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乡玉垒溯源一地名文化②
千年名乡玉垒溯源一一地名文化②
玉垒乡,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地处文县东南部,碧口水库上游,东连碧口镇,南接范坝镇,西依尚德镇,距文县县城46千米,区域总面积230.69平方千米。海拔2590米;最低点海拔700米。截至2020年6月,玉垒乡下辖12个行政村:大山村、蒿坪村、齐心坝村、马家沟村、何家坪村、徐家湾村、李家坪村、余家村、玉垒坪村、筏子坝村、黄路坝村、冉家村,[3]乡人民政府驻何家坪村玉枕社。截至2018年末,玉垒乡户籍人口为5230人。[
历代文人大家韵玉垒:
宋 杨 槱 《题玉枕驿》
栈道复险道, 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 一水不通舟。
注:杨槱,生卒待考。阴平郡守,于宋时编印《文州古今志》一书。
宋 陆 游 《题阴平桥头》
自古英雄有曲伸,危机变化迹逡巡。
阴平穷寇非难御, 如此江山坐付人。
注:陆游(1125 年—1210 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明 《 嘉 陵 江》 年代: 明 作者: 楊 慎
嘉陵江水向西流,亂石驚灘夜未休。岩畔蒼藤懸日月,
崖邊瑤草記春秋。 板居未變先秦俗,刳木猶疑太古舟。
三十六程知遠近,試憑高處望刀州。
注: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查看全部。
张其光 《玉 垒关》
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 御寇有方泥不清,
重门无警析常收。 崖前月白鸟啼晓,林外风清雁唳秋。
瞻披路傍来往客,谁腾紫气驾青牛。
注: 张其光(?—?)明中丙午科举人。后任四川威茂兵备参议。 毛凤来
《玉 垒 仙 关》
石壁峻岩号玉关,清幽殊似出尘寰。
羊肠马渡应仃勒, 鸟道人行欲惨颜。
水含长河拖白练,云迷峻岭拥青髻。
天然设险防边警, 巩固神州万古安。
注:毛凤来(?—?)文县人,明崇祯庚午科举人。任山东信阳知县。 明《巩昌府志》玉垒仙关列为文县明八景之一。
张逢熙 《玉 垒 关》
大江绕玉垒,峭壁连高峰。
羡此重险关, 一丸差可封。
注:张逢熙:(?—?) 明,成州靖远卫训导。
李梦阳 《阴 平》
日落文台远, 光揺太白山。
无人说蜀魏, 往来渔樵间。
注:李梦阳(1473 年 1 月 5 日—1530 年 1 月 28 日),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汉族,进士。官至户部主事,江西提学副使。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著《空同子》六十卷。
李日强 《文 州 道 中》
黄金寒凿地,绿野火耕天。 万死沙中矿, 一生云下田。
行边犹汉垒,望里少秦烟。 况值天涯暮, 谁能不暗然。
注:李日强,明进士,著明诗人。有《春水吟.李日强诗集。
清,州守 叶恩沛《过玉垒关》
玉垒关前水合流,边花塞草尚空流。巡方有志遗鸿爪,
玩物无心动客愁。路转峰回情脉脉,抚今追昔事悠悠。
蓝舆尽日浑忘倦,如此河山称壮游。
注: 叶恩沛,安徽人,清德宗光绪中知阶州。
现代 何光第 《过玉垒关》
虹桥凌空起,百丈锁阴平。白龙从天降,白水绕山行。
两江汇玉垒,一湖掩淮城。悠悠千载事,魏蜀不再争。
注:何光第:陇西人,在26年的风风雨雨中,何光第在成长,他心中的诗、书之“树”也在成长。于是,便有了《光第诗选》中那一首首从稚嫩到成熟,从直白到含蓄,从外美到内秀的诗与歌的结晶体。
(未完待续)
玉垒乡溯源: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三国志》,《华阳国志》等称:玉垒桥,文县南120里,跨白水江称阴平桥头。(注意,这是史书中第一提到"阴平″)一《读史方與记》:明确指出阴平桥就是今玉垒桥。《华阳国志》:蜀,景辉六年春(264)大将姜维表后主刘禅,遣左、右骑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及阴平桥头。(此乃成军争兵战重地,引起世人瞩目)。
《十国春秋》记载"玉垒见龙″。文县志转载。唐,宋,元,明,清顺延至民国,均设驻军。称玉垒关。明,玉垒关。清,玉垒乡。
民国,以杨家、翰坪、朱家、玉垒四乡。编制保甲为第六保:石家门口、筏子坝、玉垒关、袁家坨、冯坪子、李家坪。第七保:玉枕、翰坪坝、马家沟、蒿坪、金口坝。
1949年解放后:玉垒乡因境内玉垒雄关而得名。1949年12月,属碧口管辖,设有玉垒乡、蒿坪乡。1953年5月,设玉垒区,辖玉垒、玉枕、黄路、范坝、河口、冯家、柏元、蒿坪、店坝等。。一乡。
1955年10月,扯区归′属碧口区,设玉垒、蒿坪乡。
1958年12月,属碧口区碧口公社,为玉垒大队。1961年,碧口公社析出玉垒公社。
1983年11月,玉垒公社改为玉垒乡,至今。(原乡政府淹没没厍)乡政府设今玉枕村之地。
阴平桥(玉垒桥)历史:
甘肃阴平桥,位于甘肃省文县南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处,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三国蜀汉建炎元年(公元263年)已有魏诸葛绪抢占“阴平桥头”的记载,可知此前已有桥梁。又根据“白水流急,中有苍石二道”的记载,可知早期的阴平桥属石桥类型。
阴平桥从见诸史册到清初改建为悬臂木梁桥,存在时间达1466 年,长48.8米,宽3米,高11.5米,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之一。
——摘自《中国桥谱》责任编辑:liuyamin现存清代重修的甘肃文县阴平桥为单孔木伸臂桥,桥跨达60余m,桥上建有桥樑。阴平桥位于文县东30公里处,横跨在两座对峙的山头之上。玉垒关就坐落在阴平桥头,桥下是万丈深谷,桥头是险关要隘,因而在历史上被称为“陇蜀咽喉”,其险要与四川的剑门关齐名。
当初,魏将邓艾所以弃阴平正道不走,而是沿着艰险的山路翻越被视为鬼门关的摩天岭,就因为姜维早就派重兵把守着被称为“天险”的阴平桥和玉垒关。 地点甘肃文县阴平桥 现存清代重修的甘肃阴平桥为单孔木伸臂桥,桥跨达60余m,桥上建有桥屋。 福建漳州江东桥的石梁最为巨大。该桥于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由木梁桥改为石梁桥,计有15孔,每孔三片石梁。石桥现存5孔,其中最大的石梁长23.7m,宽1.7m,高1.9m,重量达2000kN(200t)。这样巨大的石梁,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时,其采、运、安装等工作都是十分艰巨的。
1988年8月落成一座钢丝吊桥,长213.11米,宽12.5米。主体径一孔180米。悬桥飞卧碧口库区,如飞龙腾空,驱云逐流,又是一道风景。
玉垒名胜:
古玉垒关:(千年关隘);玉枕古驿站遗址。玉垒龙潭;玉垒关三官殿;玉垒现今关头坝吊挢;冉家坪古宅;新建景区;巴巴沟千年石室建筑。文县进士米穜写《玉垒志》;玉垒花灯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