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六大误区

学中医六大误区

第一就是学医不要有秘方思想,不要到处找偏方、秘方。大部分都是常规的病,常规的方就可以医治。真正养人的是普通五谷杂粮,广东人吃天上飞的,也吃地下走的,容易吃出各种杂七杂八的病。我们只要用普通的药就行了,如陈皮、甘草、麦芽、鸡内金、山楂、山药、白扁豆、连翘,这些一下去,各种因为吃坏身体的疑难杂病,病人变得能吃能拉了,病情便一步一步好转过来。

可见,化腐朽为神奇,才是真的神奇。在普通中,发现奇迹,才是真的奇迹。人能在普通的大米中尝出香味,能在常见的大白菜中尝出甜味,这才是高手。真正治病的高手,就是知常达变,用最平常的药,就可治最复杂多变的疾病。

又如小茴香,这么普通的药,可以做香料,能参悟这个道理,与人体气机联系上,就可以治疗腹部的疑难杂病了。这药普通不伤人,我们都是用非常普通的药,而不是一来病人,就用川乌、草乌、马钱子,来标新立异,故作神秘。

当然,普通的药也有层次之别。如九制老陈皮,就比新的要好。道地的藏红花比川红花要强。同样的大白菜,乡村农家的比大棚种植的要好吃。大厨师调煮出来的味道,跟普通小饭馆煮出来的又不同。普通的药物,能化为神奇,这就是真本事。因为它平和普通,不会出事,安全可行。

所以,不要特别追求秘方、祖传,所谓的秘方,其实都是相当普通的药材,炮制出来的。

接着,老师又谈到行医者的第二个误区。老师说,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病人一来一望,就先下个病机,比如声音说得大点,就断他为肝火重。小声怯弱,就断他为肾气不足。

当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后,你所问的思路,都会围绕着这个问题转。这病人可能就是个简单的肠道湿热,你就往肝上想。或病人只是心情郁闷、怯弱,你就说他肾虚。所以,不能轻率下诊断,先入为主。老中医有经验的,是可以凭经验,来治好很多病。有时经验确实能帮人,但也有时它会害了自己。

《大医精诚》说:“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詈毁诸医。”

行医的第三个误区,老师接着谈到,不要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也是很多医生最大的误区。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独特之处。其实人的贫富贵贱从高层的神来看,都是一样的。你所谓的钱,在他眼中只是废纸,你的汽车,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废铁而已。

目前中医的发展,就困在这里。动不动就说,那家伙不行,这家伙也不行,就我行,所有人都不行。这种眼光是没法发现美的,以欣赏的眼光来看时,看到的一切都是好处。中医的同行,不是冤家,我们是战友,不是敌人。因为各有所长,相互弥补,才会相互提高。所以有所能,就要做好自己本分。千万不要打击、诋毁对方。

图片

《大医精诚》说:“不得专心经略财物。”老师又说到行医者的第四点误区,就是很多医生喜欢宰病人,五付药,就收两三千块。医生没必要宰病人,也没有能力判断病人的贫富。有人装穷,有人装富。而真正行医时,要特别注意,人活得越单纯越好,要一视同仁。不要抱有宰的心理。当你恶念一发时,人的形神是不统一的。当你看淡名利时,你的身心是很和谐顺畅的。所以要有平等观,一来病人,如果就想着他的贫富,怎么赚他的钱财,这心就不平衡了,不平衡的心,就会让身体变得不平衡。医生本身就不是赚钱的行业,想通过医生赚大钱,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大医精诚》说:“行医者,要胆愈大而心愈细。”

老师说第五点误区就是,心不够细。行医者心细才能觉察洞悉疾病,一个医生要做好,要求是很高的。心不静下来,是没办法看到细微的差异。所以要当好一个医生,是很不容易的事。既要有忍辱的儿女情怀,又要有作战的英雄胆略。

比如号脉,需要整体把握加细微把握,真正的号脉是一个不断修炼历练的过程。心要非常细,但又不能钻到牛角尖里。

图片

《大医精诚》说:“不可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便昂头戴面,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老师说到的第六点行医者误区,就是不要夸大自己功劳,逢人就说自己有多么高明,治好病人,好像病人欠他好大的人情一样。

其实医生治病,只是帮病人度过一个小劫而已,医生不能帮你渡过河后,还背你上山,你的路要靠自己走。所以,病人也不能对医生期望太高,要求太高。

比如,感冒治好了,医生决不能保证你一辈子不感冒。你发烧胃痛了,医生治好了,也不能保证你一辈子不发烧胃痛。所以,真正能挖根治好的病,没有几个。故病人不可把希望全寄托在医生、药物上。医生,也不过帮病人度过一个个小小的劫难而已。

更不能居功自傲,夸大自己的功劳,会对自己的提高影响很大。确实,杯子水满了,人就会把它倒掉。人如果居功自满了,天就会把它倒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啊!所以《易经》中“谦卦”是最吉祥的,居功自傲是最要不得的。

(0)

相关推荐

  • 吃降压药的六大误区,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医生,我听说心血管药吃多了,心脏就不跳了,所以每天只服用1次尼群地平,每次10毫克,但为什么我的血压还是降不下来呢?".一位53岁的大妈向医生问道. "你需要改一下你的 ...

  • 中医著作中的“老医”现象

     一起来探索老中医的世界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礼记·曲礼下> 一 出于某种不可知的原因,世人总以中医越老,医术便越高,遂有"老中医"一说. 近来读书之时,屡见& ...

  • 马科党讲皮肤 ▎ 银屑病用药误区知多少?

    银屑病用药误区知多少? 银屑病的病程比较长,治疗时疗效也显得慢,造成三个不满意: 首先是患者不满意,花了钱,耽误了时间,病没有治愈,时不时还在复发: 家属也不满意,因为"一人向隅,全家不乐& ...

  • 好中医,哪里找?

          经常有外省市患者通过微信或QQ咨询于我,"孙郎中,我听朋友介绍,说你看病很不错,只是我离您太远了,您能否推荐我某地的好中医".我认为,病人患病都希望找到医术精湛,医德高 ...

  • 至简伤寒:伤寒论的辨证治法!(附​:学中医六大误区)

    一.按部定位 辨证之初,先辨病位,分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这是辨证论治的第-步.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至简伤寒:学中医六大误区与伤寒论的辨证治法

    一.按部定位 辨证之初,先辨病位,分清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这是辨证论治的第-步.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贵州苗族   脉学之六大六小脉(罗碧贵老中医)

    脉学之六大六小脉(罗碧贵老中医) 心脉洪大心家热,头脑昏沉血气结.脚板心内似火烧,口燥心烦喝不歇. 心脉细小主心虚,心中惊悸汗流珠.头昏眼花惊梦悸,梦魂常在水边居. 肝脉洪大不调血,背痛头疼及左胁.手 ...

  • 治便秘治到失去排便知觉 这个学中医、用中医的普遍误区害惨了多少人!

    这个小男孩真的挺可怜的,便秘了6年啊,便秘并不是一个多大的病症,但因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调理方式,让孩子受了这么多罪. 小儿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实热.气血亏虚.阴虚肠燥.案例中的这个孩 ...

  • 中医脉诊六大误区

    习学中医之诊脉,无不有'心中易了,指下难明.'之感叹,甚或以为'非才高识妙'则难识其奥.有志之士穷多年心血仍无所获,后则自惭才浅识陋,而退避三舍,不敢问津. 真的是习学中医者见闻不够,悟性太低吗?我泱 ...

  • 任之堂跟诊日记:学中医别进入了这八个误区 | 中医学习笔记

    一.学医不要有秘方思想,不要到处找偏方.秘方 大部分都是常规的病,常规的方就可以医治.真正养人的是普通五谷杂粮,广东人吃天上飞的,也吃地下走的,容易吃出各种杂七杂八的病.我们只要用普通的药就行了,如陈 ...

  • 中医科普:服用中药这六大误区,你都知道吗?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保健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生方式和方法更是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大部分人对中医药的信任,选择中医药养生.但是,由于中医药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很多人对中医药的服用产生了很多误 ...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

  •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人似乎都知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但临床用此方真的有效吗?看过很多文献说的貌似很有效,实际上,临床效验并不高. 刘渡舟刘老亦认为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