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捕捉到宇宙深层的信息?
文/南鸢
主播/涂山
内观己心
1.表面之象与背后之理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种融合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我们从《易经》中也可以看出,所说的阴与阳、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都是不可分割的。宇宙孕育人类,人类生于宇宙中,宇宙之整体又在个人身上得以显现。宇宙即本体,本体即宇宙。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所说的主体就是本体,本体就是主体。天、人、地是一体的关系,是合一的。
《易经·系辞上》中有言,“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上斗转星移,地上生老病死;天上昼夜更替,地上潮起潮涌。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的文理,看地面上刮风起雾,于是作八卦。伏羲将天之本体所蕴含的信息(吉凶)通过八卦得以呈现,无论是河图还是洛书,呈现的是最表层的象,但其内核仍是天地宇宙深层的理。
《道德经》里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很多事情,真正起作用的都是背后那股无形的力量。正如真正的气象没有具体之形状,真正美妙的声音应为无声。
小时候看电影《赌神》,周润发一出场,全场都会瞬间安静下来,没有人敢吱声,只等着大哥发话。
这时候,他即便不说一句话那股气势也是令人畏怯的。
真正镇得住场的人从来不需要多余的动作和话语,而是一种气场上的掌控与力量上的收放自如。
这种世俗之中的势与事的转换我们随处可见,于人类全体而言,人类的整体发展是大势,其中各种大小事件之波澜起伏也会影响整体之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可以看到的,在四川地震时,会有人自发地千里驱车前去救死扶伤;巴黎圣母院失火,同样有多少人——无论是不是法国人,无论有没有去过的人,都为之痛心、叹息。
毋庸置疑,世界是一体的,心是可以互联的。
而真正有心的人,才能更敏锐地感知这个世界。才能读懂这个事物之间最细微的差别、潜藏于宇宙深处最隐秘的信号,通过这些细微的信号去判断整体的趋势。
万物都包含着宇宙深层的信息,有的人能参透其中的理,他比常人更善于捕捉信息,直觉更敏锐、反应更迅速,这些人被誉为圣人、先知、天才。我们暂且,将他们视作对于宇宙信息优秀的接收者与传达者。
外察世界
2.本体与作用
宇宙之本体作用于物,即为用。有心之人认识的理,是为体,通过己身的发挥、传播,使之成为用,所谓的上层规划便是如此。这就是“体用无间”,没有独立的体,亦无独立的用。
宋朝理学家程颐曾就此,说过:“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看不见的是理,看得见的是象,看不见与看得见其实是一体的。只是一个是隐的,另一个是显的。
认识到了体用一源的关系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就在事物之中,而不需要绕远道;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也在我们心中,而无需外求。
如何去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细入毫芒的信息呢?
我们认为应该——听之于心,置于物中。
无论人有没有认识到本体,本体就在那里,并且认识到本体与功用之一体,也并非随手即可拿来。而是要有一定的方法与路径,这在理学家那里称为工夫论。
工夫论被世代人称为是一种修身养性、明心见性的修养论,其实不止于如此,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带领我们认识世间道理的认识论。
启迪多元思维
3.置心于物
现代人为了认识一样东西,最直接亦被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习。
无论再经过多少个时代,知识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否认的。
但这是一种外求的方式,它是人认识本体、宇宙信息的方法之一,而并非全部。孟子认为自己求得学问没有什么更好的途径,只有——“求放心”,追回被放逐的心。
庄子也认为在这纷扰的世间万物的表象中,要想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或者说认识本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不要用耳朵去听,而应该用心;不要被外表的符号、形象所蒙蔽,而应当将心灵腾空,保有虚空,如旷野一般,专注于道才能集聚虚灵之气。
这就是心斋。
实际上,工夫论与此有相似之处。宋朝的朱熹曾说格物穷理,于是,到明朝就有一个叫王阳明的人对着竹子进行格物穷理——他想要就着竹子参透宇宙隐藏的信息,即天地万物之间那个最高的理。
格竹的最后结局是无功而返,还把自己搞病了。
于是,王阳明就此醒悟,穷理不是在事上做,必须是向心内求。
其实,朱熹所说的格物穷理,也并非只是单纯地只在物上求,即通过认识、学习来求得。
在一次回答弟子的疑问中朱熹明确表示,“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如格物致知之义,与体用之体不同”,我们可以就此理解,要将人的心与物交融,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里的体又不是上文所说的体用一源之体,而是体悟、体验之意。
正心正举
4.体用一源
正心是为体,正举是为用,体用一源,即是心物一体。
西方人讨论了千年的主客体的划分,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了答案。心物本一体,体在用之中,体通过用来显现,正如正心正举指的是不断修正的思维之隐,而通过行为之显来呈现。
朱熹所说的置心在物中,与心斋相同,是一种用心领会的、人的最本初的生存之道。
拨迷见智
这种思维在西方称之为直觉,也是20世界哲学家伯格森所说的:“所谓直觉,是理智的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过,最好的决策都是靠直觉和品味本能做出的。
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70%的场合直觉做出的判断与决定胜过深思熟虑。
朱熹所说的置心于物,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而今,我们已经想当然地将物视之为物,我们认识外物更多的是依赖外部途径——科学方法,而忽视了人类直觉之最原始的对外作用,忽略了心灵的敏锐感知力。
开启自在之门
科学方法讲究的是分别——即将任何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剖析、量化,而此时则必然是物我对立的,这种对立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但不会是全面的。在某一阶段是高效的、有利的,但长远来看却只取其中一毫,未识得全貌。
在这里,我们并无意于否认科学之功用,事实上,科学也是认识世界中的“用”之发挥。而我们想要强调的是离开了体,用也将不成为用。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仍然要重视直觉的原始作用。在此过程中,心的用途不言而明,因为只有用心去体会,与物交融,才能体会其中的微妙差别,掌握宇宙发出的深层信息。除此之外,正如哲学家所言,即存有即活动。心物之一体,是不断地变化,体用之间也是无休止地、不断地互相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