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为我心中不变
1
小学时候,学过课文《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文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老师这样跟我们解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相似,而果实味道却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水土不一样了。很多事物,也跟橘树一样,因为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换个地方,也许就是面目全非。
然而,为了生存与延续,一样事物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人们学会了另一种技能,叫“入乡随俗”。
今天,在广州,在燕岭大厦,我遇见了一个大馒头,它告诉我,什么叫做改变,什么又叫做坚持。这一天早上,一群追求美好的人聚在一起,我们正聊着对美食的感悟,这时送进来三个大盒子,看我们的目光全被吸引过去,我们的美女祝总笑了:“这个是我们燕岭大厦的招牌大馒头,是专门的师傅手工制做,每天限量做50个,需要预定才有,这个馒头也是一个有故事的馒头呢”。嗯!有故事的美食,正是我们追求的,愿闻其详。祝总告诉我们,北方的馒头,大多都是原味,且比较有嚼劲,来到南方,南方人喜欢松软,有甜味的馒头。于是,燕岭这群美食制造者,怀着对食物的理解,运用各种智慧,在不断的尝试中,适度、巧妙地将南北的食材与当地文化糅合,升华……
这个有来头的大馒头,有一个足球那么大,重两斤,是采用山东优质精面粉加蛋清、牛奶、蜂蜜等原料,手工糅制而成。
广州是个神奇的地方,一方面,它能够很好地保持了自己本土的美食,另一方面,对于外来的美食又能够包容地接纳。
这个大馒头,一上巿就受到广大广州人民的欢迎和追捧,每天供不应求。由于全程手工制作,花费的时间精力很多,据说做面包的师傅,长久的糅制面包,手臂都一边粗一边细了。
知道了馒头的来之不易,也就更能体会祝总的一片情义。人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一个用心做出来的馒头,当好好地用心对待。
2
一、最传统的吃法—切开,蒸熟
一蒸熟,馒头喷香酥软,馒头内呈叠层结构,撕下一片放入口中,淡淡麦香混合着牛奶的腥香伴着蜂蜜的清甜口中四溢,不知不觉,吃撑了。
二、儿时的记忆—烤着吃
小时候,逢年过节,妈妈也会蒸很多“面粿”,吃不完的,切薄片贴在大锅边,烤成硬硬的面饼,或直接放火上烤,一时间,满屋面香四溢,惹得馋嘴的孩子口水直流,那是记忆中最香甜的味道。今天,我也切了几片,放锅里小火慢烤,烤得有点焦香,嚼起来,更有麦香味,另有一番风味。
三、突发奇想的创意做法
带了一块回家,与臭童鞋一起分享,最近刚好在整理创意早餐的培训课程,于是突发奇想,这样做:切成薄片,蘸鸡蛋,慢火煎至两面金黄,摆盘时,臭童鞋凑了过来,面对几块切得不太均匀的面包,我俩一起商量了一下,就这样,一只蝴蝶在碟子上应运而生。
孩子尖叫:“妈妈你真棒,好有创意”。
看着孩子吃得淋漓尽致,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句歌词:就算蝴蝶飞不过沧海,也没有人忍心责怪。
当个无忧无虑,可以撒娇,可以耍赖,不需要坚强的孩子,真好!
四、最正宗,最本真的做法
与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美丽的地方,寻找最美美食,一起谈下了合作。这段日子里,与她一起经历考验,一起面对风雨,相互间,一种革命的情谊悄然而生。
出发前,让她带上一个大馒头给家人尝尝,她说:“晚上到我家吃饭,我们全家人都会出席”,頓时受宠若惊。
饭桌上,把大馒头整个切开一蒸,一大盆端上,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起分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正也与这个大馒头原来的名字—一团和气相益得彰。而我有幸,参与其中。
3
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
就如,这个来自北方的大馒头。
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永远会有未知的美味等待解密。
极致的美食,只留给那些心存美好,坚守美好的人们。