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背后应该是什么?

截止到2017年,61岁的比尔·盖茨捐赠了微软公司5%的股份,价值达46亿美元,成为21世纪最高捐赠数额。自1994年以来,盖茨夫妇成立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共捐赠了约350亿美元。

扎克伯格与妻子普莉希拉·陈成立了名为陈-扎克伯格行动(简称CZI)的慈善机构,他们在自己的女儿Max出生时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承诺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将Facebook的99%股份(当时价值450亿美元)捐赠给“提升人类潜力、促进平等”的“使命”。

在中国,2017年慈善富豪榜上排名第一的是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他捐出了23亿元人民币。近年来,他已累计捐出近百亿元,是中国目前做慈善最彻底的互联网企业家。

苏芒,时尚芭莎总编,坚持了十五年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活动,从第一年的募集到16.7万元开始,到2017年达到善款破亿。如今“芭莎明星慈善夜”已发展成为集拍卖、竞技、互动为一体的现象级全民公益盛典。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我们从以上的慈善名单中看到了一个共性,即这些人都是行业食物链顶端的人,或者说属于社会金字塔塔尖上的人。这些顶级富豪或者真正的慈善家们,或者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或者是后天的艰苦奋斗完成的资本积累。无论如何,能被我们看到的慈善是一种从自身的优越之中脱生而出的怜悯与仁爱。

休谟认为“慈善”是一种平衡爱与恨的中间情感:“慈善是从所爱的人的快乐而发生的一种原始的快乐和从他的痛苦而发生的一种痛苦。由于这些印象间这种相应关系,就连带发生了一种希望他快乐的欲望和不愿他痛苦的厌恶心理。”

我们之所以无法忍受他人受苦,源于我们身在爱之中得到了快乐,并且有想要让别人摆脱苦难而获得快乐的欲求。这种欲求的本质就是“爱”。休谟就此提出:“怜悯与慈善关联,慈善借一种自然的和原始的性质与爱发生联系。”

启迪多元思维

他们为什么要做慈善?

因为最终的成己先要成人、成物。

这种超越了功利境界的人生追求,是一个人在逐渐提升自身之后不自觉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诉求。

孔子说:“仁者,爱人。”到孟子扩至天地万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能够爱人之人,必是自己先拥有爱之后才能给予。

“怜悯”在中国传统中称为“恻隐之心”,此一观点在《孟子》中有详细介绍:“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宋代理学家张载说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视世人皆为自己的“同胞”并非一种不切实际的泛爱论,而是我们上文所说的因为自己在爱的快乐中而无法忍受其他人生在苦难中的怜悯,由此在其中树立生而为人的最高尊严。按《中庸》中所言:“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古人视“与天地参”为最高境界,因为人作为自然界、天地间的一份子,但并非是受摆布的一份子。而是在其中实现自己、实现他人,它是灵动的、自主的。将此应用到人的社会中,是一种秩序的不断推延。所以,需要在社会秩序的人伦之中逐步实现。

人有怜悯之心,继而推己及人,如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己身推扩而出,实现自身之“立”与“达”,才能成全他人的“立”与“达”。

慈善,在今天社会的直接表现方式,即是通过物质财富的给予实现这一目的。

正心正举

《大学》提供了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总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阳明对此的解释是:

“明明德”者, 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 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用“体用”来解释就是:“明德”是“体”,“亲民”是“用”。阳明通过“知行合一”以实现体用的合一。“致良知”实则是同一道理,“明德”是“知”;“亲民”是“行”。通过知行合一,最终达到致良知的目的。

拨迷见智

慈善可以很简单,它只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行为。

开启自在之门

慈善又很难,因为他需要一个人从修心修身自我认识开始,才能认识他人。也就是必须完成了自己的需求,才有可能满足他人的需求。一个人只有到达了“一视同仁”、“一体之仁”的境界才有可能做好慈善。

慈善,不是一种付出,它是在拥有爱与给予爱的互动之中完成了成己成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