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姚老师的时候,她是曼华介绍的“丹晖”,是“扬州画界前辈颜裴仙的孙女”,这种解说方式给我一种误导,以致于我没有按职业习惯去了解她的情况,并不知道她是一位很优秀的画家。第一次去扬州见的面,就先被她的厨艺捕获了我的心。精致的美食,古典的家居,温和儒雅的人,美好得像是老上海的旧梦。扬州是个很传奇的地方,淮左名都,是烟花三月要去的春风十里,是二十四桥难忘的冷月无声,更是扬州八怪留下的诗画生涯。姚丹晖的曾祖颜二民即是扬州著名的画家,下来祖母颜裴仙、姑母颜小仙皆以书画名。生长生活在扬州的书香世家的姚丹晖,书画于她简直是命中注定的事。后来我知道,南艺的博导周积寅教授多次说:“姚丹晖是当今扬州女画家之翘楚。”果然,她如此痴迷于绘事。四季花卉、寒郊苇荡、江南小景、扬州园林,在她眼里,皆是好景,在她笔下,便是好画。早年的家学影响、后来在南艺染美求学的经历使她在水墨与颜色的笔法、技巧把握上驾轻就熟,寻常风物、高树晚蝉,无不在她笃定又灵动的笔下有着的动人的气息。这几十年来,她画风数变,意境更好,随着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思考,在作品的表现上不断作一些她认为必要的调整。这种变,是勇气使然,也是才情所至。寄兴言情,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墨言情,方为真切。她爱写生,在乌衣小巷、暮雨桥头独行,在飞花鸣噙、秋水荷塘驻足。她带着纸笔,写生,也是创作,她在画画,她在画里。人是静静的,笑笑的,很随意,画是淡淡的,润润的,很考究。她的画里,有“池塘生春草”的欢喜,有“细雨湿流光”的沉静,有“落尽梨花春又了”的忧伤,还有“始觉春风容易别”的怅惘,花榭清音,芦荻渔歌,寒水自碧,抑扬爽朗 ,道尽人间心事。创作的过程,当然不尽是轻松自在,愁闷也有,废纸难免。但她总有自己的办法化解,稳稳地。以前觉得画得不好的团了就扔,后来呢,再看看怎么救。真切地生活,执著地为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乐趣。人到中年,往往更多了一些沉着的气度。
庚子夏戴牧写于望南海云起云落轩
后记:
姚老师果然给我寄包子了!扬州名店富春茶社定的包子,各种口味,分别打包,速冻加冰镇,顺丰快递。
可是!这是不是太多了点?上百个!美味包子!冰箱里放不下了,只好暂存到邻居家,三小姐则很不客气地霸占了其中的两种口味。我只想和姚老师说:包子真的很好吃,可是不要这么大阵势了好不好!
————————————————————————————————
姚丹晖作品
姚丹晖 荻芦 纸本
姚丹晖 暑酣 纸本
姚丹晖 清涟 纸本
姚丹晖 盛夏 纸本
姚丹晖 春日 纸本
姚丹晖 秋光 纸本
姚丹晖 窗前 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