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改作业怎么成了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师批改作业怎么成了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从关于老师在家长群布置作业引起家长反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之后,各地相继出台文件叫停家长群布置作业的行为,严禁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甚至有些地方明确开展作业督查。
内蒙乌海市教育局“更进一步”,不仅仅在今年12月前建立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而且在教师批改作业方面,要求老师要做到“四必”:即有学必留、有留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更;批改做到“三有”:即批改日期、有实质性评语、有问题点拨。
从专业的角度的来看,“有学必留、有留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更”仅仅是老师和学生在学业互动的一个正常环节,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这四个环节几乎每个老师都在做。老师“批改作业遭人恨”并非是这几个环节没有做到,而是“度”的把握问题。
“有学必留”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可是“留多少”、“怎么留”则因生而异、因学而异、因师而异。有的内容仅仅要求了解,老师上课讲一遍学生下课温习一遍即可;有的内容则需要一定的练习量,可能就需要重复多次;有的内容需要理解,则需要老师设置一些容易让学生出错的题目加深理解……
“有留必改”则是涉嫌“外行指挥内行”了,不是所有的作业都是书面作业,也不是所有的作业都有批改的价值。毕竟很多程序性知识,仅仅要求学生多练,顶多在学习初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做些许批改即可。其实很多老师和教育局的领导一样希望能够“全批全改”,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根本无法做到。尤其是被诟病的“数学作业”,认真改下来没有几个小时根本无法完成,而作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和备课、讲课相比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花费老师大量时间对于老师来说并非是可取的。“有留必改”的落实就变成了“有留老师和家长共改之”,可以说家长代替老师批改作业一定程度上就是“检查作业规章制度”造成的后果。更何况批改作业还要做到“三有”:有批改日期、有实质性批语、有问题点拨,这些本来是很弹性的教师教学行为变成刚性的行政检查制度之后,老师批改作业的任务立刻倍翻。
如果“禁止家长代替老师批改作业”、“有留必改”和“三有”同时存在,老师或许只有减少作业量方可应对检查。显然,作业量减少必然会引起家长们抗议。
至于“有改必讲”、“有错必更”的落实则和批改作业的工作量相关,布置的作业多,这两个环节就无法“刚性落实”,布置的作业少又很难发现学生问题,更不用说做到个性化、针对性的指导。
当然,很多人或许会说,老师布置作业少不刚好实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吗?这是想当然了,在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下,在现在“唯分数论”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下,家长和老师有可能让学生减少作业量吗?无外乎想方设法突破“四必”、“三有”。除了已经知道的家长代替老师批改作业,还有学生互相批改作业,还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自批自改……或者,老师少布置作业,多布置练习。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不管老师如何批改作业,牵涉的问题都是一个“度”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老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太大,而且还没有报酬,性价比太低。不同学科老师收入待遇按照职称分配,作业根本不在收入范围内,和音、体、美等其他副科老师相比,作业根本就是无偿奉献。
老师批改作业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非按劳分配的薪酬体系的不公其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大班额现状与小班制个性化教学要求的现实冲突,也是老师批改作业成为问题的原因。
在我们普遍批评老师批改作业中存在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老师师德败坏,期望通过检查作业来解决老师“不认真批改作业”这种现象,而要深入分析其成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说教育局督查大班额问题,尽快落实小班制,比如老师批改作业给予其应得的报酬,比如对老师的评价不要“唯分数论”,比如老师让老师从名目繁杂的评职称的各种导向中解脱出来安心教学……
任何一种现象成为社会现象之后,都会有其深刻的原因,绝非是某一些人“道德败坏”能左右的。
看到此处若赞同本人观点,望留言转发以解救孩子、老师、家长于沉重学业负担之中。在此多谢!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