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李冬花:我们家的故事
我们家的故事
文/李冬花
长辈居住大荔县韦林镇河西村。一九五八年,国家号招,把我们临近的几个村迁移到埝桥,蒲城、合阳、澄城县等地。我们河西村移民到埝桥北荣华村。
当时,我们移民人,都分别安排住,本村老户家里。然后,国家照顾给家家建房,建造的房子很简单。一户一院,改两间住的,一间灶房,就算把移民安排好了。
一九五九年就开始三年大自然灾害,人没有啥吃,地里的野菜都拔光了,把红薯叶子连杆都磨成面粉叫人吃,吃树皮,也有饿死不少人。个个人脸黄浮肿,即使有点粮,家家都有老人和孩子,让他们吃。把人饿的走路都不稳。妈妈给我们用黑豆面蒸馍吃,哪算最好的…
三年灾害总算保住了人命,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人把不受的罪都受了。国家富了,人民才有平安日子。政策对移民有了经济补贴。我们家能比别人强些。父亲在外工作,能给家里从粮食、钱上多少补贴一点。移民人还是比当地户人普遍穷。因为,移民的时候,从财力物力上损失很大。
听妈妈讲,过去在河西,一村人生活都富欲,家里的花生油,压过油的厚厚花生饼都吃不完。冬天把花生饼用火烤热,更好吃。移民迁移的时候,我们家装了一车家财,被误拉到了宁夏,没有追要回来。所以移民到北荣华,部分家业就得从新购买。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移民人也受了几年立家的苦。
妈妈是共产党员,妇女队长,爸爸在县城工作。文革时期,我村自然分两派,老户是一派,迁移的新户是一派。
队长受不了罪,有一天,队长在我家拾的小麦穗竹大普篮爬了一天。妈妈用麦穗和麦杆盖着。当天黑时,队长跑到外村避难去了。七零年,社教,村上来了六个解放军,有性梁的、性丁的,全是青年军人,队上安排住我家三个军人,除了干生产活以外,晚上基本上都是开群众大会。半年社教的时间满了,小梁、小丁他们走时,给妈妈留下了一顶草帽和水壶,感谢妈妈对他们照顾的很好!
七三年,路线教育,银行赵叔叔在我家住了一年。整天和村民一起学习,一起下地干活,赵叔休假回家,妈妈就让我,打扫赵叔的房子卫生,扫地、整理桌子上的毛主席语录书。
我们上小学,路老师在我家住,当时学校沒有校长住的象样房子,一住就是半年多。凡事在我家住过的工作人员,个个都对妈妈能干伸出大母指!银行退休的赵叔,现住我家南邻工行家属楼。赵叔七十多岁的人,精神很好,喜欢下棋,坚持锻炼。有时还给我说,你妈妈能干有苦,家里很卫生。凡事认识妈妈的人都对她评价很高!
作者简介:李冬花,文昌书画院理事,老年书画院常务理事,大荔诗协理事,大荔作协会员。大专毕业。商贸局退休。三十年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