寒凉。小儿稚阳之体,如何经得起一凉再凉?病症属阴(起病局限),病邪属凉,怎奈医者胶柱鼓瑟以寒凉之法治疗,药邪更凉。病邪与药邪相加,治疗难度可想而知。

与家长沟通,要求他们长时间配合,要用温酒、羊肉汤之类的食物帮助孩子把体内寒湿之邪散出去,家长虽然似懂非懂,但一概应承。

口服药从2013年3月18日开始,吴茱萸从12克逐渐加量到40克,温白酒从半两加到一顿数两,羊肉从畏惧到一周吃3次羊肉饺子、天天喝羊汤,病情逐步好转。到2013年5月28日的时候,精神饮食好,出汗逐步变好,头部、面部、胳膊等皮损都基本消失,皮损主要集中在小腿,不红。

遂将处方改为:制附子15克,生白术15克,茯苓18克,赤芍18克,生姜18克,桂枝50克,石斛50克,牛膝18克,降香12克,元明粉4克,大黄3克。7剂。

其后,方剂主体变化不大,逐次增加桂枝用量,分别为:80克、120克、150克、200克、300克、360克。

2013年8月1日,将“留白”、对比、增量三法集于一方:制附子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8克,赤芍18克,生姜18克,桂枝360克,乌药9克,香附6克,降香12克,小茴香12克,牡丹皮12克,元明粉1克,大黄1克,桃仁12克,焦神曲12克,川牛膝12克,炮甲珠3克。6剂。

嘱其在安全、无不适的前提下,隔日吃药、逐剂递增:吃一天停一天;即第一天吃1剂,第3天吃2剂,第5天吃3剂,美其名曰“冲击疗法”——像推动潮水一样,不断加力,希望把顽固的堡垒冲塌。

2013年8月8日复诊,一切按医嘱进行,在服药喝酒后,小腿可以变红,皮损变润、变薄,除了一日喝2剂时有轻微口疮(不妨碍生活质量)外,无其他不适,精神、吃饭、睡觉、大便均好。第5日喝3剂,桂枝一剂为360克,3剂则为1080克,如此重量,的确令人咋舌。这对于中医儿科学一贯认为的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用量应小是一种事实上的颠覆。

笔者素来主张治疗不可先入为主、不可脱离病来议方,治疗有其客观性,有常有变,治疗应该顺势而为,攻邪宜急、宜循序渐进、宜随时把控好“踩油门和踩煞车”的关系,给患者的自愈力以表达的机会。此案可作注脚。

旺盛气血,速愈顽疾

先看一段患儿母亲写下的记录:

2013年12月,孩子扁桃体发炎,发烧同时伴随全身点滴状银屑病。先在皮肤科就诊,医生开了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疗癣卡西甫丸,以及一种含激素的药膏。口服阿奇霉素1周后无效,又输了另一种不过敏的消炎药1周,仍然无效。我们决定去看中医。

中医皮肤科开了草药(方子:野菊花15克,土茯苓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因孩子一直嗓子红又开了点舌丸,同时还有两种药膏要混在一起用,这些药还挺见效。治到2014年3月底除小腿还有少量红疹,其余地方的皮损都消失了,只留了些白印。因为小腿上的红疹一直不好,就换了另一个皮肤科专家。

谁知以清热凉血为方向治疗1个月病反而越来越重,我们只好换回原来的皮肤科大夫,但吃了原先的药也不行了,孩子的病一直在发展……

以下是治疗实录:

廖某,女,12岁,2014年7月3日就诊时是“大红脸”,小腿上满布皮损,厚度超过5毫米;服药18剂后,面部皮疹已经全部消失,小腿上有一多半的面积已经恢复正常的出汗状态。回顾她的治疗过程,笔者感慨:中医药的效果竟然有这么快。

患者2013年冬发病,疗效不佳,吃过羚羊角粉、露蜂房。1个月前接触笔者提倡的广汗法后欲来就诊,遂遵医嘱停用所有内服外用药物后,皮损越来越厚,小腿最为严重。素体出汗尚可,容易扁桃腺发炎。来诊时左关细弦滑,右关细缓,舌尖红,舌下淡暗、略瘀。

诊断为银屑病,辨证为腠理郁闭严重,内有郁火上犯,处方:桂枝茯苓丸合气通道方(气通道方为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合方),7剂。外用:润燥止痒方合桂枝茯苓外洗方,无感温度泡洗,干燥处外涂复方蛇脂软膏。

7月10日二诊:出汗变好,面部减轻明显。左关细弦,右关缓滑,舌尖红,苔薄白腻,舌下淡。喉咙无不适(证明服上药未上火),小腿皮疹最厚,重度斑块,大便偏干。

诸诊合参可知:火郁于上,郁于表,根源在整体的气血不足、不通,需要旺盛气血,使气血趋于下、趋于里而不再郁滞。治以笔者自拟的旺盛气血方。

组方:黄芪240克,制附子30克,姜半夏15克,干姜30克,桂枝90克,茯苓12克,桃仁12克,牡丹皮12克,赤芍12克,柴胡48克,黄芩18克,党参18克,石斛120克,远志90克,川牛膝90克,生甘草18克,生姜18克,大枣20克。3剂。

服法:第1剂服4次,第2剂服2次,第3剂1次服下(即顿服)。外用同前。

此方为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桂枝汤、四神煎、四逆汤合方,传统理论认为附子与半夏为反药,笔者反复试用,临床验证有利而无弊。

7月17日三诊:面部皮损几乎消失,小腿出汗明显变薄,肥厚皮损中央已经完全变平,仅留一个“堤坝”,大便已不干(素偏干)。舌苔薄腻,舌下红(由淡变红为气血变旺)。

继用上方,加入散结之药:水蛭1克,炮山甲珠1克,全蝎2克。4剂,第1剂服4次,第2剂服3次,第3剂服2次,第4剂顿服,嘱边喝药边喝温酒。

疗效如此迅捷,笔者在病历上写下“重剂反药可散结”。

7月24日四诊:诸症均好,小腿捂得少,出汗不好,嘱一定要加强小腿的出汗训练。停用外洗,口服药减力,一为向“候气来复”转变,再者为攻散余结。

治以散结四神煎,药用:鳖甲12克,生姜12克,黄芪240克,石斛120克,远志90克,川牛膝90克。4剂。1日服1次,前2天日服1剂,第3天日服2剂。(文中所用口服药均为免煎颗粒剂,一共服药18剂,服用17天)

之后每周复诊1次,停药观察,积极进行广汗法训练。诸症向好。

如此肥厚银屑病,可以在3周内获效,主要力量应该在二诊、三诊的7剂药,不能不对方药的作用作一解析:

一是反药不是禁区。要慎用而非禁用,笔者最初是在特殊病人身上使用,获知安全后慢慢推广,目前已用数百人次,均有利无弊。

二是量大不是浪费。很多医生不喜用四神煎之类的大方,觉得价格会贵,病人吃起来容易有反应。实际上,吃得少就能有效,很快完成攻坚后停用,反而便宜。且治病怕没有反应,如服用四神煎后大便稀但不难受,以及因药量大而引起的涌吐,但吐完精神很好,这都是“给邪出路”的好反应。

三是治病重在扭转局面。这样会给患者信心,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氛围;于是体壮而病坚时,在辨识阴阳的方向后,不妨试用复方大量。治人重在重建秩序,不能完全依赖药物,“候气来复”应该是中医治疗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所谓:治病当论药物,急重宜猛攻;治人当论习性,康复需缓调。

最后需要说的一点是,要想真正治好病、甚至不再复发,不是医生可以左右的事,而是患者自己说了算的。中医讲究“见病知源”,知道病的来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就可以让它回头,也可以让病不再来。为此,笔者特别重视患者自身认识水平的提升。

轻剂缓服,也可治病

麻某某,女,7岁。她是我见过的银屑病患者里最快乐的,来就诊的时候就像来找亲戚串门一样,总能表现出压抑不住的兴奋。

她的姐姐银屑病严重,经笔者治疗后临床治愈。她的舅舅由于做了2年夜班工作,之后怕冷越来越严重而导致银屑病,换掉工作后用了麻桂剂很短的时间便临床治愈。小姑娘是他家第三个来就诊的,前面两个治疗的成功经历,加上无忧无虑的天性,让她表现出就诊时的欢乐。

以下是她的治疗实录,并没有连续服药,一切都那么轻松,但结果很好,于是在她病历的结尾,笔者写下“轻描淡写可见功”。

2013年10月21日初诊:皮屑有一周,睡觉喜趴着、会磨牙。左脉细弦,右脉细滑,舌下瘀,舌尖红,舌苔薄白腻。只开了外用的,嘱咐看吃饭如何。外用处方:鸡内金15克,生白术3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7剂,无感温度泡澡。

隔了很久,2014年1月6日2诊,精神、睡觉正常,大便稍干,一天1、2次,晨起上完厕所后肚子疼,食差,舌下暗红,舌尖红,苔薄腻。处方为:保和丸加味方(木香6克,连翘30克,焦山楂15克,茯苓12克,焦神曲15克,砂仁6克,莱菔子12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神曲加为45克,焦山楂加为30克,5剂。嘱不必急着吃药,也不必急着就诊。

2014年1月20日3诊,出汗好,四肢均可出汗,肚子不疼。大腿后部有散在斑块状皮损,干。额前,脸上皮肤干,平时不喜上火,舌苔薄,舌下淡红。左脉细,右脉滑。嘱需要设法适当多出汗,处方予桂枝汤15剂(桂枝、赤芍、生姜各12克,甘草8克,大枣15克。天江免煎颗粒),外涂食用橄榄油。

2014年2月18日4诊,腿上、胳膊上有新皮损。补充发病经历:先是不想吃饭,后来脸色发黑,最后有疹子。左关细弦,右关细缓,舌下暗瘀,舌苔薄。精神、睡觉好,吃饭不好,大便日1、2次。嘱咐加强出汗,注意胳膊、腿上的出汗情况。 处方:三棱12克,莪术12克,鸡内金15克,枳壳10克,7剂。嘱连续服用,服完马上就诊。

2014年2月27日5诊,吃饭仍不太好,左关细,右关细滑,舌苔薄腻,舌下淡。处方:莪术12克,鸡内金15克,枳壳10克,炮甲珠1克,7剂。高粱饴,每天吃3块。

2014年3月10日6诊,吃饭不主动, 精神、睡觉好。左关细弦,右关细滑,舌苔薄白腻,舌下淡、瘀。处方:桂枝6克,赤芍6克,甘草9克,生姜9克,大枣9克,鸡内金6克,炮甲珠1克,7剂。 高粱饴,每天吃3块。

2014年3月20日7诊,食欲佳,左关细弦,右关细缓滑,舌苔白腻,舌下淡暗。桂枝茯苓丸方(桂枝90克,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各12克。天江免煎颗粒),6剂。

2014年4月10日8诊,左关细,右关滑有力,嗓子略有不适。桂枝茯苓丸方,淡竹叶3克,白花蛇舌草24克,6剂。

2014年5月15日9诊,吃饭可,睡觉可,大便可,左关细,右关缓,舌根略腻,舌下淡暗。出汗可,皮损全无。嘱保持大便日1、2次。处方:平胃散(苍术、厚朴、甘草各6克,陈皮12克),鸡内金12克,5剂。嘱慢慢吃药,关注饮食、大便和出汗情况,不必急诊看。

数月后随访,一切正常,嘱鸡内金3克,红糖少许善后。

以上是该患儿的治疗实录。处方为温通的桂枝类方及调理脾胃的简单方药。治好这个病是靠这些简单的方药有一搭、没一搭地吃吗?

笔者认为不全是。

一是靠其他患者治疗成功建立起来的整体的信念。二是靠重视脾胃、重视整体健康的理念。三才是方药的作用。

中间皮损的增减,和季节、气候都有关联,守住脾胃,落实正汗,终会收功。病不急,治也需要缓,这种情况下,医生和患者都能够认同并且实施到位的“轻描淡写”可能才是最佳的方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