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故乡与童年/囍燕儿
责任编辑:佟继梅
人生总有刻骨铭心的人和事,最难忘的是童年时的父母和春天,还有生我养我父亲曾经耕耘的那片黑土地。它是个依山傍水邻田的小村落,位于吉林市船营区蒐灯站镇的西南方,这里是我的第一故乡。
五十年前每逢春天,二十多户人家被花海环绕着;簇拥着;衔接着;熏染着……粉的像霞、白的似纱、绿的如屏,宛若世外桃源,称得上是人间仙境!这不是夸张,也不是吹嘘,更不是玄乎!你若迎风站在二三里处,一阵阵的幽香就会扑鼻而来。远远望去,根本看不清房屋,近处的河堤与山坡上,到处是野生的杏花和梨花,家家户户的菜园里都有果树和花开,特别是位于小村南岭缓坡上的映山红,更是孩子们采撷的乐园,它总是提前怒放在冰雪之中,于是就有了丰厚的花粉与花蜜,这也给父亲养的蜜蜂,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花朵无私的为蜜蜂奉献了养分,也给父亲提供了贴补家用的经济来源……
每当脑海里浮现父亲戴着蜂帽从蜂箱里取蜂框“摇蜜”时,总会意外被蜜蜂蛰痛的情形,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样的烙印太深了,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蜂蜜是贵如油的食物。尽管如此,父亲每次摇完四箱蜜后,都会留有小碗的少半碗儿,让我们姐弟六个尝尝鲜(当然不是冲水喝)而是用玉米面锅贴蘸着吃,入口后瞬间唇齿仿佛都被抹了糖,咀嚼那种甜香的味道,从喉头穿越到胃里,别提有多美多柔多爽啦!甚至都舍不得多蘸,每一口就蘸那么一点点,目的是为了能多吃几顿如此可口的美食……
可父亲和母亲却一滴都不吃,还说你们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点儿营养,大人骨头肉都已壮实啦,不用再补了。其实是为了从自己的舌尖上,把省下来的蜂蜜多卖几块钱,供我们读书和用于支出八口人的日常开销……
如今清晰的记得,那是四月的下旬,我上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星期天,随母亲去采山野菜,这也是村里最热闹和最繁忙的季节,东邻西舍的男女老幼们,几乎都早出晚归,穿梭于沟壑和山野之间,比谁家采的数量多;比谁家采的品类多;比谁家跑的地方多;比谁家卖的毛票多!可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一条一米多长深褐色带黑白花纹的大蛇,它脖子抬得很高,扁嘴和头摇晃着,吐着暗红小叉子般信子,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我扔了菜筐撒腿就跑,慌乱中摔倒边喊边哭,直到母亲赶来扶起我,才发现丢了一只鞋,脚被扎破了还在流着血(当时竟然丝毫没感觉到疼,似乎没有了知觉一般)母亲麻利的扯下了她的衣角上的补丁,帮我裹住了伤口,我颤抖着全身像抽了筋,瘫软的坐在那里发呆,仿佛被吓得魂飞四散了似的……
朦胧间茫然地巡视着母亲在树木与草丛中翻找鞋的影子,那是她一针一线起早贪黑,缝制既养脚又舒适的纯手工的布底鞋……
俗话说:天有不测,片刻间风起云涌,正担心被急雨淋湿的时候,只见母亲右手举着鞋向我气喘吁吁地跑来,我羞愧的低下了头,然后趿拉着鞋,一瘸一拐的跟着母亲在雨中,走向了回家的路,虽然娘俩被浇成了落汤鸡,但心里是暖的,因为母亲没有责怪我半句,还安慰我:菜和筐丢了是小事,人平安就好……
简单朴实的话语陪伴我到至今,母亲现在已是八十有一的年岁,身体与精神状况越来越差,做儿女的有责任回馈她老人家……
因此故乡与童年和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故乡与童年和记忆依旧犹新;故乡与童年和时光令我终生难以忘怀;故乡与童年和母亲及春天,让我更加多了一份牵念与陪伴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